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光元年,七月十八日晚。
徐州总兵刘良佐亲率三千骑兵与两千步军,突然夜袭徐州城外的朝廷大营。
驻扎部署在前营位置的上万卫所军与京营老军,根本没有作出任何的防御准备与抵挡措施,当即就被刘良佐率领兵马冲杀进了大营之内。
上万卫所军与京营老军立时轰然溃败,被刘良佐率军驱赶着逃向了中军大营。
尽管征讨督师李邦华很快的作出了应对之策,命令五千多名京营新军将士严守中军营门,且还下令各镇总兵将领们尽快派出骑兵前来汇合。
然而战场上的情况总是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到下一步的战局发展。
就当李邦华以为当前战局尽在掌控之时,五千多名京营新军将士竟是没有守住中军营门,直接是被上万卫所军与京营老军冲进了中军大营。
刘良佐率领兵马冲杀而入,引得五千多名京营新军将士溃败逃散,根本不敢与敌军展开正面对战。
也正是因为如此,驻扎部署在右营的王自在等各镇总兵将领们,在收到了这个难以置信的消息后,当即率领着麾下兵马狼狈而逃。
驻扎部署在左营的张恩德等各镇总兵将领们,也是同样毫不犹豫的狼狈而逃,丝毫不管中军大营的安全,也不管李邦华的生命安全。
李邦华原本还想殊死一搏,作出最后的防守措施,以此挽救这溃败的局面。
奈何京营新军将士们早已军心涣散,士气也是非常的低落,根本没有半点敢与敌人对阵的勇气。
眼见溃败局面无法挽回,李邦华怒急攻心,当场吐血昏迷。
所幸家丁们忠心耿耿,护卫着李邦华逃出了中军大营,得以保住了一条性命。
没有了李邦华的坐镇指挥,近十万朝廷将士越发的惊恐逃散,唯恐跑慢了可就小命不保。
这场夜袭之战下来,刘良佐所率兵马取得大胜,斩杀朝廷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朝廷将士三万六千多人,余者不知逃散到了何处。
而关于这场攻防徐州城的战事,最终是以刘良佐取得大胜而收场。
至于狼狈逃跑的各镇总兵将领们,也不知道躲藏到了什么地方,还有那些幸存下来的朝廷将士们,也不知道逃散到了什么地方。
直到两天时间过后,各镇总兵将领们这才陆续的汇聚到了山东兖州府谷亭镇,根本不敢停留在南直隶徐州府境内。
还有四处逃散的朝廷将士们,也是陆续的汇聚到了谷亭镇。
在又过去了两天时间后,数十名家丁抬着已经病重的李邦华,还有兵部右侍郎张伯鲸与监军王德化等人,也都汇聚在了谷亭镇。
最后经过张伯鲸等人的一番统计,这场由大明朝廷主动发起的征伐之战,总计伤亡了八万五千多人,当中包括有被俘、逃散、失踪的朝廷将士。
而汇聚在谷亭镇的朝廷将士兵马,统计下来也才只有两万八千多人而已,可以说是极为的损失惨重。
这还不仅如此,各种军械粮草等后勤物资,也是全部丢失殆尽,几乎是一点也没有剩下。
特别是缺少了粮草的供应后,张伯鲸等人更是压制不住各镇总兵将领们,从而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乱兵出现。
所幸这个时候,朝廷终于是运来了一批粮食,暂时缓解了军心不稳的情况。
不过对于当前的这个局面,张伯鲸等人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只得是与各镇总兵将领们联名上奏,请由弘光皇帝朱慈烺进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