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胡秦带着南海舰队彻底平定安南州,又与周边的马礼(马来西亚),婆利突罗朱(泰国)等几个番邦国打了几仗。
直到将他们都打老实了,胡秦才带着舰队开始一路向西进发。
他的目的很简单,除了与那边的沿海国家建交,并在那边设立补给港之外,就是要亲自去侦查清楚,西边现在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些年,来自西边的消息一直很闭塞,夏耀始终没有搞清楚,他们的疆域现在究竟有多大,武器配置又是如何?
直到胡秦的舰队到了好望角。
那里虽然大部分都是大夏人嘴里的‘昆仑奴’,但是也开始发现了那些人的踪迹。
他们早些年就开始侵略这些地方,将这里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剥削、压迫当地人为他们种植、生产,并且强行征召他们作战。
经过多方打探,西边的势力分布才渐渐在胡秦的眼中清晰。
如今的西欧那边早就被弗莱辛格统一。
四年前他就突然闪击了波兰(嗯,就是这么巧),闪击波兰之后,号称第四帝国的铁蹄就迅速将战火蔓延到整个欧洲。
短短几年之后,整个欧洲几乎已经全部落在了第四帝国的手上。
可就在这个时候,弗莱辛格又做出了一个莫名的操作。
他开始封锁整个边境,几乎是一种闭关锁国的状态,任何国家的人只要进入他的境内,就许进不许出。
除了派遣在外,远征非洲和大食的远征军,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胡秦确认消息之后,没有听从副官的建议,而是选择继续沿着海岸线前进。
他要亲自去试一试,对方的火力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究竟能不能和大夏匹敌。
经过漫长的航行,他终于在直布罗陀海峡一带,第一次遭遇了这个,被陛下一直心心念念,深深忌惮的敌人。
第四帝国的海军,在发现胡秦舰队的第一时间,没有任何征兆的,就向他们发起了进攻!
双方在海上展开了激烈的海战,炮火纷飞,双方各有伤亡。
但是胡秦并没有选择与对方死拼。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海战,他对敌人的火力配置,基本已经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如果在这里继续与对方对峙,很有可能就会被援军包围歼灭,胡秦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再次经过半年多的航行,胡秦带着舰队返回了大夏境内。
这次出征不止建设和发展了多个海外补给港口,最重要是第一次搞清楚自己的敌人的火力,胡秦带着这重要的消息就回了京城。
这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胡秦返回之后,夏耀没有让他立即再次南行,而是让他暂时留在京城,不止如此,还把刘永也一并召了回来。
刘永这些年一直在负责东海的戍守。
经过夏耀的运营,以及刘永的武力威慑,东瀛现在已经彻底被降服,成了大夏彻头彻尾的属国。
夏耀虽然真的想彻底灭了他们,但是对方表现的无比恭顺,自己也不能完全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派刘永去把他们灭了。
不过不能灭,并不代表不能用。
这些年,北面的沙俄也不消停,与大夏在边境之上多有摩擦。
也不知那沙俄小皇帝是在埋怨匈,这些该死的奴人和鞑靼人被大夏撵到他们境内,不停的给他们捣乱的缘故,
还是本身就对辽东一带有野心,这些年没少在边境挑起战火。
最初他们也打不过大夏军,别说大夏军了,连大夏的手下败将,鞑靼人他们都打不过。
草原骑兵的凶悍在沙俄人面前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随着他们的武器,开始莫名其妙的更新换代,鞑靼人也开始在他们手上吃亏,如今更是被打的在大兴安岭一带瑟瑟发抖,甚至一度向大夏乞援。
当夏耀收到消息的时候,他知道,那沙俄恐怕和那第四帝国开始有了联系了。
毕竟夏耀可是心中有世界地图的人,更何况他手上现在还有一份坤舆万国全图。
那沙俄的地盘可是横跨整个亚欧大陆的,与第四帝国有联系,从他们手中买军火一点都不奇怪。
唯一奇怪的是,那第四帝国不是应该一路东进,与他们打个不死不休的吗?怎么反而还做起生意来了?
不过这已经足够让夏耀提高警惕了,他感觉一张扑向自己,扑向大夏的大网,已经开始编织起来...
让胡秦、刘永暂时留下的原因,也和内燃机的诞生脱离不了关系。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这个世界的进步,一切都离不开烧开水。
蒸汽机现在还没被淘汰呢。
随着一代代蒸汽机的改良,现在蒸汽机的作用已经不止应用于工业生产,也是很多机械的动力来源。
半年之前,铁甲舰已经开始秘密投入建设,造船厂就设置在津门。
下一次,当胡秦和刘永再出发的时候,两支舰队的火力将再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至于鞑靼人的求援,夏耀权当没看见。
鞑靼人严格意义上来说,种族其实就介于蒙古和沙俄人的血统之间,只是更偏向于蒙古一点。
现在夏耀可不想为了他们,去和沙俄无谓的产生冲突,一旦双方发动战争,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那第四帝国。
夏耀可不会这么傻,平白的陷入战争,让人家在后面捡便宜。
夏璋如今已经快成了‘辽东王’了,甘州军现在已经是辽东军区,坐拥数十万大军。
夏耀急命夏璋万万不可莽撞,脑袋一热就冲出去和沙俄开战。
现在他需要的是,夏璋稳稳的将大夏北边国境线守住,让鞑靼人在前面和沙俄狗咬狗就行了。
“哎,还是时间太紧张啊...”
夏耀叹口气:“是时候回趟晋州了,去看看老孟他们。”
李富贵闻言吓一大跳:“陛下,这恐怕不行吧?李大人要是知道您又要跑,还不得跟您急眼啊?”
夏耀看着李富贵:“老李啊,你这个‘又’字用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