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可惜了。”林业在心中暗暗叹息。
这些列国战将,可都是各国的名将,身经百战、实乃良将!
只可惜,他们不能为轩辕国所用!
放他们回去,自然是不可能!
林业为保轩辕国安宁,必须斩杀这些战将,以免他们成为轩辕国的对手!
但,林业心中其实是很不舍的。
斩杀,的确是可以短时间内让列国不敢再打轩辕国的注意,但,若干年后,再有能将备出之时,列国必将再一次发起针对轩辕国的计划!
如此循环,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还天下以太平!
轩辕帝和列国帝王不一样,历代轩辕帝都谨遵祖上懿旨,守好自己的领土便可,绝不侵犯列国土地一丝一毫。
等待轩辕国主动出击列国,是根本不可能的。
反倒是这些列国,小小国家,却狼子野心,实在恼人的很。
用武力来镇压他们,不过是一时之举,还是得想个办法让各国不再有打轩辕国注意的好。
这些战将,或许可以得以利用!
经过这几日的观察,林业发现,这些列国战将并非希望战争频发之人,他们也很希望还天下以太平,百姓以安居乐业!
只不过,他们身为战将,无左右战事是否发生的权利,只有执行命令的权利。
虽如此,但众人朝中地位稳固,提一些建议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林业不杀他们!
因为杀了他么也没什么用,倒不如留着,让他们欠自己以恩情,日后再报!
“放人!”
一声“放人”,让这十多名列国战将无不惊愕不已,纷纷瞪大眼睛看着林业。
之前,林业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你不顺从,我便斩杀!
可现在,他却又为何改变主意了?
放人?
难道,他选择了和列国签订盟约?
“我说过,列国之盟约,根本就是一场笑话,签不签订的,又有什么意义?我放你们,并非要和列国达成协议,只是出于我个人的原因放你们离开而已。”
什么?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放我们离开,这是什么意思?
众列国战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无不是纳闷不已!
林业道,“意思就是,我今日放了你们,是以我林业的名义。你们每个人都欠我一条人命,这个恩情该怎么还,看你们自己。”
“这……”
众战将们更加惊愕不已了!
数百年来,列国和轩辕国发生多少次碰撞,又有多少战将曾被俘虏过,但像今日这般场景的,倒还是第一次发生。
林业乃轩辕国之战将,他的任何决定,代表的都是轩辕国的决定。
可现在,林业不代表轩辕国了,他仅代表他自己。
他这样做,难道就不怕他们的轩辕帝责罚吗?
要知道,私自将擒获的俘虏放归,这在哪一国,可都是触犯了军规的。
林业并非真的痴傻,相反,他极其聪明,而且善于谋略,是个人才!
这点道理,他不可能不懂。
但为什么,他明知道这是触犯军规的事情,却还是要这样做?
就因为,让这些人欠下他这个恩情?
这个人的脑回路,还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啊!
众战将们虽然无法理解林业的所作所为,但还是很感激林业能放他们回去!
谁想客死异乡,谁都不想!
能回归自己的母国,甚至还可以再继续征战沙场,是他们这些战将们无不期待的事情。
北疆城门大开,十多位战将被送出城。
林业说道做到!
那十多位战将看了看身后的北疆关卡,心中无不是感慨万千。
“这林副将年纪轻轻,行事却是如此的让人琢磨不透,轩辕国之战将,可是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难以对付了啊。”a国战将说。
t国战将跟着附和,“是啊,小小年纪,那眼界和心胸,却是比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强多了。我看这日后的仗再打下去,也还是咱们吃亏的时候多啊。”
“话不能这样说,那林业虽然诡计多端,可咱们毕竟人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还塞过一个诸葛亮呢。西方三十六国的战将加起来,还不得顶的上十多个诸葛亮啊。能让一个小小的副将给吓怕了?a国战将,这可不是你的作风啊。”e国战将不以为然地说。
也有不少人是附和这e国战将的说法的,觉得不能将林业吹嘘的太过神乎其神了,这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
众人为此事差点争执起来。
“好了!”a国战将打断众人的争吵,“以后的事情该当如何,各位自己决定。此次事件,就到此为止吧!”
