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重回世界巅峰
孙传庭、堵胤锡、宋应星等重臣也纷纷出言劝说。
孙传庭道:“陛下功业,亘古闪耀,今我大明帝国民富兵精国强,国势远迈汉唐。
陛下数年来惮精竭虑,不宜再远征辛劳,坐镇国内安享繁荣昌盛,万民爱戴,可也。”
朱慈煃正容道:“朕此次出征海外,尚关系到我大明帝国在大航海时代的国运,事关重大。
为社稷、民族计,朕此次必须亲自率军出征!开创我中华前所未有的盛世!
至于国内,由太子坐镇南京,皇后主理后宫,陈阁老、孙阁老等众臣尽心辅佐之。
如今我大明帝国官僚体制通畅,运行平稳高效,必无忧也。”
众臣苦劝无果,亦知强势如圣武帝,威望更远在如本朝太祖、成祖之上,成祖还曾五次北伐残元,多次亲征。
经几天的考虑和商议后,朱慈煃和众大臣商定了一些亲征前的施政举措:
其一:此次朱慈煃统皇家禁军大部与皇家海军上海舰队一同出征,计陆军九万人,海军十六万人。
其二:太子监国,皇后主理后宫,众大臣辅佐,赵正统一兵团九万人固守南直隶,段瑞兴统三万禁军拱卫首都南京。
其三:擢刘德为皇家陆军第八兵团大都督,任贤为第九兵团大都督,徐明为第十兵团大都督,范连功为第十一兵团大都督,王成效为第十二兵团大都督,分别统军驻守各布政司。
他们的军长职位由刘威、李斌等王府侍卫出身的军官论功升任。
其四:朱慈煃拟定出征期间,时机成熟时,太子可主持对日本、朝鲜的即定战略,具体事务由内阁和军事内阁负责执行。
其他国策以守成待朱慈煃归来为准则。
朝廷方面大事厘定之后,九月二十二日退朝后,朱慈煃回到养心殿,与大内总管邓忠密议起来。
朱慈煃道:“大伴,朕此次率军出征海外,快则2年,慢则3年时间回国。
域儿在朕自小对他悉心培养下,已具备为君的一切优良素质。有朝中陈阁老、孙阁老等大臣辅佐,必能管理好国内大政方针。
大伴,你只须协助皇后管理好内务府事务,助域儿处理好司礼监日常事务即可。”
邓忠行礼道:“皇爷,您所做的朝政安排稳如泰山,国内现在十二支皇家兵团稳控各地,只是奴婢有一点胡乱担心,不知该不该对皇爷讲。”
朱慈煃心中一动,道:“大伴,有什么话就说吧。”
邓忠靠近朱慈煃耳边,小声道:“皇爷算无遗策,考虑万全,只是奴婢以为,如今皇后主持后宫,太子在您出征后监国,陈阁老为文官之首内阁首辅,皇爷出征时间一长,万一…”
邓忠说罢,眼带惶恐之色的看了朱慈煃一眼,连忙跪了下来。
朱慈煃默然片刻,心知邓忠是对自己绝对忠诚,是以冒大不韪向自己进言。
以之前数年来,皇后陈美璟对自己的尊崇爱慕,太子朱和域的孝顺恭谨,首辅陈象明的忠诚顺意,说起来是绝无问题的。
只是若自己统军出征日久,在至高权利的诱惑下,这几个自己最亲近信任之人会否抵挡不住皇位的诱惑,或被奸人蛊惑而夺取皇位呢?
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王猛的“金刀计”极其厉害,入勾中之人实难逃避,朱慈煃担心一直在自己羽翼庇护下的陈美璟和朱和域人生阅历不足,中了奸人的诡计。
人性本恶,朱慈煃所深知,没有监督的人性,必趋向于为恶,历史上为夺取至高权位,父子相残、夫妻相争、君臣相夺的事情屡见不鲜。
自己可以绝对信任皇后、太子、首辅吗?
朱慈煃道:“若朕对身边至亲之人都不能彻底相信,那即使富有天下又有何乐趣?
昔太祖出征,留太子朱标监国时,对他便完全放心。
朕对皇后、太子也是完全放心。
只是我中华好不容易在朕手中进入亘古未有之盛世,走上光明之路,为防万一,朕有些事交待于你和赵正及孙传庭。”
朱慈煃当即写密诏命人交付于三位心腹重臣,嘱咐当危及自己皇位的紧急情况出现时,方可拆开密诏。
晚膳时,朱慈煃将自己即将统军出征海外的事和朝中安排说了。
朱慈煃道:“朕此次出征海外,为一举带我大明帝国重回世界巅峰的位置,事关重大。
迟则三年,快则二年必定回国。太子域儿年已十四岁,在朕多年来培养下已德才兼备,成为优秀的储君,朕可放心出征。”
太后龚敏和皇后陈美璟劝说了一阵,见朱慈煃主意已定,只得嘱咐他一路万分注意,早日归来。
太子朱和域听父皇说得郑重,当即行礼允诺。
众多妃嫔和孩儿都嚷着要跟随朱慈煃出海,好一阵讨论后,朱慈煃同意带贵妃元雪见、高岚、朱媺娖、陈沅及昭仪温莎和凯瑟琳,十岁以上的十余名皇子和公主一同出征。
朱慈煃安抚其她妃嫔和孩儿道:“朕此次统军出海远征,不比在国内乘舰之短途,海上风高浪大,气候变化多端,诸位爱妃爱姬和年龄太幼的孩儿们不宜乘舰犯险,在皇宫中安心等待朕凯旋,可也。”
当晚朱慈煃在坤宁宫中聚皇后、太子、嫡次皇子、长公主于一堂。
在朱慈煃的安排里,皇后和太子留守国中监国,嫡次皇子和长公主随自己出海远征。
朱慈煃道:“朕此次出征后,梓童和太子在南京以守成为要,不宜轻启大政变动。
若朕延期末归,你们宜静心等待,朕亦必有消息传回,切不可受奸人蛊惑。
梓童为朕至爱的女人,域儿是朕亲自培养的优秀孩儿,未来皇位朕必传给域儿。
若朕五年内末率众归来,梓童可扶域儿登极为帝。”
陈美璟和朱和域一听,大是惶恐。
陈美璟泣道:“臣妾不许陛下如此说,陛下必能如期归来!
陛下是臣妾等妃嫔和域儿等皇子公主们的“天”,亦是我大明帝国亿万臣民的“天”!
臣妾和域儿定按陛下吩咐,谨守国中,以待陛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