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世家完了,这是史国府汉人士绅阶级的普遍看法。
喜欢招安的李察和以往不同,这一次没有向昭武狄遮伸出招安重用的橄榄枝,要知道,李察之前的征服中,可是特别喜欢将投降的军将招揽到麾下。
比如说韩立和夏侯玉成就是典型投降过来受到重用的,还有之前跟李察打生打死,最后又改投李察麾下的龙立果。
在李察的明军营进入史国府府城后,那些府城的汉人士绅大户们很快就将李察的老底子探清楚了……
当然,探清楚后他们对李察的力量更加畏惧,换谁知道占领府城的人是一个挥手间能呼唤千军万马的存在,也会感到惊悚畏惧!
然而,擅长使用降将降官,来弥补手底下人才匮乏现实,建立自己统治的李察,竟然将昭武世家一撸到底,除了不多的浮财外,昭武世家算是在史国府被连根拔起……
史国府有的人觉得是因为昭武世家投降的太晚,惹恼了李察,所以没有任用任何一个昭武世家的子弟。
还有人觉得是李察看上了昭武世家的田产和在史国府的根基,要侵吞昭武世家的家产来充实他的势力,并且还不用担心在史国府根深蒂固的昭武世家在未来闹事。
总之,李察的行为让昭武世家的上千口人失去了赖以为生的饭碗,昭武狄遮不得不带着自己的族人迁移离开史国府……
允许昭武世家这么做,也是李察对外宣传的一个口号。
大家看看,哪怕是在最后投降的敌人,只要是我大明王李察许下的诺言,也可以兑现!
被变相驱逐的昭武世家成为了宣扬李察信守诺言形象的榜样。
同时也警告了那些敌对势力的官员,在投降面前千万别犹豫,如果动了刀兵,再好的条件也会无限下降!
昭武世家的境遇安国府的汉人士绅阶级是完全看在了眼里,安国府的汉人士绅阶级为了自己的财产,开始频繁跟李察派出的使者接触。
双方在私下里达成协议后,没等李察大军出征,安国府的汉人士绅阶级就在安国府闹了起来!
是带着民众一起闹事,软硬兼施要求陶安邦接受李察的劝降条件!
汉人士绅阶级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自然不会跟老百姓一样拉个横幅上大街上胡『乱』喊,更不会雇佣一帮人去堵衙门门口,那可是给陶安邦送去派兵镇压的借口……
汉人士绅阶级劝降的方式很简单高效,他们纷纷买通节度使府下能说的上话的官员,向陶安邦营造出一种‘民心愿降’的假象。
理所当然的,安国府的府兵体系和其他县镇的卫戍部队也被渗透严重,甚至都做好了随时投诚李察的准备!
投降的民心自然是没有,安国府虽然不满安国府的汉人官府,但同样也不鸟李察的政权,自然不会支持官场上的投降言论。
然而,这占据多数的民心话语权其实是最低的,没有人会搭理,至于普通的汉人平民,同样因为人微言轻不受重视,节度使陶安邦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不过节度使麾下控制的大唐野战部队的士兵,是真心不想打仗,他们已经听说了史国府的同行们在战场上被李察砍菜切瓜的战绩,当然不想和这种恐怖的对手交战。
再加上地方汉人士绅阶级的推波助澜,陶安邦引以为根本的大唐野战部队已经在政治立场上‘跳反’了!
结果,地方汉人士绅阶级、官府的大部分官员、节度使麾下直属的大唐野战官兵三者,形成了所谓的民心,将陶安邦『逼』到了投降一路……
真正的民心陶安邦不知道,但这三个层面上的人合力起来,就是这个时代能决定政治局势的民心!
特别是在西域地区这种多数人为『色』目人的环境下!
最终,李察的大军还在接受史国府的下属县镇,建立大明王的官僚统治时,安国府那面的降表送了上来。
李察看到降表后面『色』大喜,将明军营留在史国府2000人,拉着剩下的1000人明军营和系统本部兵马,向安国府赶去。
李察知道,如果他不亲自带兵前往安国府接受,安国府仍然是节度使陶安邦的天下!
不过,陶安邦投降的行径还是让李察非常满意的,没受到兵灾的安国府对李察的意义显然更重要。
因为接下来他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大扩军参与争霸,一个稳定的后方大本营才是李察所在意的。
不说别的,李察的系统本部兵马也需要吃喝拉撒啊!
果不其然,当安国府府城中的陶安邦见到李察亲自带领的大军来接管安国府后,只能无奈的下令全部军队迎降李察的队伍。
李察也十分大度的兑现了之前派出的使者承诺。
安国府近九成的官员仍然在原来的职位上干活,只是安国府的知府,也就是行政首脑将由高象县县令宋志成担任,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宋志成的心腹来到安国府。
不过高象县抽调的官员除了在安国府任职外,还派往史国府一部分,接管了史国府的官衙。
李察下面的家底再次进行了大规模整顿,因为李察麾下实行的是严格的军政分离,知府看似行政权势极大,但连地方的巡捕房都无权『插』手。
宋志成任命为安国府知府,尹立人被任命为史国府知府,尹立人的家族势力很小,全家只有他一人为官,而且家里也没有多少田亩,连士绅阶级都算不上,所以李察用他跟用宋志成一样放心。
这种没有根基且没有兵权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动摇李察的统治根基。
高象县县令则移交给了李老财,牢牢压制公孙康安这个地头蛇,李察的这种任命就是让公孙家警醒,他们再也别想进入地方官府的高层!
对于这些地方实力派士绅家族,李察一直在防备着。
官府中的汉人士绅子弟几乎都被调任到了无权无势的清水衙门……
重要的位置上,则清一『色』都是没什么势力的读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