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独立骑兵团都有自己完整的指挥体系,可以独自进行作战,同时也能互相配合着围剿绿皮兽人。
此时西北地区边境还残留的绿皮兽人只剩下不足4位数,三个独立骑兵团一起发力,短短数日的时间不知道躲藏的绿皮兽人就被全部歼灭
由于使用火qing『射』击和骑兵冲阵的方式,三个独立骑兵团的损失微乎其微,维持在个位数
消灭了进攻『性』较强的绿皮兽人后,接下来的战斗变得更加轻松。
面对散『乱』居住在各个地区的绿皮地精和屁精,全面战争系统骑兵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取胜,唯独麻烦的是对方数量太多,有时候砍地精都能累的骑兵无力追击
明国对绿皮最后残孽的围剿加快了南宋北伐的效率。
停留在边境线的10万南宋大军收到岳飞帅令后,充当先锋跨过了双方的边境线,进入明国控制下的河套地区
整整10万大军进入,明国边境线上那些只能起到警戒作用的微弱治安部队根本无法抵挡,在点燃烽火对得起自己那份军饷后,就主动投降了
县镇就不用说了,面对十万大军的进攻出现了一大批投降派,根本无人抵抗
但是当第一座边境的府城毫无反抗的开门投降后,明国民间顿时一片哗然。
最重要的是,南宋的先锋大军实行的是怀柔政策,只要肯投降,宋军那是秋毫不犯,索求物资都是直接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交易
最多比市场价低上一两成,在这个时代绝对堪称模范军队
这个年代的军队进入敌国境内,不烧杀抢掠就已经很仁义了,掏钱购买物资这种事那更是凤『毛』麟角。
入侵的军队一般采用的方式都是摊派,说白了就是向地方富户乡绅索要各种物资。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别说是入侵的军队了,就算是本队过境向地方富户乡绅摊牌军费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进入明国境内的宋军不是不想向富户摊派,他们之所以秋毫无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被迫的明国境内均田太彻底了
均田免债令的彻底执行,使得明国治下的富户乡绅阶级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甚至连富农的数量都缩水到了一个极低的地步。
就算那些当官的在严苛的摊丁入亩递增税收制度下也无法购买大量田产,连俸禄都是依靠地方官府的职田收入支撑
封建式均田制度让工商业变得极度萎靡,明国境内的工商业几乎全都是官办的,民间没有了富户乡绅自然也就没人去经商,经商可是需要本钱的,升斗小民自然没办法去经商
而且小民照顾那些分到的田产就已经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去琢磨经商,毕竟明国的政策对农民非常宽容,足以保证吃饱饭。
财富都被平分了,自然也就没有富户乡绅可以摊牌了,除非去抢普通平民
然而,抢普通平民抢少了没有多少油水,抢多了又会彻底失去民心,对南宋的北伐造成阻力。
南宋打出的北伐旗号是建立汉族的大一统江山,怎么可以做出那种大规模抢掠汉民的恶劣事情呢
就算是名声很坏的明军,下刀子的也是占据少数群体的乡绅阶级和地方门阀,并没有对普通农民下手。
宋军不是流寇,这方面还是要脸的
既然抢不得,干脆就来一个秋毫无犯,博取好名声,也让那些对明国不怎么忠心的人效仿。
同时对明国分好的田产也没有强制收回,原本西北地区的乡绅地主阶级都被明军咔嚓掉了,苦主都消失了,宋军自然懒得得罪农民阶级将田产全部收回。
更何况宋军就算收回了一时半会也用不上,总不能回头再雇佣农民当佃户耕种吧,那样做很容易激起民变
如果没有强邻在侧,民变什么的宋军不会在意,大不了镇压下去杀一批出头鸟,剩下的农民自然也就怂了。
但现在宋军还没有跟明军主力对上,胜负未知,这时候如果占领区内烽火连天,前线宋军还怎么打仗
因此,宋军选择自掏腰包花钱收买民心
秋毫不犯说起来简单,但失去了就地征集粮草这个手段,宋军的后勤压力增加的可不是一丁半点,这都是白花花的粮食和金银砸出来的
当然,钱花到位,效果也出奇的好。
给李察当官可不容易,要面对各种考核不说,俸禄还要依靠职田
想要贪污都战战兢兢的,本身俸禄又不高,当官的能拥护李察才怪。
因此明国的地方官府看到南宋十万先锋兵临城下后,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当带路党开门迎接大军。
而宋军秋毫无犯的名声传开后,本来因为均田免债的升斗小民也集体噤声,老百姓就是这么现实,他们会感激对他们好的统治阶级,但绝不会为此抛头颅洒热血
在发现自己获得的利益不会被侵犯后,老百姓理所当然的选择了中立观望,对地方官府的投降行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对入侵者而言,老百姓保持中立就是一个胜利
因为这意味着入侵者可以花费极小的代价建立一条稳定的后勤补给线。
甚至可以征募当地的老百姓充当民夫,用起来也放心
事实上,宋军也确实这么做的,十万宋军能始终保持大部队都在前线,就是因为后勤都交给了当地募集的民夫和少量二线部队。
有趣的是,宋军先锋部队刚走,就有一批南宋早已安排好的地方官员带着自己的班子无缝接替地方军政要务。
原本明国的地方巡捕治安部队,摇身一变换了个老大变成了宋国的三班衙役
最可气的是,由于资金有限,这帮衙役连巡捕衣服都没有换,仅仅只是戴上了一顶象征宋国衙役的帽子
原本的降官也被降级留用,毕竟南宋派去的只是主政官员班子,不可能派遣支撑起整个官府的官吏。
就这样,十万宋军先锋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西北地区数座府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