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美人白发,英雄迟暮。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

李素仔细打量着李世民,终于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确实老了。

双鬓不知何时已染了白霜,额头和眼角布满了皱纹,连腰板都不那么笔直了,跪坐在案前佝偻着身躯,明明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却如一个暮年的老人般失去了精神,唯有眼睛里不时闪过的锐利才能证明他仍是一代英主明君。

史书上对这段时期的李世民有过许多诟病,诸如“好大喜功”“英明一世,昏聩而终”等等,评价也算客观,可是许多事不能只看史书如何盖棺定论,说到底,那都是别人的定论。

因为老迈,不得不在逝去之前抓紧时间做完自己该做的事,这是李世民现在的想法。

千年以后,也有一位伟人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李素理解了李世民的想法,换做是他,或许也会拼命达到有生之年东征的目的。

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未免不完全正确,贞观一朝已十八年,需要一场大胜来奠定天下归心的基础,这话也没错,不过李世民更需要的是在他死去之前将江山内外的隐患扫清,不仅是隐患,同时还要把“穷兵黩武”的恶名声扛在自己肩上,将来太子即位后,不必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不必耗费国库底子,只需安心发展国家经济,创一个煌煌盛世。

李世民能做的大抵只有这么多了,李素理解归理解,可他还是不大赞同。

仓促而战,伤亡必大,李世民站在帝王的角度,认为此战必须发动,可李素站在百姓的角度,却觉得此战真的太过急促了。

若能等个三五年,待国库殷实,百姓积攒了一定的家底,关中府兵操练足够,军械粮草堆积如山,甚至李素所创的震天雷也存量充足,那时发动东征岂不是事半功倍?

可惜,皇帝是李世民,不是他李素,所以李素无法再劝说他放弃,李世民的性情刚烈,认准了一件事绝对不会再听任何劝告的,李素若继续劝下去,除了把他惹毛了,没有别的结果。

所以李素只好选择闭嘴,他不是魏征,没有兴趣挑战自己的生存极限,更没有作死的爱好。

“陛下英明神武,您说要征,那咱们就征。”李素很郑重的点头道。

李世民斜瞥了他一眼:“阴阳怪气的,讽刺朕呢?不赞同就直说,当年写《阿房宫赋》大殿上公然骂朕的那个李子正哪里去了?”

李素笑道:“臣的夫人有了身孕,臣快当父亲了,一大家子靠臣养活呢,男人有了牵绊,自然要多怜惜一下自己的小命,否则自己死了不要紧,绝了一家的生路才是最不负责的,所以不该说的话尽量不要说了。”

李世民脸色渐缓,忽然感叹道:“李子正都快当父亲了,岁月真如白驹过隙,不饶人呀,看来让一个男人磨平棱角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当上父亲,不错,算算日子,你已很久没闯祸了吧?你现在这个样子,朕很欣慰……”

“陛下,臣最近老实得跟兔子一样……”

李世民嗤笑:“别侮辱人家兔子了,你老实只是做给大家看的,肚里还冒着坏水呢,以为朕不知道?”

叹了口气,李世民接着道:“东征已是定局,子正啊,说说吧,怎样才能东西两头兼顾?朕知道你有办法,快拿出来,莫让大唐关中子弟多增伤亡。”

李素苦笑道:“仓促之间,臣哪里拿得出办法?陛下这是在为难臣。”

“朕不管,今日不拿出个办法,你别想回去,晚上就睡在大殿的门廊下吧,朕让人给你一床被褥。”

李素面色愈发苦涩,不讲道理的传统难道是大唐君臣的特色?可你们就算不讲道理也不能专挑我这种软柿子吧?

想归想,李素还是只能认认真真的想办法。

李世民也不急,慢悠悠地端起茶盏,浅浅地啜一口,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抽空斜瞥他一眼,非常的居高临下。

良久,李素终于叹了口气,道:“陛下,臣,呃……臣以为……”

李世民不满地皱起了眉:“有话快说,结结巴巴的故弄什么玄虚。”

李素苦笑道:“臣只有一个折中的办法,或许……可以两头兼顾。”

李世民拂了拂衣袖,道:“说。”

“西域征焉耆王之战,恐怕是免不了了,大军已开拔,三万兵马人吃马嚼的,每天耗费粮草无数,将来若真打起来了,耗费的粮草更多,此战若西突厥也参与进来,三五年内西域怕是平不了,所以,臣以为,不妨让侯大将军采用‘拖’字决……”

李世民愕然:“拖?”

