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又过去了十余天。

这十来天之中,晋军与楚军反复开战,并且越打越凶。

怎么回事呢?

魏侈作为此战的主将有意停战,奈何发生在齐国的事情被白公胜知晓了。

齐国发生了巨变,哪怕吴国没有采取行动,一样注定会影响到晋国。

受到影响的不止是晋国,包括了齐国周边的所有诸侯国。

比如鲁国也在齐军撤退之后,向魏侈申请归国。

鲁军回去做什么?当然是趁着齐国内乱进行各种操作,能够趁机收复被齐国占领的失地最好了。

随后,邾国、郕国、滕国、薛国等等袖珍型诸侯国也相继请求撤军,他们怕的是齐国没有在内乱中亡国,自家反倒是被齐国的乱兵给灭国了。

这些袖珍型诸侯国这么脆弱的吗?实际上他们真的很脆弱,超过两千的敌军来攻就有可能将他们灭掉。

既然那些袖珍型诸侯国那么弱小,晋国怎么还邀请他们组成联军?这个就牵扯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相关问题了。

那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不是单指响应召唤的诸侯国要出兵,他们实际上也要承担晋国的一部分用兵经费,只是一般以资源的形式缴纳,并非直接给予钱币。

类似的道理在任何时代都通用,哪怕能够获得的兵力不多,可以获取的资源也相当有限,弱小势力总是有喉舌,能够在声势上起到壮威的作用,进而让本国将士认为有那么多外部势力站在自己这一边,坚信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业。

现如今仍旧愿意留在战场的只剩下宋军和卫军。

宋国和卫国当前的情况都比较特殊。

卫国仰仗晋国……,更正确来说是仰仗智氏庇护,并且不敢得罪魏氏,再困难也要咬牙坚持继续作战。

宋国正在入侵曹国,他们虽然几乎武力控制了曹国的全境,一旦晋国没有点头允许宋国吞并曹国,宋军只能是对曹国的土地实施占领。

其实占领不等于吞并,一般是武装据有,只有将民政体系分布安置下去才算是得到管控,更进一步则是获得产出,最后的一步就是将土地和人口变成本国的一部分。

宋国需要晋国承认事实,自然不会恶了晋国。

再则,宋国面临的环境可以说是数百年最好,傻了才给自己增加难度,开启与晋国相争的副本。

楚军那一边,他们知道齐国的巨变会对晋国产生什么影响,再看到晋国的那些小弟跑得只剩下宋国和卫国,一时间变得士气大振。

白公胜怎么会放过这种机会,一再逼迫晋军出营交战,每天投入的兵力都在增加,战事必然变得越打越激烈。

“下军将,老夫有一事相求。”魏侈在某天私下来找到智宵,一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

智宵哪怕猜到魏侈的来意,脸上仍旧露出困惑不解的表情。

讲道理,魏氏有需要智氏帮忙的地方,魏侈应该优先找智申才对,哪有越过一家之主智申来联系智宵的呢?

魏侈不给智宵拒绝的机会,直接说道:“下军将来此并非出征,奈何楚军势大,我军实难抵挡。下军将之才,天下人皆知,亦有屡次败楚军战绩。因此,老夫请下军将统兵与楚军作战。”

智宵就知道魏侈的请求会是这个。

是的!

如果说晋国现在有名将的话,毫无疑问智宵要算其中的一个。

并且智宵自首次出征以来,从未有过败绩,只有取胜之后的战果大小上的区别。

智宵笑着问道:“若宵出战,乃是为国而战,亦或相助魏氏?”

这一点必须搞清楚说明白。

为晋国而战的话?本身智宵不在出征序列,讲规则就是不需要承担这一次交战的义务或责任,参战反倒是破坏了规则,尤其有背黑锅的可能性。

所以说,在讲规矩论原则的时代,多做多错,不做不错,有其道理。

为了晋国而参战,智宵想加入也应该是先征得晋君午的首肯,随后再找赵鞅走出征的程序,拿到令牌与文书才投入作战序列。走完这一套程序,不管输赢都是按照程序在走,再指摘就能吼嗓子“你行,你上啊”之类的话。

有谁想上?那好,先征召出一支部队来,然后再上。

现今时代的背景下,没有足够的身份,有相关的资源,一样无法组建一支军队。原因是没有自己的属民,等于没有兵源,其他家族的兵源可不是想征召就能够征召。

因此,认为自己就是行,可以上,通常还真就上不动,只能过过嘴瘾。

智宵属于有能力有有实力的哪一种人,确确实实能够起到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魏侈会说是在为晋国而战,还是帮魏氏的忙?

