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曲阜。

卢多逊踏入县中,心情颇为激荡。

这小小的一个县,却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孔子生于此地、炎帝、黄帝、少昊故都、殷商故国、周汉鲁都,无不印证着曲阜的厚重。

步入县城,卢多逊就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县城里很是繁华,往来的多为读书人。

他们或是锦衣玉带,或是风尘仆仆,脸上都洋溢着几分庄重。

卢多逊眉头微微皱起,察觉了一丝丝的异样。

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找了一家客满的酒肆走了进去。

店小二见卢多逊打扮的华贵,手拿折扇,腰缠玉佩,一副贵公子的模样,热情地迎了上来。

卢多逊道:“还有位吗?”

店小二立刻应道:“位子是有,得跟人拼桌。”

“无妨!”卢多逊示意店小二带路。

来到二楼,与一个二十许间青年并了一桌。

卢多逊随意点了几个小菜,与对面的青年打了一个招呼,寒暄了几句。

在交谈中,卢多逊得知青年叫林熙,是河北沧州人,外出游学,特地来曲阜祭拜孔子,在曲阜呆了已经有五日。准备用膳之后,登泰山一游,见识一下杜甫诗句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丽。

卢多逊谈吐风趣,又博闻广识,很快就引起了林熙的好感,聊到了一处。

卢多逊漫不经心地说道:“在下初来乍道,还望林兄指点一二。”

林熙道:“卢兄是为了结识志同道合的至交知己?还是为了祭祀先贤?”

卢多逊道:“祭祀为先,交友次之。”

林熙应道:“寻常祭祀可去城中孔庙,若是想去至圣林孔墓前祭祀,得每月朔望之日才行。先贤后裔会组织祭祀,卢兄等着即可。至于交友,孔府每月也会举行两次文会,任意之人,皆可参加。”

卢多逊问道:“可需要缴纳钱物?”

林熙笑道:“除了香火钱,一切费用皆由孔府承担,卢兄尽管放心便是。这孔家无愧是先贤之后,对待我辈读书人,极为友善。卢兄住上一两日便知,即便无在下介绍,卢兄同样不会错过任何可游之处。”

卢多逊抱拳道:“谢林兄指点。”

卢多逊用了午膳,大街小巷的转悠,时不时地与路边摊贩,街边茶馆店家闲聊,不动声色地查问曲阜情况,对孔家的印象态度。

结果与林熙一般,孔家在曲阜名声奇佳,店家、摊贩,莫不对孔家赞不绝口。

遇到的读书人也是一般,县中有许多孔家旁支后人,干着向导的事情,热情亲切地介绍曲阜的一切。

无怪林熙会说上那一句话。

卢多逊如寻常有人一样,先去孔庙祭祀上香。

周边的香火钱比汴京的贵上一些,但在接受之内,卢多逊很痛快地掏了钱,恭恭敬敬地上香膜拜。

卢多逊游了孔庙,信步出城,到了城外的田野处。

此时秋收结束,田野间农人百姓不多。

只有少数几人在整理秸秆,打算将之,运回家中,充当燃料。

卢多逊以讨水为由,与一个朴实的百姓闲聊起来。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

年长百姓开心地说道:“托大善人的福,连续几年都是大丰收,越来越有盼头了。”

卢多逊神色微动,问道:“大善人?”

年长百姓道:“是孔老爷子,给了我们田地稻种,上缴的也不多,衣食无忧。能有今日,多亏了孔老爷子仁德。”

卢多逊笑道:“早就听说孔老爷子是方圆百里的大善人,在下此行就是拜会大善人的。朝廷之前颁布了均田令,重订了税赋,日子应当更好过了吧。”

年长百姓不满道:“如果指的是前朝的那个,嘿……难怪,要给灭国,就是一个昏君,不灭,那是老天不长眼。”

百姓啥也不懂,只是知道骂前朝,属于政治正确。

年长百姓理所当然地骂起了郭荣。

卢多逊也不接话,又问了两句自己想知道的,折返回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卢多逊总结了今日的收获,脸色凝重。

整个曲阜,卢多逊没有听到一个说孔家坏话的。

这种情况,极为反常。

尤其是佃农骂郭荣的话,更加毫无道理可言。

郭荣在政治改革上极有水平,也是真的爱民如子,对于民生尤其重视。

在位期间一而再,再而三地颁布仁政,天下百姓应该感恩戴德才是,怎么在这曲阜,居然得到了“昏君”这个称呼,

这其中定有问题。

卢多逊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情况迷了眼睛,反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切的缘由。

一点一点,卢多逊摸清了曲阜这和平下的一切利益关系。

一瞬之间,卢多逊都不知应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能说大开眼界。

卢多逊回到了汴京,立刻入宫面见了罗幼度,呈上了自己调查的结果。

卢多逊的调查极为详细,写了老长一份报告,足足有两万字之多,包含了曲阜的方方面面。

罗幼度一字一字的认真细看,眉头一直微微皱着,越看越是惊叹,越看越是佩服,忍不住笑道:“好一个孔家,所有名声都让他赚去了。这不去经商,实在是屈才。就这样,还真有脸讨要免税资格?”

