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问道;“诸葛,你为何这样说呀!”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对着江源说道;“如果一样,根据史料记载,最大的应该就是龟兹国,八万多的人口,但仅仅只有两万的士兵,最小的是车师尉都国,他的兵力才是只有八十四,他们总共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万,这样的西域三十六国不是手拿把掐么。”
在听完诸葛亮的分析之后,众人都纷纷点了点头,觉得诸葛亮说的在理。
“那既然诸葛亮所说的正好是诸位所想的,我们就派李靖军团,全部出发,白起的军团前往呼伦草原,在那驻守着,让白起在百里之外设置哨卡,提前进行预警。”
众人拱手;“是,陛下。”
当江源与众位大臣讨论之后,有一封信到了。
江源打开一看,眉头顿时紧皱着。
片刻之后,江源这才说道;“刚刚收到霍去病的来信,他在呼伦草原上发现了一个部落,他们自称是来自冰川之中的使者,但现在都被霍去病消灭在了呼伦平原。”
“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
“白起率领军团镇守在凉州,李靖率领的军团镇守在了呼伦平原,薛仁贵,和岳飞率领军团镇守在其余是四州,霍去病率领他的军团镇守在呼伦平原上。”
“现在白起去镇守呼伦草原,那就让岳飞率领的军团全部返回凉州,这样加上凉州原本的兵力,我们就有二十五万大军,足以应付眼前的所有的事情了。”
在听完江源的命令之后。
“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吗?”
诸葛亮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 五州,两旗,今年大丰收,陛下所让种植的玉米,还有土豆,亩产惊人,平均每亩产量可以达到四千斤,这极大的鼓舞了我们对五州,两旗治理的信心。”
江源一听这话,高兴的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粮食也有了,现在我们也有百万大军,就差火器了。”
说完,看了看诸葛亮。
诸葛亮听后立马会意,对着江源拱手道;“陛下,现在我们已经在凉州建造了五个枪炮厂,产量大大的增强了,仅仅半年的时间,我们将白起军团的大部分士兵配上了火器,还有马克沁重机枪,还有少量的火炮,这只是枪炮厂的初创阶段,臣相信,到后来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装备。”
“那就好!”
“既然我们的粮食能让人吃饱饭了,我们继续下一个目标。”
说完,江源从自己的桌子上拿出来一张纸,对着众人说道;“这是我对未来学堂的规划,你们看看还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
一众谋士在接过这张纸之后,看了看,不禁为江源的设想而感到惊讶。
张良对着江源说道;“主公,你想过吗?一旦你施行这个制度,我们将会打破原有的制度,这不仅仅影响现在,还会影响我们千年的。”
江源反问;“你希望我按照这个来建造吗?”
张良双膝跪地,大喊道;“臣替全天下的普通老百姓感谢主公了!”
江源一慌连忙上前将张良扶起。
“唉,朕建立大夏王朝之初,就是将大夏王朝建成属于自己的心中的那个乌托邦。”
孔子颤抖着双手,他早已经被江源的想法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臣,愿意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部投入进去,还望陛下成全。”
江源被孔子的话语所感动,于是点了点头。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世家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孔圣人你才是我辈之楷模呀!”
说完,江源对着孔子深深的鞠了一躬,紧接着所有文武百官也全部向孔子鞠了一躬。
孔子被这一幕感动的五体投地,一时间热泪盈眶。
嘴中还喃喃道;“我只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江源走到大殿上,大声道;“今日,我大夏王朝,设立一学部,其学部尚书,孔子,诸葛亮,学部侍郎,朱熹,张良。诸葛亮国库之中的钱你们随便用,三年时间,我要你们在我大夏王朝,五州,两旗,各乡教授启蒙教学,各县教授古诗经文,各州教授为人处世,治国之理,所有能通过考试之人,全部到达夏都来,接受更高一级的学习。”
张良为难道;“陛下,如果这样实行的话,我们的钱粮可能不能够支持,这么大规模的开发,也许建不到一半,我们就钱粮损失殆尽了。”
“这一点放心,在扫平三国之后,我们不仅从三国的皇都里面找到很多的钱粮,还在清扫各州,各县的同时,就得到了大部分的钱粮,对于这一点,我们不用担心的。”
在听完江源的话,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王猛站起来说道;“陛下,房屋建好之后,那我们这些教书先生应该从哪里请呢?”
“是呀,以现在目前来看,识字的人大部分都是有钱人家,不要说来了帮我们教书了,即使来了,我们的人也不够呀!”
“这好办,每个县,每个乡,都有几位教书先生,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有我们包办了,记住乡镇教学,仅仅只有三年,三年过后,我们便会安排他们到县城读书两年,总共读五年,五年过后,学生们想去哪就去哪,可以继续读下去,但是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的规定,一定要少。”
“是!”
随着一道有一道命令的发布。
在接受到命令的李靖,带上自己的部队,向着西域三十六国进发。
而岳飞也率领的士兵火速返回凉州。
江源回到宫殿之后,点开系统面板,看着自己三千的召唤值,没有丝毫犹豫,点了上去。
紧接着一道金光划过。
魏征【23】
身份【大夏王朝小吏】
武力【68】
政治【109】
智力【104】
统帅【67】
pS;魏徵,字玄成。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 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