现在不流行道德绑架,相反追求的是规则,也即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智宵愿意帮魏氏的话,魏氏能够给出什么作为报答?

“乃是相助于我(魏氏)。”魏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智氏售甲,我(魏氏)不再干涉;下军将亦可提出它处所需。”

在原有的默契中,晋国的其余卿位家族不能涉及甲胄贩售市场,尤其是不能将生意做得太大,要不然就是等同对魏氏宣战。

类似的情况有许多,比如其他家族不会侵占智氏的布匹市场,不会抢夺赵氏的牧畜贩售市场,也不会挑战韩氏在远程兵器的研发领域。

因为有那种潜规则的关系,哪怕智宵懂得制作弩,仅仅是少量制造出了一些,没有大肆列装智氏的私军。

智氏在甲胄和兵器的技术已经领先当代,仅仅是研究出合格的铁这一点,甲胄和武器的制造成本就大大降低,想争夺魏氏市场的难度只是铺设相关渠道罢了。

现在魏侈允许智氏加入甲胄贩售领域,诚意方面足够吗?就打破惯例这一点,其实已经显示出非凡的诚意了。

智宵对抢夺属于魏氏的市场欲望不大。

目前智氏的产能就那样,自己的家族尚且无法完成换装,该有的储备量也严重不足,哪来多余的甲胄或武器铺设在市场上?

最重要的一点,智氏每天出产的布匹就是最硬的流通货币,怎么都不可能缺钱,赚贩售甲胄的财帛对智氏可有可无。

因为智氏在甲胄和武器上的先进,弥补了智氏私军战斗力的不足,再有不缺钱为前提,智氏大量对外贩售领先当代的甲胄和武器,真就显得有点多余且自找麻烦了。

当然了,不想获得市场入场券,并不等于智宵要拒绝魏侈的提议,只是需要让魏氏明白智氏对进入甲胄和武器市场的意愿不大。

“所产之甲、兵(武器),我家仍缺,不至大批贩售。”智宵说着停顿下来,与魏侈形成目光对视,继续往下说道:“相较他家而言,你我皆非欠缺财帛之家,所缺之物唯粮罢了。”

以市场价而言,一套普通的皮甲,以钱币最为单位,价值约在一千五百钱左右。

当代的金属货币比较杂,大多是铲币和贝币,少量的刀币,使用圆形金属币的只有燕国。

而不管是铲币或贝币、刀币、圆币,其实比日后的“孔方兄”重量更足,含铜量方面也绝对更纯。

只不过,大多数家族交易其实并不使用金属货币,采取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

讲一句很真实的话,春秋到战国时代真正的硬通货是布匹和粮食,金属货币的地位只能说是布匹或粮食的替代品。

一石粮食价值多少金属货币呢?一石小麦的价格约是七十个金属货币。

那么,最为普通的一套皮甲,其实就是价值三十石小麦。而春秋时代一石约为现代的一百二十斤,等于现代的三千六百斤小麦才能买到一套普通的皮甲。

所以,知道为什么穿木甲的士兵那么多了吗?因为不是谁都能穿得起皮甲,更不用说更贵的青铜甲了。

以成本而论,智氏一套普通的铁甲,含对矿石的开采与冶炼、锻打,再到使用其它材料加工为成品,成本约在六百钱左右。

智氏在对内部贩售的时候,价格定在两千两百钱;对外贩售则是定价为三千五百钱。

内外有别,智氏那么定价无可或非,并且是外人想买难以买到的情况。

普通的铁甲就那个价钱,越好的甲胄价格肯定更高。

不过,智氏一般是拿模样好看且防御力高的甲胄当礼物送人,并不向外贩售。

至今为止,其他家族得到智氏赠送甲胄的人,仅有晋君午和赵鞅、韩不信、魏侈、魏驹、韩庚、赵毋恤。

智氏对外贩售的甲胄数量不会超过三千套,各类兵器不超过两万五千,其中的多数被齐国田氏买去了。

魏侈深深皱眉了。

开放市场在智氏看来无关紧要?

