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是赵俨传来的,赵俨倒没有把责任往蔡瑁和蒯越身上推,而是如实地把整个过程都阐述了一遍。曹操看着赵俨的亲笔书信,气得直发抖。
议事大堂,众将领和文臣仍在兴高采烈地庆祝着,只有郭嘉、荀攸和程昱三人注意到了曹操的脸色发生变化。
曹操把收到的消息放好,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诸位,此次北征,平定四州之地,亦是大喜之事,我在此感谢诸位用心用力,助我成就此功业。”曹操一饮而尽。
“谢司空!”众人高举着酒杯,向着曹操,也饮尽杯中酒。
一些武将在大口大口地吃肉,文臣文雅一些,还能注重仪表。
宴会结束之后,曹操喝有些醉了,便睡了过去。次日醒来,他连忙召集手下诸臣,告知襄阳落入陈飚之手的消息。
“诸位,昨日我收到消息,刘表已逝,荆州落入陈飚手中,刘备逃离到益州。”
郭嘉等人早已有预感,只是一听仍感到震惊,其余人更是感到惊讶无比。除了曹操及其几个亲信外,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把陈飚放在眼里。
因为在这些人眼中,扬州就是个贫瘠、偏僻的地方,哪能和中原相比?甚至陈飚占了荆南四郡之后,仍是不入这些人的法眼。例如华歆如今任司空军事,也随军来邺城,当初为了离开扬州回中原,费了不少劲,就是嫌弃扬州乃地处偏僻之地。
他们甚至觉得曹操大军南返,消灭陈飚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可如今,陈飚占据了荆州,那就不一样了。此时,众人沉默不语。
荀攸看到这种情况,便站出来带个头,算是抛砖引玉吧:“陈飚从起兵到现在,仅有六年时间,已占据荆扬二州,实力不能小视,今日司空大军将平四州,当尽快整顿兵马,做好南下的准备。”
“只是,北方乌丸未定,恐乌丸趁机攻我幽州之地,司空必须以能人镇守北境,以挡乌丸。”
郭嘉听到这里,心里叹了一口气,他觉得如若不消灭乌丸,终会成大患。可如今,他如果提出乌丸之事,曹操未必会答应。相比乌丸,曹操恐怕更担心陈飚日益强大。
他又想了一下,终究还是站了出来:“司空,此次乌丸人战败,若我军不乘胜追击,乌丸将来必成大患。乌丸与袁氏乃是同盟,今袁熙、袁尚皆投了蹋顿,反复怂恿,蹋顿又总摄乌丸三郡乌丸,部众数十万,威胁可不小。”
“奉孝,相对于乌丸,陈飚已是司空心腹大患,若我军继续北征乌丸,陈飚却率军北上,我军为之奈何?”程昱反驳了郭嘉的意见:“我军当引兵南返,做好准备,阻止陈飚才是。”
“至于乌丸,日前战败于我军之后,短期内实力未复,我军遣一大将镇守幽州,即可防范其作乱。”
“再者,乌丸此前与袁氏关系好,实则是因为袁氏仍有实力与我军对抗,今我军击破袁氏,袁熙、袁尚已无兵力,乌丸又如何会因他们两人而与我军为敌军,司空不如派人去见蹋顿,陈其利弊,乌丸必不敢出兵。”
程昱话音刚落,现场一些人纷纷点头。
荀攸也发表他的意见:“蹋顿位于辽西柳城一带,距离邺城有近两千里路,如若我军出兵辽西,道路难行,又是劳师袭远,可谓是困难重重。稍有损失,后果不堪设想,还请司空慎重。”
曹操听了荀攸的话,慎重了起来,他转头问郭嘉:“奉孝,你说呢?”
郭嘉微微一愣,他不理解曹操为什么会问他,难道曹操指望他批驳荀攸和程昱的意见?他也是明智之人,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曹操心里也想打乌丸,原来是自己想错了。
郭嘉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司空,陈飚并不会马上率军北上,反而是会采取守势。陈飚夺了襄阳,亦是损兵折将,军队疲惫,急需休养,且,他需要时间来稳固荆州地区。”
“如果陈飚以疲兵北上,而我军强大,兵力强盛,平定北方后北返,双方交战,陈飚必落于下风。若全面与我军开战,陈飚亦处于不利的位置。”
“所以我猜测,在一年之内,陈飚仍以养军为主。”
“袁氏据此北方四州已久,民心有所归附,我大军却刚平定四州,民心未附,若就此返兵,则半途而废。四州与袁氏有勾结之人,必会蠢蠢欲动,再加上乌丸伺机而出,袁氏顷刻间死灰复燃。”
“北上攻乌丸,路程看似遥远,却仍有可行之法,我军当以轻骑为主,放下辎重,快速行军。”
“另外,道路难行,实则因为我等不识道路,司空可寻一当地向导,在前引路,必有近路可行。蹋顿必不会料到我军会北上,如此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军仍有获胜良机。”
郭嘉话音刚落,诸人又纷纷议论起来。
曹操面露喜色,环顾四周:“诸位,奉孝之言亦有一定的道理,你们以为如何呢?”
一些人看到曹操的脸色,顿时明白过来,莫非曹操也支持北上攻打乌丸?此时有些人反而转过来支持郭嘉。
荀攸和程昱听了郭嘉的话,也觉得有些道理,但风险太大。
荀攸有点不放心:“司空,奉孝之言虽有理,但陈飚岂会真如我等所愿而驻兵不前。若他真敢贸然进军许都,许都危矣!”
曹操虽赞同郭嘉的看法,但不代表他可以忽略荀攸的意见,他又把头转向郭嘉。
郭嘉心里一阵郁闷,但问题还得回答:“司空,不如示好陈飚吧?陈飚攻破荆州,实力已强大,必不满于安南将军之职,反正刘表已死,不如把任命陈飚为镇南将军,其手下人也有所任命,安抚他一番。”
“若安抚了他,他仍进兵许都,则必遭到唾弃。”
曹操有些犹豫了,他心里自然不愿意,但为了大局,他还是决定采纳郭嘉的意见:“好!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