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实在是过于理想化了!”苏绰笑道!
他心想:儒家天下大同的理想实在是难以实现啊!甚至可以说就是完全虚无缥缈!
完全不切实际的主张!
“是吗?那么汉朝为何有汉武盛世,昭宣之治,还有光武中兴?”宇文泰问道!
“儒家的盛世,也不是单纯的儒家!单纯儒家基本上都是亡国。比如王莽的新朝(王莽新朝的故事在《王莽的皇帝成长计划》里有详细情节!)就是纯儒家!”苏绰笑道!
“纯儒家,确实不好。但是阳儒阴法也是有弊端的!”宇文泰说。
他心想:阳儒阴法,实际上容易把儒家法家糅合在一起。
“法家才是最纯正的思想!”苏绰说。
“为何呢?那么秦朝怎么可能二世而亡呢?”宇文泰笑道!
“秦朝的二世而亡有其他原因啊!”苏绰笑道!
他想起了从前的事情:
“这是《弘农杨氏》的家谱。你看看,上面,有没有杨坚的名字?”尉迟迥说。
他心想:之前,杨坚说自己在其他家谱里!
可是,孤已经去了其他地方调查过了!完全没有杨坚的名字!
甚至杨忠家人的名字都没有!
“不说说了吗?他在其他的家谱里啊!”宇文泰不以为然!
“弘农杨氏的家谱,从来都是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可是,我已经派人调查了所有的家谱,居然都没有杨忠一门的名字!”尉迟迥说。
“为何你就那么纠结于,杨忠是不是弘农杨氏呢?只要为咱们西魏国效力。是不是弘农杨氏,有那么重要吗?”宇文泰问道!
“原来,舅父是根本不在意杨忠是不是弘农杨氏的正统啊!”尉迟迥哭道!
“当然。所谓的汉化改革,也不过是为了让天下人都归附咱们西魏国!只有到底有没有纯种汉人,根本不重要啊!”宇文泰笑道!
尉迟迥变得一言不发了……
几日以后,尉迟迥召见了长安城的各个将军集会!
“就算主公,再怎么不愿意放弃汉化改革。若是咱们来一个兵谏。后果会如何呢?”尉迟迥问道。
“这样太危险了啊!”屈突直担忧道!
“你虽然不是鲜卑人!但是你也是奚族人。难道不怕吗?”尉迟迥担忧道。
“我也怕啊!鲜卑人的土地都没了,下一步就轮到咱们奚族人了!”屈突直说。
“这才对啊!”尉迟迥说。
“哈哈……咱们各族人民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抵制汉化!”屈突直说。
与此同时,独孤信对长安城的卫戍将军于谨说:“今夜,你要严密监视京城军队的动向!防止他们哗变!”
“是!独孤将军!”于谨笑道!
“独孤兄!咱们还有粟特商团的三千骑兵!”杨忠说。
“怎么回事?粟特商人怎么会有武装?”独孤信问道。
“这个问题,咱们需要问李虎!”杨忠说。
再说,尉迟迥那边的情况!
“尉迟将军。长安城的军队太多了!而且分散在胡汉各个将军手里!而且,我已经侦察到了,还有粟特商人武装的三千骑兵!”屈突直说。
“粟特人怎么会有武装的?不可思议啊!”尉迟迥担忧道。
“不可思议?粟特人本来就是可以做兵器生意的!再说了,从西域过来,没有武装也不可能!”屈突直说。天平
“粟特商人没有多少人!而且,他们也会袖手旁观的!”尉迟迥笑道!
“现在最大的问题恐怕不是粟特人,而是杨忠,独孤信的军队!杨忠有两万人,独孤信还有三万人。此外,李弼还有一万人。其他士族都有军队!”屈突直担忧道!
他想起了从前的事情:
“主公。侯莫陈崇要叛乱。”宇文护说。
“怎么可能呢?”宇文泰诧异道。
他心想:怎么可能呢?侯莫陈崇怎么可能谋反呢?
“侯莫陈崇抗拒新政,所以造反了!”宇文泰笑道。
他想起了从前:
“孤王觉得冉闵是汉人的英雄,应该祭祀!”宇文泰说。
他想起了从前的事情:
“主公,关中地区经过了多次战乱,已经荒芜了。需要开垦!”王思政说。
他心想:如今,中原和江南的灾民陆续涌入了关中!这样下去,关中恐怕就不堪重负了啊!
所以,土地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开垦土地!
让更多的人有地种!
“孤王听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于指导三农问题,非常有作用!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是开发水利的秘籍!孤王希望在全国范围以内印刷推广!”宇文泰说。
“哈哈……主公,就算印刷了也没用啊!”杨忠说。
“为何?”宇文泰疑惑道。
“因为,西魏国大部分百姓根本目不识丁。况且,印刷也是需要大把资金!”杨忠说。
“那就兴办私塾!”宇文泰说。
“哈哈……兴办私塾?主公,就算办了,也没有几个人有钱去读!”杨忠说。
“咱们西魏国的百姓难道都是这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吗?”宇文泰疑惑道……
“是啊!西魏国的百姓大多如此!吃了上顿没下顿!”杨忠说。
“难道,如今百姓都是这样吗?”宇文泰哭道。
“确实如此啊!百姓都是如此!官员们都在避重就轻。其实,百姓都在饿死的边缘!”杨忠哭道……
“是需要土地改革啊!”宇文泰哭道……
“是!不过,土地改革需要先丈量土地!”杨忠说。
“丈量土地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宇文泰对杨忠说。
“是……”
杨忠回答……
他心想:这一下子,咱们汉人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尉迟迥一听说杨忠要去丈量土地,连忙去找了宇文护。
“主公,你为何没有反对呢?若是这样下去,咱们的土地恐怕就要被没收了!”尉迟迥担忧道。
“你是不是大肆圈地了?哈哈……”宇文护问道。
尉迟迥点了点头,他想起了从前的事情:
“陛下,如今西魏国的宇文泰已经在推行汉化改革了!”宦官小允子对萧衍说。
苏绰从回忆中缓过神来,继续说:“不错,秦朝确实二世而亡!但是不是因为法家,而是制度没有让中原百姓彻底适应!需要一个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