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为之君,为之师
这一句话就说的郑天佑心服口服!
还是那句话,郑天佑完全是靠官煞官气所换来的文气。
至于这些儒家的道理,他却是不相信的。
这是根本性的理念冲突!
所以说郑天佑的读书并没有进入骨子里。
这在低水平的竞技当中看不出来。
但是在科举当中,有着无数明眼人在。
这点不融洽就很显眼。
而且徐观闽还有句话没有说。
郑天佑起码得要把这点不融洽给遮掩住,起码让人不容易看出来,这样才有资格上二榜。
否则,连上二榜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徐观闽就给郑天佑列出了一份书单,让郑天佑好好研读那几本书。
郑天佑开始还没有觉着这几本书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深读了几日,立刻心服口服。
因为这些文章,正好针对他现在的情况。
甚至可以说是针对儒家的人道,和郑天佑修行的仙道的理念调和。
或者说是一种掩饰!
比如此刻郑天佑所读的这一段:“上古之时,人之害多矣!
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
为之君,为之师。
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
这段话看了让郑天佑大感裨益!
这段话讲的是上古生产力低下,到处都是猛兽毒蛇,人类生活很困难。
所以圣者出,为之君,为之师。
教导百姓:“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
为之工以赡其器用。
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
郑天佑看了那么多儒家的大道理,那些都说服不了他。
但是看到这段,却是心中服气!
正是因为服气,他心中生出一种融会贯通之感。
“……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
为之礼以次其先后。
为之乐以宣其湮郁。
为之政以率其怠倦。
为之刑以锄其强梗。
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
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
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
这将人道组织,朝廷家族的存在意义尽数道出。
同时,也让郑天佑联想更多。
洞渊所谓的人道入世,大约也是这个意思吧?
在这一刻,郑天佑弥合了原本的人气不能入骨的隐患。
忽然就觉着身上大振,那总真官煞心符当中,又有庞大的总真官煞被放出。
让郑天佑身体微微震动之间,身上的文气忽然一下子增加到了二十五分。
郑天佑都顾不得将人关的修行也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
就已经放下书本,来到徐观闽的身前,躬身下拜:“多谢岳丈提点,我终于领悟了人道圣人精义!”
徐观闽哈哈大笑:“好好好!如此,你考中二甲应该没有问题了!”
至于一甲他没说。
郑天佑也知道不太可能。
哪怕是他现在终于人气入骨,但是终究只是弥缝而已。
他的骨子里,终究不是儒道中人。
因此并没有多大可能考中头甲!
接下来的事情果然也没有出乎所料。
两年之后的科举会试当中,郑天佑考上了贡士。
到此一步,基本上已经算是考中了进士了。
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走个过程。
为的是收揽人心,给新科进士们一个天子门生的名头。
所以殿试不会黜落,只会重新排名。
也许遇到不按理出牌的皇帝,会看一个人顺眼,将其名次拔高。
可惜当今皇帝常年深处深宫之中,一心参禅悟道,不理朝政。
所以,这种好事郑天佑也没有遇上。
最终,郑天佑还是以二甲第十七名的身份成为进士。
这个排名不出所料,在新科进士当中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
没有资格进入翰林院等地学习观政,而是被派到六部当中学习。
一般一甲进士和二甲的头几名,有资格进入翰林院学习。
这些人将会成为朝廷培养的未来宰相人物。
而郑天佑这种一甲排名靠后的,到六部实习,那么日后就是部堂级高官的候选了。
至于三甲进士,那自然是打发到地方上去当县令熬资历了。
总之,每一级之间的落差都是极大!
郑天佑为二甲十七名进士出身,算是高不成低不就。
不过好歹他有老丈人照拂,花费了一些人情,将他安排到了吏部去观政实习。
六部之中,虽然号称是礼部排名第一。
毕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然而实际上,六部之中权利最大的一直都是吏部。
因为吏部管人事!
吏部尚书号称天官。
是唯一能够和内阁大学士分庭抗礼的六部尚书。
郑天佑能够在吏部实习,当然能够获得更多好处。
原本,郑天佑考中进士之后,他的人关修行就一下子进展到了百分之三十五。
而郑天佑入了吏部之后,人气又增长了一分,达到了三十六分。
同时,人关修行也跟着上涨到了百分之三十六。
就在郑天佑考中进士,准备前往吏部观政之后不久。
傅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傅天仇在辽东屡立功勋,如今已经被提拔为辽东总督兼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
一跃而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镇守边疆的统帅。
而之所以会如此,其实和郑天佑也脱不开关系。
郑天佑高中进士之后,自然按照规矩,拜了主考官为座师。
而本届的主考官便是内阁大学士排名第三的文华殿大学士张振甫。
在官场上座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无比亲密,甚至很多时候要比父子都要亲密。
有此关系,牵线搭桥之下,这位张振甫大学士帮忙之下,才让傅天仇升成了辽东总督。
至于后面的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什么的,都是兼职,或者说是虚衔。
说到底,辽东总督只是地方上的官职。
为了统筹战场,就要加一个兵部的官衔,好方便工作。
至于都察院的右都御史这种官职,基本上每一个在外的封疆大吏身上挂的都有。
代表着他们属于中枢的官员,而不是地方官员。
这就增加割据造反的难度云云。
傅家两人,一个考中进士,一个成为辽东总督。
这让整个傅家气运大涨,一举成为整个宛陵县最为显赫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