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天下至正
金声桓等众将迟疑起来,皆想不明白孙传庭军为何要逃跑?
一名统领过火绳枪兵的参将道:“金将军,敌军火枪虽犀利,但刚才连续射击了多次,现在定是没有弹药了。
我军宜尽起骑兵追杀之,可反败为胜。”
火绳枪的弹药繁琐,一名普通军士至多能携带一百发弹药,这名参将自然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圆形弹匧能装二十八发子弹的“连珠火枪”。
金声桓越想越对,若是有弹药,以孙传庭军不到一刻钟尽歼5万步军的战力,岂会逃跑?
金声桓大声道:“敌军已无弹药,全军追击!敌方皆火枪兵,近身接战定然非我久经战阵的骑军对手!”
剩余的3万左军骑军当即催动马匹,向东北方向追了下去,一时尘头大起。
之后的数天,金声桓部与张勇部共十三万左军在武昌府境内紧追孙传庭六万大军不舍,然而孙传庭部极是狡猾,左军总是差着最近时几里的距离。
令左军惊喜而狂追不舍的是,每次若寻到朱慈煃军营地,便可从中搜出几百到几千两不等的银两。
金声桓断定,定是孙传庭率军自长沙府北上时,一路大肆掳掠沿途百姓和士绅所得财物甚多。
毕竟左军自己就是这么干的,杀良冒功,掳掠妇女是左军多年来的行径。
想到孙传庭部携带了大量财宝,金声桓和张勇赶忙上报了左良玉,请求左公派大军前来追剿围堵孙传庭。
左良玉接报后,见孙传庭部已成溃逃之师,另三万军士不见踪影,以为已逃回长沙府。
又听说孙部携大量财宝,左良玉当即点起众将,亲统大军五十万出武昌城来,追堵孙传庭部,满拟歼灭孙部之后,挟大胜之威南征长沙府,为弘光朝廷立不世之功。届时左良玉自可做弘光朝如东晋王敦、桓温般的权臣。
只留下其子左梦庚率十二万老弱兵守城。
左良玉与金声桓、张勇在野外见面,众将商议后,兵分六路追击孙传庭,围的铁桶也似。
为保行军速度,火炮尽皆放置起来。
几日的追逐之后,眼见孙传庭部的活动空间已愈来愈小,孙传庭貌似昏了头,竟然流窜进了江夏县。
江夏县北邻武昌府,相距只三十余里,骑军一个时辰可达。东有湖泊,西邻长江。
左良玉大喜,心想:果然是文人带兵,一点常识都没有。这下孙传庭还不被我六十三万大军歼灭于江夏城下?
当即传令众将分从南北包抄,将孙传庭赶到江夏城边尽歼之。
崇祯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午后,孙传庭统吉藩第二兵团六万人抵达江夏城下500米处。
孙传庭令全军结阵后,随即休息待命。派人前往江夏城门前喊话守军招降。
江夏左军已接左良玉通报,自然不肯答应,城头守将大骂了孙传庭军使者一顿。
使者戟指道:“蠢材,记住汝现在说的话。今日我吉藩大军大破左良玉后,汝将自开城门求降。”
随即骑马回营。
过了约个多时辰,左良玉率大军赶到,见孙传庭部立营不逃了,当即也扎营等待六路大军汇齐。
左良玉六路大军到齐后,孙传庭部已休息了二个时辰,数日来的急驰劳累已去,气力尽复。
左良玉眼见对方只六万人,心中轻视,急于破敌。
两军列成阵式,准备决战。
左良玉在麾下众将簇拥下,立于中军,想寻孙传庭对话。
孙传庭见左军皆已到齐,心中暗喜,在二兵团众将簇拥下立于阵中观察敌军。
左良玉崇祯二年得兵部侍郎侯恂赏识而发迹,孙传庭天启七年已辞官,是以左良玉不识孙传庭。
左良玉打量了一阵孙传庭,见他长得高大魁梧,相貌堂堂,不由说道:“孙大人,今闯贼逼死先帝,弘光帝顺天应人,于应天府称帝,为当今天下大明正朔。
孙大人曾为原吏部验封司主事,若肯投靠本侯,本侯必在陛下面前为孙大人力荐。
本侯大军百万,纵横天下,孙大人何必为了吉王这么个帝系旁支卖命?
你我一同在弘光朝廷为臣,未来扫灭流寇与建奴,为先帝报仇岂不是好?”
孙传庭扬鞭指向左良玉道:“左良玉,看汝之语气,自得大军八十万,以为必然吃掉本都督这六万人是不是?
汝口口声声言,为先帝报仇,当日闯贼东征京师攻破宁武关时,先帝曾向数位总兵发勤王诏,可是你等尽贪生怕死,不思报恩之无耻小人,无一人派兵前去相救先帝。
吾主英明神武,深谋远虑,以天下为棋局,早已落子多年,天命必在吾主。扫灭弘光、流寇、建奴皆将势如雷霆。
又岂是你等残民以逞的军阀可知?!”
左良玉大怒道:“孙传庭!本侯见你是天启朝进士,这才开口劝说于你。本侯麾下人才济济,岂缺你这么一个文人?!
即然你不识抬举,今天本侯就以你这6万人祭旗,挥师南下吉藩长沙府!”
孙传庭哈哈大笑了好一阵,道:“就凭你左良玉?流寇张献忠你尚不敌,还敢口出大言觑觎我长沙府?
左良玉,今日本都督便让你见识何为天下至正之王师!”
左良玉闻言,面色微变,心中不好的预感升起。
孙传庭传下令去,身旁的传令兵大旗一挥,吉藩二兵团六万军士成偃月阵骑马向左良玉军冲了过去。
左良玉一挥手,包围孙传庭军的六十三万左军一齐向孙传庭军冲杀而去。
两军眼看距离已进入5百米,二兵团的军士们一手勒住马匹,一手持崇祯十号朝着迎面冲来的左军马步军快速散射起来。
子弹如飞蝗过境,漫布空中,一闪而过,瞬间击中在敌军身上,一时人马俱仆。
只一刻钟时间,左军尚未反应过来时,二兵团已消灭三十万左右敌军。
左良玉大骇,如此鬼神莫测的火枪他尚是首次见识,射程即远,又能连发,远胜他麾下历来被视为“烧火棍”的火绳枪兵。
左良玉正犹豫是否要退兵逃回武昌府时,一名传令兵快马飞速从武昌方向驰入军阵,向左良玉行礼道:“禀左公,武昌城今日未时已被朱慈煃军攻破!少帅已被朱慈煃军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