他们或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又或是心中苦闷,将平日所遇到的,听到的种种尽数赋予了笔下,什么才子佳人,什么凤求凰,什么破镜重圆、什么从此萧郎是路人,他们才学不凡,这些不为人所知的风流韵事,经过他们的笔端渲染竟是凄美无比,而说书人更是将这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说得如泣如诉,当真听者伤心,闻者落泪,不过故事如何演绎,如何变化,唯独一样不变,那就是女主角必是十二衩的其中之一,要么就是全部用上了,而男主角毫无疑问都是咱们的杨大人,在他们的笔下,咱们的杨大人妙解音律、工于文词,一曲《良辰美景奈何天》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十二衩更是被杨大人迷得不要不要的,这些事儿起先百姓听着新鲜,纷纷叫好,可听多了也听出了味儿来,觉得这些风流雅事似在那里看到过,如头一出珠联璧合,说是十二衩的探花姑娘水珠儿美貌如花,杨大人初见水姑娘,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表示他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来表示杨大人对水姑娘的倾倒和迷恋,故事缠绵悱恻写到最后更是催人泪下,可细细听来,既是前朝大才子周邦彦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还有什么杨大人夜会柳儿,差不多是前朝风流才子柳永的趣事,这些趣事百姓早在戏台上看了无数遍,此时再听来就索然无味了,所以疯狂了些日子,这股好奇心儿也就断了,当然了也不是全都如此,如位于棋盘胡同的醉心茶楼的说书人就别有一番新意了,因说的是十二衩,人家取名了《燕京十二衩》说的一个叫宝玉的公子哥,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敬家里姐妹和丫鬟;他与一个叫林黛玉姑娘青梅竹马,互为知己,发展成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爱情;他重情不重礼,结交了秦钟、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嫣然就是这个世上最懂女人心的姑娘,这样的趣事自是比那些冷饭陈酒要好听得多了,不过几日的功夫,不光光是京城的百姓,便是那些富贵闲人,大院中的小姐丫鬟,青楼中的女子没有不欢喜的,每日刚过了响午,往日从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纷纷都走出了闺房,坐着蓝呢小轿赶到了醉心茶楼等候,等日头刚落了山,那说书的先生便在众人不断的催促声中了出来,卷起了袖子开始说,每日说上一段,从通灵宝玉开始说起,每当说到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的宝二爷,少不了引起人群里的一阵尖叫,非但是那些待字闺中的姑娘家,便是那些已做他人妇的妇人,半老徐娘也是红着俏脸跟着欢喜,而宝二爷的那句经典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瞬间成了宣德九年传播最广的话儿,堪比那些文人墨客的诗词还要为人称赞,当然了也不是人人都这么认为,那些道统先生对此没少破口大骂,说什么堂堂富家公子,却不读圣贤书,不做时文八股,不屑于仕途经济,却专爱在丫头群里闹,分明是一个浪荡子弟,这话儿起先是只是碍于这宝二爷着实为闺中的小姐,丫鬟,家中的夫人,妇人喜欢,没敢骂出声来,后来听说这位宝二爷,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最反对读的言情闲书却爱如珍宝,非但不诵四书五经,还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沽名钓誉”。这些算是触及了道学先生的底线,纷纷对宝二爷破口大骂,最恶毒的话儿全都用了出来,只是他们痛快是痛快了,却小看了宝二爷的魅力,这位闺中小姐,夫人,妇人,老太,丫鬟,仆人眼里最完美的男人,怎容得这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先生诋毁,一个个给了最有利的反击,最可怜的是这些道学先生,白日挺起胸脯肆无忌惮的把宝二爷狠很骂上了一顿,到了晚上回到了家中少不了吃些苦头,加上那些闺中的小姐,大多数都是有权有势之家的大小姐,道统先生每次痛快的骂上几句,总免不了被人教训一顿,一来二去也不敢多言,宝二爷的名头就好比是一夜的梨花,从醉心楼迅速吹到了京城大街小巷,其名头比当朝的杨侍郎还要响几分。