从卢多逊的报告来看,整个曲阜的经济都是孔家,确切地说是孔子带动的。

孔子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是超然的。

只要真的了解孔子的事迹,对于那位游走于战火中的先贤,开创有教无类观念的至圣先师,都会怀有敬佩之心。

曲阜理所当然地成为后辈人瞻仰的圣地。

孔家人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举办各种活动。

他们不收任何费用,让每一位前来“朝见”的读书人,兴致而来,兴尽而归。

孔家人真的那么伟大?

当然不是!

南来北往的读书人吃住在曲阜,所有花费都刺激着曲阜上上下下的经济,影响着县城的民生。

得利最大的豪绅商贾,自然乐意让出一些利润给孔家,让他们长此以往的举办各种活动。

一个巨大的利益链,彼此双赢。

读书人满意,豪绅商贾满意,城中各种小商贩也满意,孔家得名又得利……

这种情况,罗幼度都不好指摘什么。

毕竟孔家凭着自己的本事,利用老祖宗的影响力,带动曲阜的经济,造福地方百姓。

朝廷也是获利的一方。

就如后世的和尚寺,人家凭本事赚的钱,凭本事开公司,进军房地产。

能说什么?

也就吐槽几句而已。

继续往下看,看到了关于田地方面的问题。

罗幼度嘲讽笑道:“果然如此。”

如果说孔家在带动曲阜经济民生上的功劳无可指摘,在田地方面的作为就是罪大恶极。

完全钻了法律的空子……

周太祖郭威体恤孔家在五代动乱中遭受的重创,特许孔家享受免税制度。

这本是上位者对于孔子的敬慕以及孔家的怜悯。

但是孔家却利用免税的优势,在曲阜县城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曲阜县农田七成都在孔家名下。

这里没有强买强卖,也没有迫害百姓。

是当地百姓自愿将田地投献孔家的。

孔家为堵天下悠悠之口,以少量的钱财购买,跟送的差不多。

百姓当然不蠢,是有利可图。

孔家享有免税的权力,田地在孔家名下,那就无须向朝廷交税。

孔家收取的田税仅是朝廷的六成。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将田赠给孔家,百姓每年只需要向孔家上缴少量的粮食即可。

同样也是郭荣撤销孔家免税资格以后,百姓对郭荣切齿痛恨的缘故了。

百姓只要自己过得好就好,他们才不管什么大道理。

孔家收的税少,那就是孔家人好。

郭荣的新政策,让百姓失了地,还得多缴税,自然是郭荣的问题。

孔家这种行径,就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以损失朝廷的利益换取他们的利益并且收买人心。

罗幼度想到了后世的明朝。

明朝怎么亡的?

原因很多,其中朱元璋、朱棣对于书生文人的优待就是原因之一。

朱元璋、朱棣本是体恤读书人清苦,给了各种免税待遇。

结果无心之中,养起了一个庞大的文人士绅团体,他们吸着国家的血,掌控着国家的权,吃饱了自己,却伤害了国家……

导致了一大半的明朝皇帝都将心思用在了跟文人集团的斗争上面。

因为皇帝没钱,都进文人口袋了。

孔家的情况也是如此。

如果多几个孔家这样的,那不就跟明朝一个样了?

罗幼度道:“已经占了曲阜七成田地,余下三成应该是豪绅的吧!没本事占据,还要免税,这是想跨界?”

他这话是一点没错,历史上孔家自宋朝起,就开始向临近的济宁、曹州的田地伸手。

孔家这种情况印证了一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孔家的所作所为,触犯法律了吗?

没有!

他们非但没有触犯法律,反而一举一动,深得民心,受到曲阜上下所有人的爱戴。

同样的他们也忘记了初衷,曲阜上下皆为利益所包围,除了孔家人之外,几乎没有多少人重视读书。

曲阜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大多都是外来的,本地读书人是少之又少。

------题外话------

谢书友陈二猫的百赏,谢谢支持!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