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黑暗空间中。
周围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氛围,让他心生不安。
而那个陌生的画面,却又勾起他无尽的好奇。
整个时空仿佛静止,那道画面渐渐清晰。
营门旁,一道如山岳般的身影显得那么突兀。
光秃秃的脑袋,身上穿着的衣服还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套。
这不正是自己么?
典韦的内心翻腾起滔天巨浪。
画面上,自己的双手各抓着一具尸体,尸体的脸早已面目全非,似乎是被什么钝器一寸寸砸过。
身影面前,是数不清的士卒。
他们身上穿着的甲胄,典韦还认识,那是西凉军的甲胄。
目光放远,一个大大的“张”字立于阵型正中。
待典韦看清为首的敌将,那张脸正是明军大将张绣!
张绣?
为什么张绣会穿着西凉军的甲胄?
还有,这片营地,自己从未去过!
画面由定格,转变为播放。
典韦的灵魂,仿佛进入了画面。
一切的一切,仿佛亲身经历。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大脑有些麻痹,那是酒精的作用!
自己的双戟为何也不在身边?从不离身的小戟也感受不到。
眼前那人的记忆,缓缓流入典韦的脑海。
那个人叫张绣,投降了曹公,也就是自己的主公?
张绣身边,那个叫胡车儿的人,就是偷走自己双戟的人!
愤怒、不解充斥着典韦的大脑,他现在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杀死胡车儿。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偷走自己双戟的人,一定要死。
可刚迈出一步,钻心的疼痛涌入脑海。
低头看去,只见一根箭矢稳稳地射进自己的胸膛。
紧接着是第二箭,第三箭,第四箭……
临死前,典韦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曹公走了没有?
下一瞬,典韦回归现实。
此时的他,依旧身处火海。
无边的陌生感包裹着他,为什么曹操会是自己的主公?
如果真如传说中的那样,那个画面应该是自己临死前的画面。
自己最后投降了曹操?
不可能!
自己怎么可能抛弃大哥,离弃三弟?
可,为什么张绣穿着的是西凉军的甲胄。
他还记得,孟良收编了西凉军后,已经将他们全部打散了。
这件事,郭嘉、崔浩还在大哥面前质疑过。
质疑孟良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将军!将军你怎么样?!”
典韦侧头,是自己的亲卫。
“你怎么不跑?”
“将军!您是我的将军,您是我的恩人!”
“是您在我将死之时,带进了汉军大营,是您给了我一口饭吃!”
“如今大难!小人我如何会弃您而去?!”
“今日,小人我但凡有一口气在,定不让将军死于我之前!”
说着,亲卫拽起典韦的手臂,疯狂的向火势不大的地方拉扯。
回过神的典韦,也意识到自己正处于火海,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不行,不能死。
这是典韦此时的心声。
刚刚那一次走马灯,只是典韦在失去张飞后,心神俱疲。
再加上漫天火雨的双重打击,使得典韦的意识几近死亡。
也幸亏有这个亲卫在,要不然典韦怕是会活活烧死在这火海之中。
经历了一次走马灯,虽不至于两世记忆重合。
但也让典韦这一世记忆中的感觉变淡,也就是原本自己心心念念的翼德,此时似乎变得有些无关紧要。
典韦能不能逃出火海,没人能知道。
或者说,也没人相信典韦能从这样的火势中逃走。
就像当初,张任不认为蔡瑁会逃出去一样。
此时场外的林冲、黄天祥二人,显得格外的振奋。
正如房玄龄布置、预料的那样,汉军的损失几乎是呈建质性的。
本该昏暗的天空仿佛被地面的烈火点燃,整片天地之间,宛如晌午白昼!
“林将军,剩下的就交给前面埋伏的人吧。”
“嗯……只要典韦没跑出去,这一次绝对能全歼汉军!”
黄天祥点了点头,到了顶级武将这个层次,哪是那么容易死的。
从有历史记载以来,顶级武将死于非命的少之又少。
他们每每都能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或许,就是命吧。
明军撤走,赶往事先约定的会合处。
与此同时,方城山以西。
汉军扬武都尉董袭,按照韦孝宽的指令驻扎在这里。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
他站在能俯瞰营寨的山丘上,望着四周繁杂的树木。
挥了挥手,召来一个亲卫。
“都督曾言,一旦安营扎寨,要广派斥候。”
“你照着去办,把所有斥候都撒出去,一个不剩。”
走上来的亲卫脚跟还没站稳,就接到了自家主将的命令。
“喏,将军。属下这就去办!”
“等等……巡营士兵也提前安排好,这里毕竟不是我们的地盘,小小心无大错。”
“诺!”
皱着眉头又回忆起韦孝宽曾经教自己的路数。
觉得万无一失,哼哼着小曲儿就往营寨中走去。
潘璋没有看见的是,远处树林中。
无数双眼睛隐匿着,早已将他刚刚的所作所为尽收眼底。
“将军,这潘璋看起来很谨慎啊!”
“哼哼,不过是些皮毛。若是这都不会,不过一匹夫耳!”
说这话的,正是刚降的黄忠。
他的左右,是两位师弟:乐伯、花荣。
黄忠原本认为,自己的任务应该是去接引拓跋虔部。
毕竟,自己是一个降将,加上对面的汉军中不乏自己的老同事。
为了防止自己叛变,肯定不能让自己直面汉军。
可尉迟恭就这么做了,还把自己的两个师弟都派给了自己。
黄忠别提多感动了,自己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的信任?
再加上,那位神医钱乙,真的稳定住了自己儿子的病情。
虽说,后续治疗要去长安找安道全或是医缓,但这并不妨碍黄忠已经对大明死心塌地。
甚至他想着,趁着这一战多争取一些功劳。
趁着入宫的机会,用自己的军功换取安道全为自己儿子治病。
“传令下去,将身上带的食物尽数吃了。”
“养精蓄锐,只等黑夜降临!”
长途的奔袭,让黄忠部士卒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休息。
二月份的南阳依旧寒冷,从冰冷的内甲中掏出带着体温食物。
似乎这食物中蕴含着某种能量,士卒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噎得难受,也不敢大声咳嗽,只是无声地干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外的汉军营寨。
那里架起了一个个铁锅,锅中的米汤带着少许米粒和一点点的荤腥。
但就是这样的食材所发挥出的气味,也让两军无数将军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