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早在北伐之前,吴廷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把不便杀、不便重用、又不放心留在老家的人全部迁去江南。

放在苏州府,有碍观瞻。

放在隔壁的松江府,距离不远不近,既方便监视,又不污圣眼。

此举,彰显了帝国的文明程度

黄浦江畔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从规划到建筑全是新的。主打一个近代化新城,消费昂贵。

当然,不存在浪费。

所有投资都折算入新宅子,5倍售价,由迁居之富户买单。

一句话:

黄浦江畔不养闲人,不养穷人,也不养好人。

……

吴军在直隶、华北一路接收,一路甄别。

投降之当地官绅3成被翻旧账,以私通清廷罪入狱,斩杀家族成年男丁,发卖家眷,抄没家产。

其余7成可赦免,但必须主动交出所有不动产,允许携带全部浮财举家去松江府黄浦江畔,购买宅子,在那里定居。

吴皇的恩情,必须接受。

毕竟帝国的文明很有限!

激怒一个半文明人的后果,很严重。

……

李郁平静的望着送上来的抄家账册。

京畿周边,得浮财5300万两,官绅良田110余万亩,皇庄土地280余万亩,旗田80余万亩。宅子2万多座,庄园800多处。

盛京,得浮财3800万两,皇庄土地100多万亩,旗人土地不计其数。

李郁大笔一挥:

“关外土地无需细查,一概重新分配。”

“京畿、华北、华中还需仔细发掘。以清廷之反动,寡人认为,少于1000万亩都是不合理的。”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重塑健康的小农经济。抄家工作小组务必以十二分的责任感,穷追猛打。”

朱笔一挥。

写到这个程度,从前清官绅手里释放出1000万亩土地是肯定的。

……

不过,偌大的燕京才抄出了5300万两浮财,李郁顿生狐疑。

说好的和珅富可敌国,那几个亿的家产呢

难道是因为抄家时间太早,和大人敛财不够盛京那也对不上数啊

“把和珅召来。”

在府邸待罪的和珅匆匆赶到紫禁城,他很坦然的走进养心殿,双膝跪下。

既不求饶,也不哀嚎。

李郁瞬间有些恼火。

冷冷的问道:

“和珅,你有多少钱”

“啊”和珅懵了,抬起头很茫然。

“拿去看看,数字对得上吗”

说罢,侍卫转交给和珅一张三法司抄家时联名签署的清单。

……

“回陛下,数额对不上!”

“差多少”

“差一半。”

李郁起身来回踱步,突然停住脚步,扭头问道:

“现在给你一个悔过的机会,为寡人筹募军费。愿意吗”

和珅沉默许久,终于艰难地开口了:

“奴才愿意,唯有一请,能否让奴才葬了旧主子”

“寡人准你把清徽宗低调地葬到京郊的野三坡!所需银两,你自己出。”

“谢吴皇。”

李郁笑笑,问道:

“听说你有个兄弟在四川”

和珅并不觉得奇怪,这才是他能活下来的关键因素。没有和琳在四川,自己算个p,永琰早就出手宰了自己。

磕头道:

“奴才愿劝他弃暗投明。”

于是,和大人当场写书信一封,由情报署与和自己的管家刘全一起潜入四川。

……

“是永琰抄了你的家,而不是寡人下令抄了你的家。而且以你的天资把握不住这么多的钱,寡人收了是为你好,你要想得开,不要恨寡人。”

“奴才不敢。”

李郁说的很坦然,很理直气壮。

这就叫——《论封建帝王的自我修养》。

和珅得了个抄家工作小组协办的差事,疯狂咬人。三法司参与抄和府的所有人,全部破家。

和大人出手不俗,在他的指点下,吴军士兵们尴尬的发现明明已经抄过的宅子里还有很多遗漏。

吴军低估了京爷的豪富。

例如士兵们挖开池塘找到了大量银子,想不到旁边的假山底下也埋着银子。

这就是没有效仿李自成的坏处。

如果吴军进城后,直接拷饷,就能按图索骥,少有疏漏了。文明的坏处,还是蛮多的

……

用和珅的话说:

燕京毕竟是元明清三朝旧都,底蕴不同,讲究一个深挖洞广积银。

他其实没好意思讲:

江南,偏安一隅。

江南人,靠着读书、经商、做官挣了点银子就以为自己挺豪富其实从思想到行为都透着一股子小家子气。

江南的富裕,就像是漂浮在碗里的一层油花,看着不错,吃着味道也还行。

但,

和地道的京瓷比起来,呵呵呵,有点不好意思。

地方上的人,想象力有限,所能想象的顶峰,大约就是沈三万的聚宝盆。

殊不知,

在四九城,各家的聚宝盆能从前门楼子一直摆到御花园。

京爷天天挂嘴边的地道,当是说着玩的那是真的有地道!

