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梁府大院,惨叫连连。
还在后院的梁家主人梁书,被一阵阵惊呼惨叫声惊醒过来。
他也不知发生什么事,披着一件外衣,就走了出来。
“老爷不好了,有强人杀进来,见人就杀。”
“什么?”
梁书闻言,脸色铁青。
他还没想好该怎么办,只见张猛满脸杀气,提着刀直奔他而来。
“梁老狗,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张猛暴喝一声。
梁书瞧见张猛,惊的大喊:“张猛……是你?”
“正是你爷爷。”
张猛快步冲上去。
“张猛……不可不可放肆……。”梁书吓的一个踉跄跌倒在地,惊慌的大喊。
“哈哈哈,老狗你怕是还没睡醒吧?爷爷今日就送你一程。”
“呸,狗东西。”
张猛往他身上吐了口唾液,举起大刀。
“不要……杀我……。”
梁书满脸惊恐的大喊。
张猛可不废话,手起刀落,一刀将梁书头都砍落在地。
“痛快。”
张猛大喊一声。
这些年,梁书和县官勾结。霸占他的马场,还不给活路,张猛早就想杀他出气了。
随着梁书一死,接下来就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
张猛马场的人,可以说是恨透了梁家,他们来到后院,不管男女老少,全部乱刀砍死。
杨毅看着这群人如豺狼虎豹一般,无论男女老幼全都斩杀,当下找到张猛:“张大哥,我们举义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推翻大唐。如果,每到一个地方如这般杀人,只怕终难成事。”
张猛眉头一皱:“兄弟,梁家欺辱我等多年,难道不该杀吗?”
“是该杀,可也要分清那些该杀,那些不该杀。那些为虎作伥者的确该死,可府中婢女幼儿,他们又有何过错?我们想要成大事,必须约束属下,不能滥杀无辜。每攻一地,当与民秋毫无犯,这样才能得民心,只有得民心方可得天下。如果每到一处,放任属下滥杀,早晚自取其祸。”
张猛闻言,点了点头:“兄弟说的没错,都怪我们提前没有说好。”
“嗯。现在说也不迟,既然造反,那么我们必须有军纪,不能像土匪一般,烧杀抢夺。”
“好,我以后都听兄弟的。”
“嗯。”
“此间以了,我们去与刘柏林汇合。”
“好。”
解决完梁家,张猛和杨毅带着人赶到县衙。
县衙没有意外,已经被刘柏林拿下。县衙内的情况和梁府几乎一样,没有一个活口留下。
杨毅和张猛来到县衙正堂,刘伯林正高坐正堂。
“哈哈哈,两位兄弟来了!”
刘伯林见到杨毅和张猛,大笑不止:“杨兄弟,我真没想到,一切都如你规划一样,我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铜县。”
“杨兄弟,你说说接下来我们该打哪里?”
刘柏林显然已经有点飘了。
杨毅抱拳道:“刘大哥,我们算是举旗反唐了,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如今我们算是义军,既然成军,当需有军纪制度,只有军纪严明,才能强军,强军才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刘伯林非常欣赏杨毅,点了点头:“嗯,杨兄弟,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嗯。当务之急,需布告全城百姓,告知我们义军起义的目的。另外,需约束将士,不可扰民,不可抢民,不可杀民,做到与民秋毫无犯。另外,开仓放粮,救济困苦百姓,收拢民心。同时,向秦川各县广招天下义士,一同举旗反唐。
如今我们是义军,那就必须要有一个首领,来约束所有将领与将士,做到令行禁止。起义前,我们已经推举刘大哥为首领,所以这支义军统帅,就是刘大哥。
有军队,就必须有军纪。需做到军纪严明,安民天下。如此,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刘伯林听完,非常满意:“好,就依杨兄弟。从今日起,杨兄弟就是义军的军师。”
杨毅闻言,当下一拜:“多谢大帅。”
张猛微微一怔,也单膝下拜:“参见大帅。”
“哈哈哈。”
刘伯林大喜,从座椅上起身,拉着两人的手:“有两位兄弟相助,何愁我们大事不成。”
“大帅,事不宜迟当立即召集所有将士,严明我们的纪律。
“好。”
随即,刘伯林将五千义军全部召集到位。
刘伯林看着这五千义军,高呼道:“兄弟们,从今日起,我们就是一支反唐义军,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目无法纪。需做到与民秋毫无犯,不可抢民,不可杀民,不可扰民。”
随后,杨毅又借用军规十条禁律,五十四斩约束这些义军。
只有这样,才可以约束这群义军。不然由他们的性子来,根本不用大唐派兵,这支义军就会被自己玩死。
杨毅这一晚忙的不可开交,先是凝聚这支来之不易的军队。后又亲自起草布告,安抚城中百姓。又要广布各县,细数大唐罪状,号召天下共反。
很快天破晓。
消息一传出去,整个铜县百姓震惊!
一夜之间,县令被杀,县城被义军占领。这个消息简直太爆炸了,百姓根本没消化完。
杨毅一大早,带着人在县城张贴布告,又开仓放粮安抚百姓。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百姓才消化完。才知道,刘柏林造反了。
震惊之余,那些被压迫的百姓,纷纷加入义军。张猛和王文举来者不拒,短短半天,就有一万多人自愿参加义军。
刘伯林造反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传遍秦川各县。
各县得知刘伯林造反,无不震惊!那些长期被压迫的百姓,内心蠢蠢欲动。
一时间,整个秦川民心浮动。各县县官,无不瑟瑟发抖。
生怕,自己所在的县也有刘伯林这种反贼。要知道这些县,可没有什么军队镇守。
各县消息,也如雪片般传至秦川府。
秦川知府汪东明得知这个震惊的消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认为是一群乱民。
当下,他让秦川府总兵曹军率三千军平叛。
消息传至汪东明那里,时间已经过去五天。这五天时间,各县也没有出现造反的事。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平静,但这只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