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来我虽然也是尽力在恢复四县的生产,但今年的气候不太好,整个春天都没怎么下过雨,哪怕是有着曲辕犁和翻车,这四县今年的粮食产量恐怕不会太高!”告别了那几个主动拜谢秦谊的百姓,常林却是忧心忡忡得对秦谊说道。
“粮食还能不够吃的!?不可能的吧?”秦谊也不是完全不懂农活的人,之前在四县转悠了一会儿,虽然今年收成不会太好,但也不至于让普通百姓饿肚子,一时间没明白常林的担忧。
“我们壶关以北的四县自然是问题不大,还会有不少结余。但是南面那几个县可就不好说了。去年的时候就是闹旱灾,很多百姓没有收成,我当时也是看不过去,把家里的粮食分了出去。今年情况也不会好多少,而且南面几个县在那些军头的管辖之下,根本就无法像我们这样恢复、组织生产,恐怕又是一个灾年。去年很多人已经没了存粮,这一次我害怕会出饥荒!”
“其实南面几个县百姓的粮食应该还是能够活命的,伯槐你是害怕那些军头和黑山贼抢他们的粮食吧!”到了这个时候,秦谊总算是明白常林的意思。
“对,尤其是黑山贼,之前朝廷也是征伐过黑山贼,黑山贼在平地上的地盘基本丧失殆尽,现在的地盘主要是位于太行余脉之上。这种地方粮食产量比起平地来差得远,再加上黑山军里面很多都是过不下去才上山的贫民老弱,他们肯定会陷入缺粮的境地!到时候他们少不了要下山劫掠,到时候定会是生灵涂炭!常林请求文合,为了上党百姓着想,能够做更多的事情!”说完这话后,常林也是向秦谊郑重得行了一个礼。
“那么伯槐,你想让我怎么做呢?”
只是被秦谊这么一问,常林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属于那种发现问题,但却找不到解决方案的人。又斟酌了一会儿之后,常林这才说道:“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组织南边诸县的百姓抓紧时间生产,多生产一些粮食,说不准就能度过这个灾年!我与故河间太守陈公一直有着联系,现在南边几个县的军头全都在乡间横征暴敛,别说恢复生产了,简直是在破坏生产,恳求文合能够出兵一统上党!”
“这不太可能,现在我方虽然有四县之地,但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农事,挖掘河坝疏通河道之类的,军队都没怎么训练,现在还没有形成太大的优势,如果出兵讨伐南面几个县,恐怕会有很大的伤亡。主公制定的策略就是依靠壶关自守,是不可能主动出兵的!”
跟在秦谊身边一直不说话的徐庶,马上便批评起常林的盲动,打垮上党南部各县的军阀,统一上党,现在还没有在秦谊的日程表上。
“其实伯槐你不必着急,对于秋收之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我和元直也是多有研究,也是制定了很多预案!”看着常林也是有些着急,秦谊也是主动安慰起常林来。
秦谊这段时间也是带着徐庶各处跑,接触过一些上党老农,也是发现今年上党可能发生灾荒的预兆,当时徐庶便觉得灾荒会影响黑山军的行动。
上党这边的纯正黑山军,很多是黄巾余孽,因为东汉王朝的残酷镇压,黄巾军们根本不敢投降,只能上山继续落草为寇。像是上党这边的黑山军头领眭固眭白兔,他其实是一个幽州黄巾军头领。
这眭固原先是幽州右北平豪强,和秦谊一样的阶级属性,不知道是处于什么原因成了一名光荣的黄巾圣斗士,然后便被实力强大的幽州边军一路从幽州撵到冀州,然后又跑到并州和冀州交界的太行山脉。
根据秦谊打探到的消息,这眭固虽然有数万手下,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就像是古代大多数农民起义一样,眭固一开始也是挟裹着不少乱民的家属,在南下途中又收容了各种黄巾余孽——这伙人上了太行山余脉,实在是被汉室朝廷逼得没有办法,毕竟汉室对黄巾贼可是非常狠的,就在今年公孙瓒还在黄河边上砍了几万黄巾军,那可不全是战斗人员的。
这还只是眭固部,上党黑山另外一位大佬白绕手下,也有着几万人。在一个灾荒年,这么近十万张嘴,将会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也就是因为这些黑山军的吃饭问题,最初给秦谊制定通过打黑山来获取人力资源的徐庶,建议秦谊按兵不动。等待着抢粮食的黑山军,下山和壶关以南的诸军头斗个两败俱伤之后再渔翁得利。
而面对着徐庶的这个建议,秦谊甚至想得更加远,因为作为一个穿越者,秦谊知道,在今年秋天,以于毒、白绕、眭固等为首的黑山农民军将会南下魏郡,紧接着会进攻东郡,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袁绍派当时正隶属于他的曹操引兵入东郡,曹老板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史。
而这次可能的灾荒,也是让秦谊更加坚信黑山军南下的行动。上党以壶关为界,以北黑山军抢不了(历史上张杨也没有拿下壶关),以南则没有太多粮食,最终还是会踏上南下求食的道路。
这次的灾荒爆发后,黑山军可能会对壶关以南诸县尝试着攻打一番,但是张杨这些部众还算是比较有战斗力,再加上也是搜刮得非常厉害,黑山军没能捞到多少好处,也是被逼南下魏郡。
秦谊和徐庶打得主意,就是在黑山军和壶关以南诸县打个两败俱伤之后,再作为渔翁出场,试着一统上党,同时尽可能得攫取黑山军的人力资源。
“那需要我做什么吗?”听秦谊早已经有了计较,常林也是继续问道。
“好好把春耕组织好,多多生产粮食,到时候恐怕会有很多张嘴等着吃饭!”
——我是想要渔翁得利的分界线——
“初平二年秋,上党大旱。”——《季汉书·常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