“嗯,拖,对焉耆国,当迅若疾雷,快速平定,焉耆战力不强,侯大将军可直抵焉耆,对焉耆痛下杀手,将焉耆国完全灭了,至于西突厥那边,他们若选择袖手旁观自然最好,若他们也出兵,那就让侯大将军拖着他们。”

“如何拖?”

李素缓缓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以这一战,需要的是政治上的配合,陛下从长安派出使臣,与西突厥谈判,谈判的内容就是两国友好互不侵犯,这边谈着,侯大将军那边打着,谈判需要技巧,也需要军事上的默契配合,谈得有进展了,侯大将军那边不妨暂停动作,给西突厥人一个假象或希望,若谈得不顺利,侯大将军便对焉耆穷追猛打,并且积极联络西域诸国共同反西突厥,一边打,一边谈,拖个三五年,如陛下所言,让战事陷入僵持胶着之势。”

李世民不解地道:“战事僵持,旷日持久,这不正是朕担心的吗?如此一来,大军粮草何以为继?国库照样也耗费不少,东征怎么办?”

李素笑道:“所以臣刚才说了,以迅雷之势将焉耆国灭了,然后……可命侯大将军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李世民神情微动。

“汉朝的霍去病将军,率孤军深入匈奴数千里,灭匈奴部族无数,他们是骑兵,一日奔行数百里,朝廷的后勤补给怎么可能跟得上?无非是每灭一部族,便屠其牛羊,掠其粮草充为军粮,这便是以战养战,侯大将军若灭了焉耆国,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管焉耆国库,搜刮国中粮草,同时将国库的钱财交予西州,如今的西州已是西域诸国商贾的中转站,这些钱财可用来向各国商贾购买粮食,等于是穷其一国之力,养侯大将军一支孤军,就算没有朝廷补给,侯大将军支撑一两年不成问题,一两年以后,陛下的东征约莫也快到尾声了,那时难道还腾不出手支援他吗?”

李世民眼睛大亮,沉吟半晌,不由点头赞道:“以战养战,确实是好办法,可搜刮焉耆国的国库和粮草,彼国百姓岂不是……”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谓‘仁义’,做做样子便罢,可此战关乎大唐国运气数,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果然是个满肚子冒坏水的混账,心狠手辣起来比朕还厉害。”

“陛下谬赞了。”李素谦虚地笑道。

“你以为朕在夸你?”

李素笑道:“臣就当陛下在夸我。”

李世民哼了哼,随即沉吟斟酌许久,缓缓道:“此法……可行,至少能为朕多争取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年的时间,足够朕做许多事了,同时也为朕节省了不少粮草,甚善……”

李素想了想,又道:“还有关于东征的粮草方面……”

李世民一愣,欣然笑道:“子正连粮草都有办法解决?”

李素苦笑道:“臣只想到了权宜之计,既然陛下铁了心要东征,臣食君之禄,便不得不为陛下分忧,关于粮草,臣猜测国库所积恐怕不太够吧?”

李世民脸色顿时阴郁下来,忧心忡忡地点头:“不错,辅机与玄龄算了很久,尚有不少的差距,对高句丽之战事若不顺利,就差得更多了,民间麦子水稻一年两熟,你从真腊国引进的稻种目前还只是在农学里改良,尚未普及推行民间,纵然将明年两熟的麦子水稻算上,还是差了许多。”

李素想了想,道:“陛下为何不试着向别国购买粮草?”

李世民又愣住了:“购买粮草?”

“是啊,就跟乡亲街邻一样,哪家突然手短,临时找隔壁借点粮,通常都借得到的,国与国也是如此,咱们出钱买呀,买邻国的粮食,比如真腊国,占城国,林邑国等等,这些南方国度善种稻谷,而且每年所产结余不小,想必他们国库所存颇丰,陛下何不向他们购买呢?咱们花钱买,又不损大唐国威尊严,何乐而不为?”

