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想法是好的,他与张陵、尹勋、袁汤和袁盱、杨俭、徐璜还有曹腾等等谋划良久,挟雷霆之势,横扫朝堂。

后续走向如何,会不会按照事先设定的路径来走,只能见招拆招了。

这场大清洗,不仅仅是京师,地方上也同时发难,各地的屯田校尉与督邮,也开始了猎捕行动。

用最快的速度抓人,公布罪名,然后审判下狱,除了一些小喽啰,到目前为止,风暴虽然猛烈,却并没有大开杀戒。

按照大汉的一贯规矩,六百石以上官员,需要经过两遍的审判,如果是死罪,还要皇帝亲自批示才能执行。

当然,对于那些小角色,杀了就杀了,这种大清洗面前,没有一个世家会选择保护他们。

这些人平日里狗仗人势,恶事做尽,是直接欺压百姓的执行者,所以对于这批人的死,上面无动于衷,下面拍手称快。

一时间民心所向,到处都在传颂陛下的恩德。

龙麟卫趁此机会编撰了一些民谣,四处传唱,歌颂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成为了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君王。

却说朝会之上,当张陵抛出这爆炸性的消息,瞬间便掀起万丈狂澜。

要知道,韩演曾经当过司徒,妥妥的三公之一,受到梁冀案的牵连罢免之后,不出三个月便能东山再起,可见其势力之广。

在座的诸位臣工,与他有利益关联,或者是姻亲关系的,不在少数。

拔出萝卜带出泥,韩演的罪名若是坐实了,将会带出一大片人来,顿时大殿中气氛紧张起来。

“准。”

刘志的声音平稳而威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大戏。

想想昨日的惊人阵仗,许多人聪明的选择了缄口不言,打算先看看形势再说。

“此乃韩演的详细罪证,请陛下过目。”

厚厚的一本卷宗呈了上去,刘志随便翻了翻,然后便直接扔给了唐衡,“捡紧要的念给他们听听。”

随着唐衡抑扬顿挫的悠扬声音响起,满堂公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要说韩演平日里人缘还是不错的。

家世好,脾气和善,人又很能干,而且行事虽然算不上很低调,但也绝不是那种猖狂又目中无人之辈。

多年来,韩氏家族不显山不露水,看上去与其他一流世家没什么两样,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累积十多年的时间,居然能够贪污上亿钱。

多年来利用手中权力,直接为家族安排了八十多人,间接的就更多了,其中许多人都已经是帝国的中层官员。

韩氏家族巧取豪夺霸占了数千亩良田,山林和旱地湖泊不计其数,其家族子弟欺男霸女,因各种原因打死普通平民数十人。

家族之祸,身为族长的韩演,难辞其咎,而本人的罪责也不小,当然,这谢罪名虽然重,却不足以使一个一流世家彻底毁灭。

所以,重头戏还在后头,当年有件惊天大案,一直被蒙在鼓里,没有昭告天下。

那就是梁冀毒杀小皇帝刘缵的事情,彼时他虽然扳倒了大将军,但由于刘志并未实际掌控朝廷,所以便用了叛国的罪名。

也算是给梁太后和梁女莹留了一点面子。

但现在梁太后已经去世,而梁女莹也发配去守墓,不存在任何的阻碍,因此这个案子的真相也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汉质帝去世的时候,韩演是宗正,专门负责皇室事务,所以这件事情梁冀要想办成功,韩演肯定会在其中扮演善后的角色。

下毒谋害皇帝,这是何等恶劣的罪行,除了主犯梁冀之外,其余从犯也一样是杀头夷三族的重罪。

而关于梁冀谋害汉质帝的前因后果,这几年来,刘志已经陆续搜集了许多证据。

其中包括太医令孙干的供词,当年负责伺候他的部分宦官供词,以及李固生前亲笔书写的质帝崩逝经过。

还有梁氏家族的梁让证词,至于人证则有当年汉质帝的贴身内侍,从渤海王府带过来的忠心老黄门,王跣等人。

“这是弑杀孝质帝的全部卷宗,臣已经抄录了上百份,诸位都看一看,若觉得有什么疑点和不公,尽可以提出来。”

