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没想到,自己一趟岳阳探亲之行,竟然给自己促就了一段姻缘。
安宁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身边的好友得到幸福。
既还了昔日的恩情,也结下一段善缘。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各位,请回吧。”
说来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短短几日的时间,三郎和秀梅就结成了连理,当着全岳阳县的人。三郎许下诺言,今生只有秀梅一个妻子,绝不纳妾。
无论将来子嗣如何,也不更改此心意。
县老爷和县夫人泪水涟涟的与女儿话别。
他们喜悦女儿终于出嫁,找到了良人归宿,但又悲伤即将亲人分离。
“爹,娘。你们放心,阿梅一定会过的很好。”
“娘知道我家阿梅心思敏锐,你的执着也终是被上天看顾。孩子,以后与三郎好好过日子,以后你是官奶奶,不可以再任性,做事要成熟稳重,多多为自己的夫君出谋划策,协助他,帮助他,成为一方父母官。”
“女儿谨遵爹娘的教诲。”
“三郎啊,我家秀梅就托付给你了。愿你不忘誓言,对她一生关爱有加。彼此互相照应,若有什么难处就捎口信来。岳阳与汾西本就是一江之隔。也非千里!时常往来也不是不可以。”
“岳丈大人放心,婿定当对娘子爱护有加。若是逢年过节,娘子想家,婿也会带她回来探望二老。”
“婿父母早亡,岳丈和岳母就是婿的再生父母,婿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
“好好好,我们相信你。”
“安先生,宁先生。秀梅曾经多有冒昧的地方,还请二位先生宽恕。”
“秀梅,你现在已经嫁作人妇,我们恭喜你,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以后你就是我的嫂子,我们是一家亲,以后定当热络的来往。”
“多谢安先生。”
“还叫安先生啊?以后就与三郎哥一样,叫我阿宁吧。”
“这……”秀梅还有些踌躇,眼神望向自己的新婚夫君。三郎温柔的对她点头。
秀梅也不再拘泥,直接叫了安宁一声“阿宁”
“这就对了,三郎家的嫂嫂!”
安宁也忍不住打趣。
大家一起笑声相送。
“一路平安。”
“各位再会。”
“再会。”
隔江码头,遥望远处。船只渐行渐远,有人挥手道别,有人悲伤不舍。相见即是分离,再见不知是何夕。
安宁看着远去的船只,望着那水天一线。想起安英和唐剑。不知他们现在如何?战火连天,心系之人在远方。在那千里之外,他们可安好?今生可否还有再见之日?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
一年过去又一年,冬去春来,万物变迁。
岳阳镇彻底的改头换面。
现在的居民们,不再害怕雨水天会漏水,各家各户的房子都加盖了屋顶。底部都增加了高度,雨水过多时也不怕淹没自己的家。
池塘边缘也筑起了高高的围墙。
所花费的一切,都是全岳阳镇镇民们各自捐献甘心乐意,每年互相帮助,不断的更换,交替,改善,建造,开拓。
岳阳镇越来越壮大,人口也越来越多。短短五六年间,宁安书院也扩大了两倍。
曾经搬离岳阳镇的人闻风而来。都来县衙求老爷,给他们一席之地。
县老爷自然接纳他们,人丁兴旺逐渐扩大,才能够更加的振兴一方的地土。
书院内传来学子们的朗朗之音。池塘边的空地上,练武者们正在哼哼哈哈。
武师傅拿着竹剑在旁边为学员们比划,看到不合格的,不规范的,就上前纠正。
安宁也是立在一旁监督指导。
内院,宁晨远正在教习学子们如何抚琴。
书院现在有学生将近百人,分为男子学区,女子学区。为了教学更加完善,他们在县内挑选了一些较为有才品的人,在经过层层的考验,获得教师资格。
宁安书院的名声一下子传遍四方。
人人都知道岳阳县有一个百人书院及书院的教师,有文有武。不但能够让人琴棋书画,针织女红,还能学习及文字兵法。
临近的那些州县,闻风而至,都将自己的儿女送到宁安书院来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