……

杀气腾腾的吴军倾巢而出,放下枪,拿起铁锹。

将搜过的宅子再挖一遍,他们震惊的发现废枯井内、祠堂底下、假山底下、粪坑底下、池塘底下无处不藏银。

在什刹海,士兵们先筑起大坝,然后分区排水,最后清掉湖底淤泥,露出了石条。

凿开石条,底下全是银锭。

所有人都傻了。

这不是什刹海,这是他娘的银海。

只有和珅很淡定,天下财富聚于四九城,这很奇怪吗

……

2日后,

当李郁见到最新的抄家账册时,目瞪口呆。

正如和珅心里嘀咕的,人无法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世界。吴廷君臣终究是小家子气了。

吴皇穿越前,也没富过。

李郁咬牙切齿,拍着桌子大骂:

“寡人大抵是太过文明了。又挖出3500万两寡人都不敢想,继续挖下去还能挖出多少金银合着这四九城地底下都是聚宝盆”

“查!”

“给和珅配1000兵,你们抄家小组多听听他的。南北移民、抚恤伤残、赏赐勇士、工业科技、海军扩舰、出海殖民,到处都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给我挖,掘地三尺。”

抄家工作小组面红耳赤。

……

吴军对前清旧人们,有三种待遇:

第一类,杀。

第二类,流放南洋。

第三类:迁居松江。

第四类:日子照旧。

如今,改了。

没有第四类,全部流放。

凡官绅旗之宅门,无论大小,墙破开,地挖开。

四九城,再次喧嚣沸腾。惊喜无处不在,收获无限满足。。

……

自从吴军拿下燕京。

南城百姓最淡定,每天还是得自己出门找饭辙。甭管前门楼子挂啥旗,和咱没关系,咱就是个穷汉,谁来了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不过,

给吴军干活,能日结,拿到铜钱。

就冲这点,南城的爷们一心拥护吴皇。

……

而李郁预定滞留燕京的时间一再延长。没办法,白花花的银子不挖干净怎么舍得走

介踏马的不是京城,应该改名叫京矿。

世界上含银量最高的富矿。

每天,自己都要看《抄家工作每日日报》——每日新增少则三四十万两,多则近百万两。

这矿,还得深挖呐。

眼见为实,

御驾来到距离紫禁城5里的一处内务府小小笔帖式私宅,目睹了士兵挖掘的全过程。

当士兵们发出集体欢呼声时,李郁走过去望了一眼那摆列整齐重见天日的金银锭,长叹一声,拂袖而去。

他算是明白了,京爷的底气来自哪里,老家江南的那点富庶算个p。

……

李郁终于放弃了底线。

什么文明啊,规则啊,底线啊,确实很重要。但是和挖矿比起来,一文不值。

抄家所得的银锭连起来能绕江南三圈,寡人的眼睛都红了,你跟寡人谈文明

如此盛事,岂能袖手旁观。

于是,

在李郁的指挥下,禁卫军在紫禁城内开工了。

李郁总觉得每天走过的地方,底下都是银锭。如果不挖一挖,怕留下遗憾。

……

吴廷吃的脑满肠肥。

当然,这么说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吴廷实打实的拿出了很大比例的真金白银。

有银子,就能办事!

办大事!

关外移民,迎来了爆发式的进展,流民分拣站和施粥点暴增上千处。

在海军的配合下,第6军团用重炮和火箭弹拿下了山海关,打通了移民的陆上最后堵点。

之后,

穿着新棉衣的移民沿着规划的路线越过柳条边,越过山海关,踏上黑土地。

前面的人已经望见了大凌河,后面的人还在黄河风陵渡。

规模宏大,令人叹服

……

南洋各国宁可饿晕自家小民,也要把大米卖到北方。几倍的差价倒是其次,主要是为了表达藩属国对宗主国的忠诚。

大米!