张陵挥挥手,立即有侍卫呈上百来本卷宗,人手发了一本,概莫能外。

卷宗里面的记录,条理清晰,严丝合缝,将此案的来龙去脉描述得一清二楚,确实没有什么可以诟病的地方。

若实在要挑剔,只能说其中很多证人都已经去世,活着的人证虽然身份给力,但却太少。

其中李固的手书是最重要的证词,他的笔迹大部分人都熟悉,且其子李燮亦可以出任旁证。

再联想起昔日汉质帝无缘无故暴病而亡,时任太尉的李固的确是第一个赶到现场。

当晚便有流言传出来,说陛下因为一句“此跋扈将军也!”,被梁冀怀恨在心,更担心他以后难以控制,所以便下了毒手。

彼时小皇帝身边伺候的人几乎都是梁冀安排的,在他所吃的一碗汤饼中,投了砒霜。

刘缵吃完腹痛难忍,当时正好在宫中的李固闻讯赶来,小皇帝便求他,“朕中了毒,得水可活。”

李固正准备给水,却被梁冀给拦住了,说小皇帝只是腹痛,不能乱喝水,太医令孙干与他沆瀣一气,也连声证明。

李固一犹豫,刘缵便已经倒地不起,再抢救却已失去良机。

此情此景,李固立刻明白自己上了当,可惜悔之晚矣,陛下已经龙驭宾天。

因此李固立刻要求验尸,只是宫中被梁冀掌控,身为太尉的他竟然无能为力。

回去后他故意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希望能引起皇太后的注意,彻查此案。

身为梁氏的一份子,梁太后即使有所怀疑,但依然选择了帮助兄长掩盖罪行。

仅从这一点上来说,梁氏的覆灭就半点儿也不冤枉,刘志能够留下梁不疑一脉,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众人越看脸色越凝重,只觉得额头冷汗岑岑,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没有任何人,任何世家担得起。

此时人人都在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刚才没有贸然开口为他辩解求情,否则此时恐怕难逃同党的嫌疑。

不过,由于梁冀一案当时就杀了不少人,后来赵戒叛乱所杀的部分人,也与此有关。

所以到如今,能够牵连此案之中的人,朝堂上已经微乎其微,否则,只怕又是血流成河了。

“若诸位无异议,明日刑部和太尉以及司隶校尉共同审理,如罪证确凿,当夷三族!”

这句话刘志说得很平静,却莫名的让人背脊发寒,人人自危。

如此震烁古今的大案子,性质实在是太恶劣了,不可能有人蠢到跳出来表示意见。

这种时候,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赶快跟韩家撇清关系,尤其是与韩氏家族有姻亲关系者,更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此事连累了自己。

朝堂上顿时一片死寂,大多数的人脸色都十分难看,此案早已过去多年,陛下早不翻出来,晚不翻出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彻查。

很明显有其他的用意,但这个用意是什么,很多老政客都回过味来了,只是他们不知道陛下到底打算做到什么程度。

要达到什么效果才会罢休,会不会从此大杀四方,停不下手来……

浸淫官场多年,此刻他们都有些慌了,遇到如此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一切都是未知,谁也不知道明日是雨过天晴,还是暴风骤雨……

毒杀小皇帝的案子,当天便不胫而走,震惊了整个京师,昔日的流言再次被挖出来。

百姓们心中都有一杆秤,他们不用任何证据,早已在心中给出了判断。

特别是其中还涉及到德高望重的老太尉李固,出于对他的敬重和信任,很多儒生和平民都下意识地觉得此事毋庸置疑。

舞阳韩氏,顿时便成为千夫所指的恶贼,协助梁冀毒弑皇帝的逆臣,如此恶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与百姓和儒生们相反的是,各世家都籍籍自危,他们不敢找皇帝探口风,便把主意打到了太尉尹勋头上。

