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就到十一月了,知青点全都在发奋图强,苏冬暖直接搬去了娘家,反正已经跟父母摊牌了,就不担心他们唠叨了。起初,她还每天上半天工,后面半天工也不去了,就待家里看书做题,做饭,喂猪,父母见她认真了起来也不再说她,苏母每天上工前还叮咛她,饭也不用做,猪也不要喂,她回来了再弄来得及。
但是,苏冬暖还是会把两顿饭做好,喂猪简单,家里有猪草,她只需要把猪草剁碎搅在洗碗水里加一些麸皮之类的倒进猪槽里即可,废不了多少时间的。
队长和老婆知道这个女儿学习好,看她又这么认真,被谢知青丢下也没任何怨言和偏激行为,反而更加上进,老两口也都默契的开始支持她高考了。
这天晚上,苏队长对老婆说,“看冬丫头那么用功,要不要给她杀一只老母鸡炖汤补一补?这万一大学考不上把身体熬坏了可咋整?”
他们庄稼人是累,但,都是白天干活,且 是身体上累,下工了粗茶淡饭的吃饱,睡一觉第二天啥事儿没有了,可女儿那是挑灯夜读熬得是脑子啊!
苏队长是识字的人,年轻时候也见过一些世面的,知道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废人。
苏母听了就拉着队长去鸡圈里逮了一只老母鸡杀了,开水一烫,拔了毛剁碎炖在了大铁锅里。
夜里,苏冬暖闻到了香味儿,出门一看厨房灯亮着,这才想到俩老的似乎叽叽咕咕的再干什么大事情,原来是在炖土鸡啊!
很快,苏母端着一碗鸡汤敲西厢房的门,苏冬暖打开门就看见母亲端着一碗鸡汤,里面有蘑菇、木耳,还有土豆块,红枣枸杞,都是山里野生的,和老土鸡炖一起,真的好香!
碗底还有挂面荷包蛋,苏冬暖的眼眶一热,差点哭出来。
见女儿如此情形,苏母啥也不说,摸了摸冬暖的头,“吃了早些睡吧!”
苏冬暖吃着骨头都炖烂的鸡肉,点头,吸了吸鼻子,略带哭腔的声线,“嗯”了一声。
母女俩是隔空的人,都各有各的感动和情感,但,苏母显然是始终把此冬暖一直当做她的那个冬暖来理解的。
回到房间的苏母眼睛红的,队长小心翼翼,道:“又咋了这是?”
那丫头是变得伶牙俐齿了,但,对家人还是很好的,绝对不会给母亲委屈受的,那这婆娘是又咋地了?
苏母自顾自抹了会儿眼泪,才叹口气,道:“丫头自己跑前跑后找人考高中毕业证,这会子又要准备高考,她都没有念高中,肯定要比别人费劲。她之所以作践自己,还不是为了争一口气,都怪张建国那挨千刀的,若不是他,丫头又怎么会落得今天这般下场?
唉,都是命呐!”
苏队长“嗤”的一声,道:“他娘的,老子还以为我闺女给你委屈受了呐!”
苏母,道:“冬丫头那么懂事的孩子怎么会给我委屈受?我进去的时候,她自己都眼睛红了,我看她快哭了就赶紧离开了。
唉,造孽啊!谢明阳那王八羔子的,也是狠心,就真一走了之了。但凡是个爷们都做不出这么绝情的事儿。”
苏队长说,“行了,骂完张建国,又骂谢明阳,你累不累?你可别说,这丫头说不定还真能考上个大学呢!我们苏家祖上也曾出过人才的,她本就脑子聪明会读书,毕业证也能考到手,大学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她真考上大学了,哼,只能说他张建国和谢明阳都配不上我闺女儿。”
苏母说,“对了,我最近听人说张建国那挨千刀的也要参加高考,你说他能考上吗?”
苏队长冷笑一声,道,“他能考上个屁。”
苏母竟然笑了,也附和丈夫道,“我也看他够呛,他也就配在县城里当工人。”
苏队长道,“看把你给能的,好像你家闺女已经考上大学了似的。”
苏母,“我觉着咱家丫头肯定能考上,她只要想干啥定能干成,从现在起我们俩不能扯她后腿,要支持她。”
苏队长说,“咱这还不支持?”
苏母,“咱这算个啥啊?你看看人家那些城里知青娃娃们的爹娘,啧啧,咱这算个啥子支持了。”
苏队长说,“那我明儿个去公社的供销社给丫头买点奶粉、麦乳精之类的?”
苏母,“得了,她自己有的,你我都跟着她喝这么久了,这会子才想起给她买。”
苏队长嘿嘿笑了两声,道:“这丫头还真是有股子驴劲儿哈!你说这也邪门了,她花的钱真的是小谢给的?”
苏母说,“这她应该不会胡说吧!她说自己是做了鞋子和衣服、帕子之类的拿去城里换钱,那老板也是小谢在的时候引荐她认识的,但,赚不了几个钱的,她去城里办事也花的差不多了。丫头说,小谢给的钱是压在她枕头下的,人走了后她才发现的,三百多呢!还有那些粮票和肉票布票也是小谢给的。
可你说那挨千刀的怎么就不给丫头写封信呐?”
苏队长叹口气,道:“不好说,现在不管小谢的事儿了,就看咱这傻闺女能不能考上大学了。”
苏母又道,“念大学真的不要钱?”
队长,“学费和住宿费不要,但,吃喝拉撒得自己出吧!姑娘家到了大城市穿的不能太寒碜吧!多少每个月还是要给点钱的。”
苏母唉声叹气,“这哪里来的钱呐?还有俩吃钱的鬼儿呢!”
队长哼笑一声,道:“你难道忘了你儿子可是有工资的人,冬丫头若是考上了大学,这个钱就由老大出。”
苏母,“这怎么行?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了,以后挣钱了都是别人家的,福生还得攒钱娶媳妇呢!”
队长吹胡子瞪眼睛,道:“头发长见识短的傻婆娘,懂个屁。总之,只要她考上,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她念大学。”
冬暖本是要来跟父母说点事儿的,这会儿站在外面听了一段墙角后弯着唇角又回西屋去了。
怎么说呢!她这狗命总的来说还不错,在这个物资短缺,吃不饱穿不暖的年月里,这种偏远山区都是重男轻女的重灾区,可这一家子总的来说还行吧!虽然,他们没有让原主读高中,但,确确实实也在尽他们的所能给她最好的生活。
苏家五个孩子都是读过书的,只有苏冬梅读的书少,小学勉强毕业,是因为她真的不爱读书,人呢很聪明,但就是读书不聪明,自己不喜欢念书就没办法了。
知青都是十八号开始去县城找旅馆了,苏冬暖是十九号去的县城,她依然住在小妹的宿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