山呼海啸一般流入北方。金钱的魅力。恐怖如斯。

北方,思安。

肉汤泡饭和50亩地深入人心,前者直击肚子,后者直击灵魂。

当然了。

那无处不在的吴皇半身戎装烫金像也很深入人心。

……

南洋各国疯了,江南更是疯了。

各家工厂主为了产能而使出浑身解数,建厂区、扩产能、招募工人都是常规操作。

认真的讲,

蒸汽工厂对人力依赖还是很大。许多的环节,必须是人力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的商人率先搞出了一套新玩法。

大工厂把订单拆分成多块,分包给各个小工厂。小工厂再将产品拆分成若干块,分包给附近各村,充分利用零散人力。

……

以斧头的生产举例:

一家小型冶铁工厂利用灌钢法,得到固定比例的铁水。之后用大工厂提供的模具浇筑。

快速成型,然后淬火。

附近,

a村的村民,负责加工斧头柄。

b村的村民,将堆积如山的斧头柄和斧头组装起来。

c村的村民,负责简单开刃(无需锋利,用户自加工,反正没有差评)。

最后,

先装箱,后装船,由海船送去旅顺。

以棉衣举例:

由于没有缝纫机。

附近的村民们从工厂领取半成品和纽扣之后,拿回家完成针线环节,再送回工厂。

虽然针线水平参差不齐。

但想来,流民们也不会挑这个理,依旧没有差评。

质量不重要,数量很重要。

当然,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总营业额看起来很高,工厂的单件利润率没有那么高。但架不住规模大啊,规模是个可怕的的字眼。

……

浙江人“全民皆商”、“全民皆工”的分包制玩法让同行友商们很焦虑。

高端的商战,就是偷师。

既然浙江人已经摸着石头过了河,那江苏广东也可以摸着浙江人过河。

派几个精明的人去当地转悠打听一圈就明白了。

直接照抄作业。

在熟人乡土社会,农夫们在农闲时都可以帮着做点活,成为工厂的灵活雇工。这个模式的风险几乎为0,双方的信任度都很高,因为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

慢慢的,模式再升级。

每一家大型工厂周围都出现了几十上百、乃至更多的下游小作坊。日常合作,互相信任、逐步磨合。

工厂主们终于悟了。

把厂子里那些没多少技术含量、但却十分耗时的零件、生产环节外包出去,才是工厂未来发展的道路。

不需要自己养那么多的专业工人,却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巨大的订单。

灵活、方便、快捷。

分包模式,看似将利润分给了很多无关的人。

实际上账不是这样算的。

工厂增加固定工人,是件大事。一来多交税,二来各种配套措施固定成本都要跟着上涨。

开过厂的人都懂,短期暴涨的大订单很尴尬。

接吧,就得增加工人、厂房、工具的投资,说不定这个订单结束,就无事可做了。

不接吧,心疼,总觉得错过了一个亿。

……

自此,吴国的工业化开始一路狂奔。

大工厂——小作坊

众星拱月的模式大放异彩。

工业部大臣杜仁对各地陡然暴增的产量颇感意外,亲自走访后写下了数千字的报告。

送至燕京。

李郁看完,哑然失笑。

这不就是二战之前,邻居的穷鬼帝国主义所走的工业路线吗

在18世纪搞,那是相当的先进啊。

甭说18世纪,就算放在20世纪前期也算相对先进。穷鬼帝国主义,那也是帝国主义。虽然打不过真正的工业国,打农业国就好似刀子切黄油。

……

于是,

当即批示:

“工厂——作坊,工厂——家庭的模式很好,既能实现产能暴增,又能带动农夫增收,实乃利国利民利己之创举。”

“首创之工厂主,赏赐御酒一箱。首创之工人(团队),赏内帑银500两。”

“值得推广,大力推广。”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晋击天下新明史综影:我的狼军横行无忌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图清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大唐的旗帜贞观俗人仙界大爆料特战荣耀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盛京小仵作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关东往事帝将书对话历史:我听众生疾苦,摆渡人间!北魏遗史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盛明皇师炫汉三国:白毦陈到三国之谋伐科举吾有青云志贞观清闲人言商天下自说自话谈三国三国之龙战八方铁血特战队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我的崩坏萌妹旅团蜀汉之庄稼汉我的父亲是曹操燕云志唐朝那些事幽默化三国演义盛世嫡妃(木兰听雨)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王朝的腐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三国:越世霸主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唐朝工科生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