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继后难为(16)
但朝臣们除了嘉行帝几个嫡系之外,其他的几乎都对此表示了不赞同。
苏阁老一系表示,大皇子的确有功,功劳足够封亲王,但是直接立为太子,还是太过儿戏,建议等大皇子再历练几年再说。
这拒绝可以说是苏阁老难得委婉的表态了,可其他几派却很直接。
和苏阁老同为阁老,屈居次辅的王阁老,在朝上直接就推荐四皇子平王为下一任储君。
内阁三把手刘阁老紧随其后,力主七皇子为储君。
不用说,这两个阁老不是两位皇子的外家,就是和皇子外家有关,都瞄准了被苏家霸占多年的,外戚的位置。
嘉行帝素来是被朝臣压着打的,但是这次他却难得地硬气了一把。
于是两方这几天吵得是不可开交。
苏阁老一系因为赵晏太子位被废,不愿搀和,有意避战。
朝臣一方实力大打折扣,于是嘉行帝气焰更是往高处飙,硬是半点不肯退让。
嘉行帝这人就是这样,表面上装得温文尔雅,实则却是个天生反骨,心思又重,越不让他干什么,他越是想做。
只不过之前君弱臣强,他不得不隐忍,如今找到了突破口,可以硬气,他便如何都不肯放过了。
两方就这么僵持不下地,不务正业地吵了大半个月,还是没有下文。
这大半个月间,若不是内阁还有苏阁老撑着,朝堂只怕早就成了原剧情里的那般乌烟瘴气了。
朝堂上立储的争执越来越白热化,四皇子和七皇子这两个热门人选也一改之前的低调,开始联络起一些中立的朝臣。
四个皇子里,只有仇回和废太子赵晏不声不响,像是事情和他们全然无关一般。
赵晏那边,是真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
他被赶出了东宫后,嘉行帝差点绝情地连宅子都不给他一座,还是苏阁老拉下老脸去求了几次,才面前给他赐了一座四进的宅邸。乍一看四进是不小了,但对于皇子府该有的规制来看,就成了鸽子笼。
但就算这样,赵晏也只能乖乖地谢恩搬进去,然后闭门思过。
仇回这大半个月来,看着是什么都没干。
因为他赈灾的差事是临时调度,当初就是当个压阵的存在去的,所以指给了他一个钦差的身份,等他回京将差事一交,这位置一卸,身上就完全没了官职,连上朝都不够资格。
嘉行帝倒是想要抬举他,可惜官员任命最终是要内阁签发,几个阁老压着折子不发,嘉行帝除了抗争也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仇回交了差事之后,就和以前一般,一直窝在皇子府闭门不出。连嘉行帝的几名嫡系上|门求见,他都没见。
嘉行帝知道后气得将他招进宫里骂了一顿,指着他鼻子说他没上进心,机会都递到他手上了,他都不知道去争去抢。
仇回当时眼泪唰地就下来了,袍子一撩就给嘉行帝跪下了。
“父皇!”他哽咽着,又是委屈又是羞愧又是难堪,“儿臣并非不想争,而是,儿臣能拿什么和他们争啊!儿臣除了父皇的维护和信任,就再也没有可以仰仗的了!可儿臣又如何忍心因儿臣让父皇为难!”
嘉行帝一愣,当场眼眶也跟着红了。
虚君实相这么多年,他以为只有自己还记得,当初为了上位而做出的牺牲有多大,对如今的局面是有多不甘心多憋屈,没想到,竟然是他这个最不受|宠|的儿子,看清了他的不易。
“皇儿你放心!”嘉行帝深吸一口气,豪情万千地朗声道,“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这皇位,也是朕的。该传给谁,要传给谁,朕说了算!”
仇回抽泣一声,黯然道:“还是儿臣太不中用了。若是能早些为父皇分忧,攒下一些功绩就好了!”
嘉行帝顿时两眼一亮,拍着桌子就起了身,“是极!”
然后当即让总管大太监去将积攒的奏折都拿来,急匆匆开始翻看。
仇回自然是被他一句话就给打发出了宫。
当时袁婧没在现场,却用【感知】从头看戏到尾,直感叹仇回演技帝附身。
仇回出宫后第二天,嘉行帝果然在一早的朝会上宣布,要派大皇子前往南疆剿匪。
南疆偏远,气候潮湿,多是山地,所谓南疆山匪,其实大多是当地不愿归顺大魏朝的一些蛮夷民族的百姓。
但经过这数代的潜移默化,大多数蛮夷都已经走出山林归顺,只剩了极少数的部落,因与官府谈不拢赋税田地等一些待遇,而继续占山为王。
这其中又只有十之一二,是真正打家劫舍为祸一方的山匪。
是以,所谓的南疆剿匪,一则是去和蛮夷山民谈判,并没有危险,二则才是真正的去剿灭山匪。
那些山匪和大魏的正规军比起来,实则不堪一击,之所以这么些年都没剿灭干净,不过是当地官员特意留下一些,以便没有政绩的时候再拎出来打一打,捞一波功劳。
正巧了,南疆那边官员最近又将剿匪的事拿出来刷政绩了,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在上报剿匪成效之前,特意上折子说明匪患有多严重。
结果被嘉行帝拎了出来,要给大皇子刷政绩。
皇子亲自去剿匪,这正儿八经的正事,内阁想拦也没有立场,只能批了。
嘉行帝怕横生枝节,又是催着仇回三天内出发前往南疆。
结果,仇回刚走,内阁那几个老家伙就给嘉行帝来了个回马枪。
王阁老上书,如今已进十月,年末,北疆蛮族素来会来边境滋事打秋风,推荐四皇子为粮草押运官兼酬军使,前往北疆。
北疆的战事是实打实的,四皇子虽只是挂名酬军,但时间正好,届时只要能碰上一两场战事,上去逛一圈捞个军功必是没跑的。
这可比南疆剿匪的功劳大多了!
而在王阁老之后,刘阁老紧接着上书,推荐七皇子为巡盐副史,随巡盐御史一同前往东南沿海查检盐务盐税。
这差事素来是个肥缺,暂不说功劳有多少,对拓宽人脉和拉拢培养势力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