第三次列国联手,就这样无疾而终!
而最初挑起这一事端说要联手对抗轩辕国的a国战将,现在却成了最犹豫不决的那一个。
此人并非鲁莽行事,而是非常具有一定的头脑。
联合列国攻击轩辕国,是因为他发现了北疆现在并无主将,防御也最为薄弱,这个时候攻克北疆,的确是最佳的时机。只是他没想到,细作们穿回来的消息并非完全正确,加之自己的疏忽大意,这才导致了这次联军的失败。
而经过这些天和林业的接触,他发现北疆这个小小的副将可是很不容小觑的,其能力和谋略都非同一般。
还有他分析列国联军的各种弊端,以及轩辕国的优势,无不十分准确。
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本就很让人头疼,列国又无法齐心协力,各自心怀鬼胎,联军再多,也是屁用没有。
奈何有些人到现在还没认清形势,不自量力,狂妄自大!
大家都是列国战将,都是在自己国家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谁也听不进去谁的劝慰,索性,他也懒得说了,此次一别,大家各自安好便是。
城墙上,王家武十分不解地看着那些列国战将离去的背影,问林业,“真的就这么放他们回去了?”
“杀了他们,易如反掌,但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列国肯定会派其他战将来接替他们的位置,然后再一次密谋联合攻我轩辕国的事情!”
“轩辕国国力强大,不畏惧任何外敌,但若真要出动百万雄军,势必会影响百姓们的安居乐业。不到万不得已,轩辕帝是不会下次命令的。”
“这些战将中,有一部分人其实是很反对战事连连的,且他们在朝中的地位都是非同一般,若他们能在自己母国的帝王面前劝慰几句,效果可是很惊人的。”
这一招,很冒险,但也很值得一试。
所以,林业宁愿冒着违抗军规的风险,也要这样做。
西方三十六国,哪怕能有一国愿意跟轩辕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那也是好的!
列国战将走后,林业立马将放归那十多名战将的事情如实禀告轩辕帝。
轩辕帝看完从北疆穿回来的密件,脸上阴云密布!
对于林业擅自放归列国战将,且没有与列国签订盟约的决定,轩辕帝表示不太理解。
虽,林业已经在密件中解释了缘由,但站在轩辕帝的角度去看问题,和站在林业的角度,是不同的,自然的,他也就无法理解林业所解释的那些了。
但,轩辕帝并未因此而大怒,甚至责怪于林业,而是又发了一封密件至北疆,让林业详细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接下来的计划,说给他听。
林业在回复轩辕帝的密件中写了整整三万多字,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以及数百年来,列国与轩辕国之间的恩怨纷争。
归根结底,轩辕国希望的是天下太平,但列国所希望的,却是瓜分轩辕国的土地,扩充自己的面积。
为何,因为他们占据的地盘十分狭小,且很多列国土地贫瘠,物资十分匮乏。
就算他们不挑起战事,他们的子民,也会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纷纷选择进入轩辕国。
子民流失,土地无人耕种,这是恶性循环,只会导致这个国越来越衰落越来越贫瘠。
故而,像这一类的国,是势必会不断挑起战事的。
轩辕国应对之策略,要么就是将其攻克,要么,就是帮助他们。
后者,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力强盛的轩辕国,怎可能去帮助一个对自己毫无好处的小国。
但,历代轩辕帝又不肯主动向列国发起战事,导致各国纷争成了一场胶着战!
林业在密件中建议,要么不要再坐以待毙,要么,就拉拢更多的列国站在轩辕国这一边。
改变数百年来列国与轩辕国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林业的提议,十分之大胆,向列国主动发起攻击,这是违抗轩辕国列祖列宗的遗愿!这可是大罪啊!
然,林业的分析,又很有道理!
列国与轩辕国数百年来战事不断,其根本原因,就是从根源上没有解决问题。
轩辕帝一心让天下太平的想法是好的,但奈何列国不肯安分,只守住轩辕国,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已。
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将那些狼子野心的列国消灭,愿意投靠轩辕国的则留着,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