如今的尹勋,在朝廷中可以说是风头一时无两。

此时三公缺员一人,更由于御史台和尚书府的崛起,九卿又逐渐式微,所以他的地位更加特殊。

找他来打听消息的人络绎不绝,为了平复世家的惶恐情绪,免得他们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尹勋几乎来者不拒,全部接待了。

当然,他也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虽然含糊其辞,却也婉转地表达了一个观点。

那就是,陛下的主要目的是震慑,而不是清洗,所以只要他们够谨慎,够配合,事情就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中,不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当然,如果谁非要与陛下做对,顽抗到底,那结果会如何,就不好说了。

这番操作,给许多自认为没有大劣迹的世家,吃了定心丸,他们知道了陛下的真正目的,明白与自己无关,也就不会再恐惧害怕。

更加不会给出错误的判断,跟随那些激进派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另一部分世家,自知家族弟子良莠不齐,某些人平时确实是贪赃枉法,无恶不作。

但家族的大部分人还是好的,没有什么大恶,所以他们选择了继续观望,准备看形势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陛下真的不打算株连家族,那么很大程度上他们会丢车保帅,放弃这部分家族毒瘤,换取长久的平安和荣耀。

但仍然有部分世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如果陛下的真实目的是彻底整顿吏治,那么他们肯定会在劫难逃。

家族即使不会全军覆没,也会元气大伤,从一二流的世家位置上跌落神坛,从此再难恢复。

要知道个人遇难,只要家族不倒,随时都有可能东山再起,但如果倒下的是整个家族,那么不会有任何机会重新再来了。

因此他们心忧如焚、惶恐不安,开始积极地暗中串联,希望借由更多的力量来向陛下施压,从而让他收回成命,逃过此劫。

至于韩演,在所有人心中,都已经成了个死人,恨不得从来就不认识他才好。

这种时候,谁都忙着和他划清界限,撇清关系,甚至有胆小的,用最快的速度休掉了韩家的女儿。

同样也有立逼着韩家休妻,抢在韩家审判定罪之前想把自家女儿接回来的。

因为按照大汉朝的律法,夷三族的范围其实并不是固定的,西汉初年,夷三族是指父、子、孙三代,也就是说以宗族为主导。

但后来渐渐地就乱了,有时候会以父族、母族、妻族为准,还有的以父母、兄弟和妻子为三族。

具体行刑时如何决定,就看罪名和皇帝的意思了,但一般情况下,出嫁的女儿不会被株连。

嫁过去还没有生育的新妇,娘家如果够强硬,也可以逃脱惩罚。

由于韩氏是舞阳有名的大家族,人丁兴旺,与他有姻亲的又大多数都是名门望族。

在此情况下,如果执行过于严格,那么牵连的大家族也太多了些,此时那些接人的,其实都是在试探陛下的态度。

如果皇帝不准任何家族接回自家女儿,那么表明他们也有风险,反之则不会牵连到他们头上来。

刘志本来就不打算多加株连,在他的授意下,刑部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对这些暗箱操作进行了默许。

只要能够不连累家族,又有几个人会同情怜惜韩演?恨不得他死得越快越好,免得自己沾了晦气。

第二日,朝廷对韩演进行了公审,对于其他的罪名,面对铁证如山,韩演没有试图狡辩,很爽快地认了罪。

能够走到司徒的位置上,他也自有其过人之处,绝对看得清形势。

但对于与梁冀同谋毒害小皇帝一事,韩演坚决不认,可他身为宗正,当时皇帝的葬礼都由他来操办,说不知道陛下是被毒死的,谁也不信。

韩演清楚,这罪名无论如何他也不能承认,所以一口咬定当时入棺封殓之事都被梁冀的人亲自把持,他根本没有机会沾手。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大隋第三世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大明第一搅屎棍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混世小侯爷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将明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开着外挂闯三国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四合院老祖宗,呸,直接枪杀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小和尚逃荒五次元世界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隋唐:订婚观音婢,开局大雪龙骑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大明: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