随着宝二爷的名头越来越大,闺中的小姐丫鬟们,对于宝二爷是何方神圣也越来越感兴趣,各种猜测不一而足,但最终的最被诸位姑娘们认可的是这位宝二爷根本就是写书的人化身,鉴于宝二爷无论是相貌还是才情都是当世一流的,姑娘们思来想去的人竟除了那个让人怎么看怎么顺眼的杨侍郎外在没了别人,要说这不是姑娘们的感觉准,实则这宝二爷厮混的十二位姑娘实在太熟悉不过了,她们无论是相貌,还是才情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不过是命运了,凭着这些蛛丝马迹,姑娘们愣是认准了杨大人,对于此事,杨大人倒也不否认,偌大的京城要说谁有这个本事,除了他之外还真没有,这几日闲来无事,便写了这十二衩的趣事,加以演绎,重新造就了一个宝二爷,转手将这些精彩绝伦的才子佳人以高价卖给醉心楼,一日一本小册子,起先掌柜的对宝二爷没怎么看好,可杨大人愣是让他找个说书的先试两天场子,却不想才过了一日,效果竟出奇的好,自从宝二爷风靡醉心楼,但凡京城的姑娘差不多都来了,往日并不火爆的醉心楼算是彻底火爆了一把,如此好的买卖,掌柜的哪敢放弃,当即在杨大人三万两白银的基础上,愣是再加了两万两,对于这等高价,掌柜的甚至还觉给少了。
自从有了这宝二爷这等惊世骇俗的才子佳人凄美的爱情故事,京城的姑娘们可算是有了事情可做,日日集聚在醉心楼,这些姑娘们都是有钱的人家,花银子好不心疼,一日下来醉心楼的茶水钱就有上千两,更别说其他的吃食,唯独让人不痛快的,便是杨大人没个准信儿,隔三差五就断了片儿,那些姑娘们真伤心宝二爷被打,心疼无人来搭救宝二爷一个个哭得好不凄惨,对宝二爷的命运,自是十分关注,恨不得立刻知晓宝二爷是否被救下来才好,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说书的不说了,这可急坏了姑娘们,一个个好比上战场的花木兰,杀人的心思都有,掌柜的一看局面不妙,不得不来杨家府上催促,杨大人才勉为其难的写出了两章丢给了掌柜的,掌柜的拿到了店铺,交给了说书的,说书的哪敢怠慢,干净把这宝二爷交代了,得知自己的宝二爷没救了下来,姑娘们欢天喜地之时才放过了说书的,不过这样的情景,过两日又是如此,掌柜的不得不一脸郁闷的敲开了杨府的大门,一来二去这事儿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竟在京城成了了一段假话。
宝二爷的风气足足热闹了大半个月才消停了下来,这还亏得杨侍郎改写了后面的剧情,弄得姑娘们好不伤心,一个个躲在闺中感慨宝二爷悲惨的命运,才有了这个结果,若不然谁还要折腾到什么时候,只是醉心楼的掌柜却心有不甘,求了几次,见杨家府邸的大门不再打开,便也就此作罢了,京城算是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了。
但在宣德九年的八月注定是不平静的,这股不平静的气息最初是从便宜坊酒楼开始的。
便宜坊创立与永乐十四年,掌柜的姓杨,至于姓名叫什么,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位杨掌柜出身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时,其母曹氏早逝,其父另娶。继母陈氏妒嫉他,让他放牛。杨掌柜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读书,很是羡慕。因而对他的哥哥说,请求能够跟从塾师学习。哥哥说:“你还小,学什么?”杨掌柜说:“年纪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哥哥将这些对父亲说了,父亲让他学习,但还要牧牛。杨掌柜一口答应,因为人聪明,十三岁时便乡试中举,此后曾入国子监学习,永乐末年中了进士入了官场,年纪轻轻便做了南京吏部主事,后来眼看官场**便上书弹劾,无奈皇帝并没有接纳他的意见,心灰意冷便动了辞官的念头,这一日下得朝来,内心苦闷,饥肠辘辘,逶迤来至菜市口米市胡同。忽闻香气四溢,见一小店,推门而入,店堂不大,却干静优雅,宾客满堂,遂捡席而坐,点了烤鸭与些许酒菜,大快朵颐,把个烦闷与不快早抛至九霄云外。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