智宵特别提到采购粮食的渠道。

就实而言,粮食这种玩意对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对智氏、魏氏这种正处在扩张阶段的家族来说。

魏氏哪有余粮卖……或者送给智氏?自身都显得比较缺粮。

正当魏侈以为智宵是用这种方式在拒绝自己的求助时,智宵说话了。

“此事宵需与父协商,再与上军将答复。”智宵说道。

这算什么转折?有点僵硬了。

或者说……,智宵给予时间让魏侈权衡,魏氏要不要在智宵索求粮食方面答应下来?

魏侈知道该走了,走到帐帘边上停下脚步,回身对智宵说道:“想来,楚军若退兵,应是近几日。”,说完再次转身,迈步离去。

魏氏的使者团是在一个多月前出发,以脚程算应该是在二十天以前抵达楚国都城,顺利的话确实已经完成目标。

发生在郑国境内的交战,晋军与楚军互有损失,总得来说以楚军的损失更大。

白公胜入侵郑国是为了报仇。

楚国入侵郑国则是为了收获。

想报仇的白公胜不会去计较得失,只想报仇而已。

楚国庙堂却要权衡付出多少能够取得多少收获,又或是愿不愿意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今年来,楚国吞并了陈国,想吞下蔡国和蛮氏都没有成功,一连串的行动就是想依靠向外掠夺,来恢复在与吴国交战失去的元气。

晋国与楚国虽然陆陆续续打了将近两百年,互相之间却是有默契存在,尤其是在第二次“弭兵会盟”之后,特别保证了高层的沟通渠道。

智宵看着逐渐远去的魏侈背影,嘴角扯了扯算是在笑。

扩张状态中的魏氏不允许出现失败,免得入侵对象看到魏氏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增加抵抗意志来反抗魏氏的入侵。

随后,智宵来到智申处,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

智申听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你之意如何?”智申想了很久,开口时问这话。

智宵答曰:“魏氏乃是试探于我。”

智申有点不明白魏氏在试探什么。

魏氏不是无法承担撤军的代价,只是不想去承担而已。

说到底,今次与楚军交战乃是国战,晋国对外战争也不是总嬴,唯一的一次大败亏输发生在“邲之战(前597年)”期间,其余败了也没有经受不可承受的损员,或是政治领域上付出极大的代价。

之所以说“邲之战”大败亏输,并非晋国只是在军事上输给了楚国,原因是楚军第一次打到大河边上,干了“饮马大河”的壮举,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后续影响,也是楚国在争霸时期唯一的一次成功坐上霸主的宝座。

智宵本来还没有注意,看智申皱眉很久没有出声,才给反应过来,说道:“遑论此战如何,魏氏无力再攻郑国,扩张必将停滞。上军将求助于我,欲知我家会否与之相争之时退让。再则言,权衡是否与韩氏、赵氏合谋侵略卫国。”

原来那么复杂的吗?

只要说是牵扯到这种斗争,智申可就全明白了。

晋国的卿位家族历来就是合合斗斗,立场并非维持不变。

魏氏在一处碰壁,想着转向它处获利,进而考虑与韩氏、赵氏合作,显得非常正常。

“决不可退让!”智申做出了决断。

说晋国卿位家族欺软怕硬或许有点难听,但是大多数真就是这样。

智氏保持强硬或许能够镇住魏氏。

如果智氏作为晋国当前第一强大的家族,表现上面却是显得软弱,不止魏氏会产生本来没有的想法,韩氏和赵氏也一定会有实际行动!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晋击天下新明史综影:我的狼军横行无忌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图清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大唐的旗帜贞观俗人仙界大爆料特战荣耀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盛京小仵作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关东往事帝将书对话历史:我听众生疾苦,摆渡人间!北魏遗史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盛明皇师炫汉三国:白毦陈到三国之谋伐科举吾有青云志贞观清闲人言商天下自说自话谈三国三国之龙战八方铁血特战队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我的崩坏萌妹旅团蜀汉之庄稼汉我的父亲是曹操燕云志唐朝那些事幽默化三国演义盛世嫡妃(木兰听雨)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王朝的腐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三国:越世霸主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唐朝工科生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