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惠王朱慈烺即将登基称帝之事,榆林亲王刘博源并没有过多的在意,或者说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此时的榆林亲王刘博源,已是率领着山西独立军的两个步兵团,以及还有召集而来的一万五千各地驻军,向着徐州城进逼而去。
从河南归德府夏邑城到南直隶徐州府徐州城之间,相隔足有两百多里的距离,因此刘博源并不急着进逼徐州城。
而且第三军军长王良所率领的威武军水师,还没有取得水面上的决定性优势,还没有击败南京方面的水师舰队。
若是威武军想要强渡黄河或是长江的话,那将很有可能会遭到南京方面的水师舰队阻挡,这可是非常的不利于威武军。
另外还有商南县的威武军兵马与新野县的威武军兵马,目前还在湖广境内没有赶到南直隶,这就使得刘博源所率领的威武军兵马成为一支独军。
尽管刘博源并不惧怕独自应对南京方面的兵马,也并不担心无法彻底击败南京方面的兵马。
但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将士伤亡,刘博源还是愿意浪费一点点时间,等待另外两路威武军兵马赶到南直隶。
........
七月二十九日。
刘博源率领着威武军兵马,进入了南直隶徐州府境内。
随后刘博源分出了一个步兵营的威武军将士,北上攻占砀山县城,而后再渡过黄河攻占丰县城与沛县城。
而这支威武军步兵营的最终使命,就是牢牢的驻守在沛县城内,以便抵挡朝廷大军再次南下。
刘博源这是未雨绸缪,心里早就有了肯定的推测,虽然十数万朝廷大军惨败于徐州城下,使得朝廷的实力损失惨重。
但是以朱慈烺的性格来说,绝不可能就此认输,绝不可能向南京方面低头。
这不仅是关乎到了朝廷的脸面与威严,而且还关乎到了大明的正统皇位之争,朱慈烺又岂会轻易的就此罢休。
想当初明成祖朱棣所发动的靖难之役,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最终的结果只有一方彻底战败,根本没有其他的结果。
因此在朱慈烺的眼里,只有消灭了南京的那些乱臣贼子,这场战事才算结束。
在没有消灭南京的那些乱臣贼子之前,朱慈烺绝对是不会就此罢休,不会停止南下征伐的脚步。
........
八月一日。
刘博源率领威武军兵马抵达了三仙台镇。
只要再往东七十里左右,就能抵达徐州城下。
不过刘博源并没有继续逼近徐州城,而是就在三仙台镇休整了下来。
至于为何要在三仙台镇休整,那自然是在等着军情传来。
毕竟只有知己知彼,如此才能百战百胜。
仅仅半天时间不到,刘博源就已收到了有关徐州城的军情。
“禀告王爷,据夜不收将士来报,目前徐州城内的守军人数足有五万,不过有很多守军都是被迫投降的朝廷兵马。”
“负责统领这五万守军的将领,并不是那徐州总兵刘良佐,而是刘良佐的亲信参将刘志才。”
“据说刘良佐带领着上百名亲信家丁,赶去南京参加惠王朱常润的登基大典,听说还要封赏刘良佐为大明侯爵。”
听得周六和的汇报后,刘博源冷笑了一声,脸上露出了讥讽的神色。
因为在刘博源的心里,早就是把刘良佐看成了一个死人,也就只有死人才是最好的处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