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前的战法,越来越显得没有效果。
辽东城墙,原本就是又高又厚。这几天刚一上冻,城墙就突然间,加高了很多。
原来,他们在城里,一边往城墙上加冻土,一边往城墙上泼井水,城墙上的新土和冰水冻在一起,城墙就越加越高了。
此时,大地也开始结冻,秦军取土也不太好找了,堆土铺路攻城,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了。
齐明剑开始做回师的准备了,他同时给郑姬他们下令,命令他们加紧活动,如果有韩王反叛的消息,让他们第一时间报给情报总站站长。
齐明剑建议秦王马上就下旨,令秦军主力撤回。
王翦也坐不住了,他更想让秦军主力回师,他觉得这里一天也不能多呆了。
他说,如果秦军没有强大的后援,在这里再待下去,真的可能就危险了,现在如果继续攻打辽东城,不但占据不了任何优势,还只能是不断的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
齐明剑心理更清楚,打仗本身就是在烧钱,天气变冷,也就是在增加费用,如果没有之前的准备,这会更不知如何是好。
这样一支大军在这里,战线拉得这么长,再这样打下去,不光是燕王的各路燕军能有机会攻打秦军,就是各地小部落也会出来打劫秦军送输队。
况且,秦直路还没有修过来,再说这里冬天也无法施工。没有秦直路,需要的物资运送不上来,秦军的战力都将大打折扣。
沿海岸边也上冻了,只是冰结的不厚,再过几天海岸也就变成了大通道,到时,齐国方向也会来的人,加上北面大漠之上,这些强人,一起过来,更是让人不说清。总之,他们也都在那儿虎视眈眈,等着打劫物资发财了。
如果此时灭燕,势必要留下大量秦军,这就会造成很多问题。
如果真要是把燕王逼急了,他们也有可能会与秦国抵抗到底。
若是把秦军拖在这儿回不去,就耽误了秦王,平叛军,灭魏国的大计了。
王翦和齐明剑在焦急中,接到秦王指令,命秦军主力速回,并让齐明剑看先行回咸阳,把收缴的金银财宝都押送回去。
齐明剑坐上他的驷马官车,走在回秦国的直道上,很有成就感。
当他在路上,看到秦直道和车轨道,全线铺通,更是十分的自豪。这么大的工程,全靠人力来完成,先民真的是睿智勤劳,这也给了他非常大的信心。
其实,平原修路面,也有他的难处,主要是地表和地下水问题。
要想护路,一定要挖好护路壕沟,否则大水来了,一冲就是一大片。
不像是山区,一次只是冲毁一段路程。况且平原的路,地基多为沙土,一到雨季非常容易引起地下水上返,造成路面翻出泥浆。
大轱辘的马车,最怕这样的路面,尤其是地下水接近路面的地方,弄不好就成了大泥坑了。
每次遇到这样的路段,齐明剑都要找来了,在此地施工的大工匠,与他们共同商讨路面铺设。继续修护壕沟,加高路基铺路面,或者铺垫石头。
同时,在马路两种上大树。齐明剑心想,这样就秦王将来出来巡游,也可以有树荫遮凉挡风了。
齐明剑走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什么事,都要过去说上几句。
好在这些大工匠和地方官,都非常的有远见,无论做什么活,都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似乎他们知道,这些工程真是百年大计,千年而后还能用上一样。
他们对齐明剑,似乎看得更远的做派,都十分欣赏,他们没有人觉得齐明剑是在管闲事,反而都能按照他的要求,精益求精做好自己的事。
其实,秦国质量管理更为严格,尤其是重点工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
有齐明剑这样,积极主动帮他们扩展思路,通过运用情报系统,给他们联系外地的大工匠,解决他们遇到的技术难题,怎能不让他们感激呢。
一路上,齐明剑都是受到人们的欢迎,那些监督工程的秦军,也因为齐明剑到来了,改变了他们以往一贯的态度。
放弃了只要结果,完不成工期就抓人的做法。
齐明剑让秦军关心他们善待他们,在这里干活的那些劳役,起码生活要和秦军是一样的待遇。
其实,齐明剑是把道理给他们讲明了,秦军也接受了。
要是这些人,累病累死,或被处死,还是一样完不成工程,秦军回样会受到处罚。
毕竟都在一起干活,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苦苦相逼?
就是那些抓来的死囚苦役,要是用好了,也是一样能发挥大的作用。
在同等待遇下,他们往往更能干活。
齐明剑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种现象,只是他不让秦军把这事上报请功。
齐明剑就怕秦王和李斯知道这事,扩大囚犯苦役劳工队伍,让更多的人轮为苦役。
齐明剑也看出来了,各地水利工程和秦直道、修路,给战后的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方便和实惠。
让他感受到,庶民百姓,安居乐业百废俱兴的局面,已经开始出现了。
此时,各地的贵族,也开始分化了。真正的贵族,并没有因为秦军收缴他们的产业而垮下,他们操持着各种营生,仍然贵气十足的生活着。而也有很多无助的贵族,变得更为破落。
齐明剑担心,这些破落贵族,一旦被人煽动,就有可能出现反叛行为。
还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结果如此,齐明剑刚一到咸阳,就收到情报。
韩王和他们的王公贵族,正在魏国边境一带谋划起兵。秦王已经派王贲带领秦军过去,也准备对他们发起进攻,剿灭他们。
齐明剑知道这事,就有些内疚了。他也觉得自己真是奇怪,人家没事老实呆着,他让郑姬她们去游说他们挑事,这会人家真的反叛了,他又开始责备自己。甚至,他还想到了,当初和韩王没有说明白,让韩王对当前形势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这个韩王听话,也只是能听进去让他兴奋的话。当时,明明和他说得十分清楚,只要是他起事,就有人会来灭他,他就是不信。
这样也好,也就省心了,免得张良他们混进来,也一同被灭了。
韩王起兵反叛,还真如势不可挡,反秦大火一下就燃烧起来。
他以为秦国,一路打到了辽东,国库消耗殆尽,后方空虚,此时,是起事的好时机。
尤其是,楚国与秦军摩擦不断,他更误认为秦军多面受敌,无法分出兵力,对付他们。
秦军战线拉得过长,他们一暴动,就可以把秦军拦腰折断。
其他诸侯国,也会起来一起反秦,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秦军分打败。
之前的太子丹、燕王和魏王也在暗中支持韩王起事,他们想得都很美。
以为现在是关键时刻,如果此时,反叛就可以终止秦军清剿燕王的残余兵马。
此时出手,救下燕王,也就多了一份抗秦的力量。
他们那里知道,秦王是有意留着燕王,却把目标放在攻打魏国上,只是顺便灭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