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郑成功
朱慈煃对皇子们和长公主道:“孩儿们,今天学习理政已一个多时辰,你们去玩吧!平日里要多运动运动。”
孩儿们欢呼起来,向朱慈煃行礼后出了中极殿,在太监、宫女们伴侍下纷纷去玩耍。
朱慈煃道:“大伴,让封尚书带郑森到养心殿中等候。”
邓忠行礼退出殿外安排。
朱慈煃拿起笔来,写起了给工部的谕令来,让宋应星征调各地驻军监管劳役人员,不得虐待,要保证让这些人员吃饱。待其劳役期满后,要发放一笔保障银,以促这些人融入“五民”之中。
以帝国军队之战力及善待劳役人员政策,监管军士与劳役人员之比在一比五十左右。
写好谕令之后,朱慈煃起身在段瑞兴等大内侍卫与太监跟随下向养心殿行去。
来到养心殿时,见到封羽已带着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站在殿内等候。
见礼后,朱慈煃一边听封羽介绍情况,一边打量起郑森来。
只见郑森中等身材,头戴冠帽,面容清秀,抿着嘴唇,微髭、短粜,双目炯炯有神。
封羽介绍完后,朱慈煃沉吟了一会儿,道:
“郑森,汝父即然要拥弘光与满清结盟对抗朕,汝为郑氏长子,为何却来投郊于朕?”
郑森慨然道:“陛下自监国以来,内实行惠民仁政,外大军攻伐百战百胜,于先帝殉国,建奴入侵的社稷危亡之时,扶天下于即倒,救万民于水火,实为万代仁君!
臣父执泥于昔日与陛下海上争霸之龌龊,竟扶持昏庸无能的弘光与入侵我大明的建奴媾和,置国家与民族不顾,臣不忍学父之贰!”
朱慈煃道:“好!郑森,你有如此心胸和识见,果然是一代豪杰!
你能投效朕,将你所知的情报皆详告,功劳不小。”
朱慈煃本想让郑森进帝国皇家陆军,未来为帝国征战,转念想到郑森在前世时空的事迹,朱慈煃续道:“郑森,朕麾下军队皆是新式军队,就委你为帝国皇家海军千户,从基层做起。
未来朕必不会吝于奖赏你的功劳。
你且休息几日,便乘皇家海军战舰去黄都督处听候调遣。”
郑森大喜,他之前尚未带过兵,此刻见刚一投效,朱慈煃便委以皇家海军千户之职,足见朱慈煃对己的信任。
郑森行大礼道:“多谢陛下知遇之恩!臣必会精忠以报。”
禁军带郑森退下后,朱慈煃思量起来:
“当日的三十六磅火炮,是朕与王徵一同研发出来,除雷汞击发式之外,优点在于射程远达八里。
现今建奴多尔衮已从郑芝龙手中获取西洋三十磅火炮的生产工艺,只怕在建奴亡国灭族的重压之下,多尔衮或许真能命火炮营残余的工匠研发出口径更大的火炮来。
现在若起大军立时攻打建奴,一则东南等新附之地未稳,正处推行土地和商业新政的关健时候。
二则若同时南北攻打郑芝龙与建奴,第七、第八、第九兵团未训练成熟情况下,兵力尽出,又不知敌方火炮情况,可谓颇为冒险。
看来朕有必要尽快和王徵等研发院的教授一同再研发一款威力更大的火炮出来,方可操必胜。
至于福建的郑芝龙与弘光,郑芝龙只是购买自尼德兰的火炮技术,自己却无建奴来自孙元化的火炮营的工匠。
不如先派兵试探一下郑芝龙的实力。至于建奴那边,先在必经之路上派军防守。建奴若南下,以从北直隶取道山东的东昌府概率最大。”
朱慈煃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邓忠、唐斩和封羽等人知朱慈煃正在思考,皆肃立一旁不敢打扰。
五月的天气已有些微微炎热,殿中的仪仗宫女轻轻扇着手中的团扇给朱慈煃纳凉。
朱慈煃想了想该派什么军队守东昌府及试探进攻福建的郑芝龙?
自己的嫡系九大兵团自然是不能派去的,且第一至第三兵团为百战精锐之外,第四至第九兵团都或守土或尚未训练完成,未经历过真正的战火考验。
攻打福建郑芝龙,目前东南皆已平定,各州府驻军暂为第一兵团抽调,倒是可以派遣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统投诚的十五万大军前去试探。
至于东昌府的守军却有点危险,建奴多尔衮若研发出了比三十六磅火炮更厉害的红夷大炮来,南下攻打东昌府,只怕到时守军损失惨重。
朱慈煃思虑半晌,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襄阳之战中,杀主投降的王体中来。
朱慈煃当即对封羽道:“封尚书,立即令“佳音系统”加强对建奴和郑氏情报的收集。
传令襄阳投降朝廷的副将王体中,率其降军六万人即日赶赴山东东昌府驻防,务必在二十天内赶到,换防现今的第一兵团守军。
令在浙江休整的黄得功部十五万大军,赶赴福建边境,攻略郑芝龙。可从兵部拨付二百门三十六磅火炮于孙应元、周遇吉,令其统火炮队随军出征。”
封羽行礼答应后,说道:“陛下,郑芝龙自尼德兰购得三十磅火炮生产技艺,这几年来大量生产之下,只怕以黄得功军队的战力,即使有我军二百门超级火炮助阵,想要快速平灭郑芝龙,也是难度颇大。”
朱慈煃点点头,道:“封尚书分析的在理。
朕派黄得功去,是看看郑芝龙现今的虚实,并不期之其必定攻克福建。
待一、两月后,第七、第八,第九兵团训练成熟,届时第一、第二、第三兵团腾出手来,再以雷霆之势攻灭建奴与郑芝龙。”
封羽当即明白,行礼后退出了殿外。
看看时已近黄昏,朱慈煃起身往乾清宫走去,准备和全家人用晚膳。
走在路上时,朱慈煃对身后侧的邓忠道:
“大伴,传王徵和焦勖明日午后到中极殿见朕。”
邓忠赶忙答应了。
朱慈煃到乾清宫不久,太后龚敏和皇后陈美璟及众妃嫔、坤兴昭仁二位公主及众位皇子公主陆续前来。
见礼后,一家人用起晚膳来,皇宫御膳房共呈上了三百余道珍馐美味。
朱慈煃雅擅政经之道,朝廷财大气粗,定制的自己一家人用膳标准为岁用三十六万两白银,还超过了万历皇帝的“岁用二十九万两”。
万历对金银珠宝之类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在万历年间,有金矿和玉矿的地方进贡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基层的官员就将进贡的任务摊派给了当地百姓,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灾难。
由于进贡的玉石珠宝的增加,严重影响了珠宝玉石的供求关系,使得京师地区的求大于供,珠宝玉石的价格翻了几番。
朱慈煃则对珠宝玉石等物,无万历般的嗜好,大大减轻向民间征贡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