李世民吸了一口气,眼睛顿时睁大了。

这个思路……很有创意啊。

满朝上下只想着如何从国内筹措粮草,却没一个人想过向邻国购买,大抵都是大国颜面尊严的原因,文武大臣们总觉得向别人伸手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弱了自己的威风一般,可是购买粮草哪里损了颜面?很正常的交易买卖关系呀。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可行,李素仿佛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那个崭新的世界里……好多的粮食啊。

困扰李世民最久的问题便是粮食了,其他的诸如兵源,军械,攻伐等等,那都不叫事,粮食才是关键。

此刻李素一句话,顿时令李世民茅塞顿开,只觉上下通透,感觉嗨爆了。

随即李世民不知又想起什么,脸色继续沉了下去。

“国库粮草不足,钱财……也不足呀,拿不出钱来,如何向邻国购买?”李世民的脸色难看道。

李素重重叹气,要什么没什么,你当什么皇帝,改行要饭去好不好?

还有,什么国库没钱,简直笨到家了,国与国之间的大买卖,用得着搞什么钱货两清吗?

于是李素忍不住朝李世民看了一眼,然后飞快扭回头。

李世民捕捉到他的目光,神情不由一滞。

这个混账……刚才那记眼神是在鄙视朕吗?

咬了咬牙,李世民语气不善道:“子正有话快说,休卖关子!”

李素叹道:“陛下,没钱也能做买卖的,又不是不给,先欠着嘛,等咱们手头方便的时候再给,陛下就照臣的原话跟那些国家的使臣说,您看看谁敢不答应。”

李世民露出迟疑之色,显然李素的话严重挑战了他的节操底线。

“这个……不妥吧?大唐是诸多邻国的宗主,若还反欠别人的钱,实在是……咳咳,子正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邻国心甘情愿把粮食奉上?”李世民脸色有些赧然地道。

李素脸颊抽了抽。

又要朝人伸手,又不想伤面子,分文不给还要别人心甘情愿把粮食双手奉上……刚才自己想错了,当要饭的太屈才,你剪径劫道去呀,不但能劫粮食,还能劫色呢。

李素又叹了口气,道:“陛下不想欠钱,那就拿东西换吧。”

“拿什么东西换?”

“什么都好,比如兵备库里多余的军械,刀剑弓箭,云梯攻城车什么的,或者拿生铁,盐巴,国库里的瓷器丝绸等等,召那些国家的使者来,一项一项抵价,慢慢谈嘛,谈到大家都接受的地步,这笔买卖就做成了。”

李世民想了想,欣然大笑:“好!此策甚妙,子正不愧是我大唐之栋梁英才,朕应该早点召你进宫奏对,也省得朕这些日子因为粮草之事而寝食难安。”

李素笑道:“臣不过是随意而说,陛下谬赞了……”

随即李素一愣,认真地问道:“陛下这次真的是在夸我吧?”

李世民此刻心情极好,哈哈大笑道:“这次确是在谬赞你,尔且放心收下。”

李素撇了撇嘴,然后道:“陛下既然决定今年冬天便东征,那就要赶紧办妥这些事了,如今已是夏末,离冬天不远矣,与诸国使臣谈判,还有传递消息,运输粮食等等事宜,少说要耗费几个月呢。”

李世民点头:“不错,朕马上就下旨,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扭头看着李素,李世民道:“你坐够了没?”

李素一愣,马上闻弦歌而知雅意:“臣这就滚。”

…………

李素刚走出宫门,便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匆匆进宫,李世民的速度果然快,这才多久便把两位宰相召来了。

李素急忙朝二人见礼。

房玄龄笑呵呵地朝他点头,长孙无忌的表现更是如沐春风,冯渡被刺一案李素与他暗中的较劲冲突,此刻他仿佛全忘记了,仍旧是一副慈祥长辈的样子,还肉麻兮兮的握住李素的手嘘寒问暖,李素尴尬地应付,背后冒了一层白毛汗。

长孙无忌越是如此表现,李素便越觉得忧心。

从此以后,他与长孙无忌之间的仇怨,只怕是难以化解了。。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