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雨纷纷飘落,纵目王俱酒有些眼神迷离,他仿佛听见一个男中音在浅吟低唱:花瓣雨,像我的情衷……
“呸呸呸,谁特么撒的花?”俱酒大怒。
一个巴国小厮低眉答眼地匍匐过来:“是小人,巴王当年就喜欢这样!”
“滚蛋,以后不许乱撒花,知道不?”
众人一脸惊愕,不知道为什么撒花让这位新王如此动怒。
俱酒心说,就你这一撒花,老子数据猛掉啊。但又不能对一众臣属明言,于是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道:
“墨家清苦,怎能如此浪费?”
墨家子弟听了一脸动容,少子还少子啊,是墨家理论的忠实拥趸,是墨子思想的不二继承人呐!
其余众臣长舒了一口气,这位新王勤俭爱民,不事铺张,天降我主,万民有福啊!
开国大典之后,接着迎来了新年。
战国时期,各国有着奇奇怪怪的历法,有的以十一月为正月,有的以十二月为正月,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统一为正月初一。
但晋国是“启以夏政”,夏代以孟春为正月,元旦是农历一月初一。晋国分裂后,魏、赵、韩三国均以一月为正月。
穿越者决定新政权以一月为正月,接下来就是正月初一了,于是准备在江州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元旦,别让一起浴血奋战的臣属们,让刚刚脱离战争阴影的巴蜀人民享受难得的和平。
国家甫立,百废待兴。
俱酒召开新年、新国家的第一次朝议,明定国是。
“二三子,俱酒……”
“我王,臣有事启奏。”刚刚说了几个字,就被卫鞅硬生生打断了。
俱酒很诧异,卫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礼貌了:“先生有话请讲。”
“我王贵为一国之君,当以寡人自称。”
俱酒恍然大悟,今后自己也要称孤道寡才符合身份,不过对寡人这个称呼俱酒并不喜欢,老让他想到寡妇。
他试探着问:“必须称寡人吗?”
卫鞅道:“君主受命于天,王上以一人而承天下重任,岂能不寡?”
俱酒苦笑着问:“可有别称?”
卫鞅道:“小国之君称孤,王上富有四郡,安能称孤?”
俱酒试探着问:“要不称朕?”
卫鞅诧异:“王上何以称朕?‘朕’不分贵贱,何以体现王上之尊。”
俱酒心说,你可知道,这个“朕”字可是被君主们称了二千多年呢!
俱酒随便找了个理由道:“俱酒虽有今日之尊,然不忘出自墨家。墨家讲究天下兼爱,岂能以此区分贵贱等级?故称‘朕’即可。”
卫鞅再次阻拦:“臣以为不可。”
俱酒道:“朕,我也。尧曾自称为朕,终成天下圣王。今天下诸侯称孤道寡者无数,爱民富国者几人?故在德不在称谓。”
卫鞅这次无语了,他没想到这位少年王上,竟有如此胸襟,这在战国时期堪称绝无仅有。
墨家诸子感动到热泪盈眶,跌鼻带头上前:“王上爱民,感天动地,臣等今后不再用‘朕’,‘朕’在国中,即王上也。”
俱酒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秦始皇之前“朕”就是第一人称自称,没有什么贵贱高低之分,最典型的就是,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区区一个三闾大夫,都可以称朕,可见朕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称呼。
秦始皇称朕之后,变成了皇帝唯一的称呼,并严令天下不得称朕,这才形成了“朕”延续二千年封建王朝的特殊现象。
俱酒当然要称朕,但是不想下禁令,要的就是跌鼻这种,君主称朕,臣下主动不敢称朕,久而久之,“朕”就是君主的专属称呼了。
俱酒不想称“寡人”,主要是在战国时代,“寡人”已经臭大街了,老百姓需要一个明君出世,需要看到希望,需要一点点新鲜感。朕,就来了。
卫鞅见俱酒坚持,墨家的提议也有一定道理,便开始退步,不再坚持。
卫鞅道:“王上至德!朕左为舟,右为火,寓喻我王舟中持火,以救天下。”
卫鞅对金文“朕”字进行拆分,左边是“舟”,右边是“灷”,本意是舟中火种。
远古时期,人们总是靠着河流居住,便于获取饮用水,因此舟是远古时期重要财富。火种也代表了远古时期的权势。这样“朕”这个字,既代表了权势,又代表了财富。
对于卫鞅的解释,群臣频频点头,这位右丞相果然学问高深,怪不得王上对其器重有加。
俱酒不以为然:“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故朕以此自谓也。”
得!很习惯地就将“朕”字给用起来了,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俱酒这番高论,将包括卫鞅在内的一众文武震惊到无以复加,这位年轻的新王,文治武功,经国济世,样样高明,真是天降圣人,五百年当有明主降啊!
卫鞅带头带节奏:“我王万岁!”
文武众臣:“我王万岁!我王万岁!我王万岁!”声音声震屋宇,响遏行云。
对于“万岁”这个词,俱酒也坦然受了,因为在战国,“万岁”就是一种欢呼、祝愿,表达激动心情的用词。冯谖烧毁了民众欠孟尝君的欠条,民皆称呼万岁。
俱酒开言,明定国是:“二三子,今家国初定,山河重整,今日以降,当暂罢兵事,经济家园。故朕有数语,以为国策。”
“国策其一:人人兼爱,天下尚同。朕出自墨家,当行墨法。兼爱固难,尚同不易。然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此八字,吾国宗旨,二三子谨记在心。”
作为一个国家,必须有先进的思想理念,才能最终成功;做为一个团体,必须有一张蓝图,引领众人不断向前。
对于思想这种东西,穿越者自愧不如,再穿N回也创造不出属于自己的思想理论与路线。战国诸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二千多年,是经过考验的哲学。
中国哲学史,必须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说起,甚至俱酒固执地认为,后世从来没有超过这一时期的哲学出现。
对于墨学这样高度的哲学思想,俱酒奉行拿来主义。但他也耍了一个小聪明,将墨子的十大主张,有选择性地拿来使用,像什么“非攻”,慢慢地就淡化了。
说好听点,这也算是一种扬弃。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合则用,不合则弃!”
除此之外,墨家在中原底层民众中,占据了深厚的阶级基础,诸子百家都是精英的学说,除了墨家。墨家是普罗大众的思想,是接地气、有温度、得民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