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他客人的大箱子,小箱子,南乔可谓轻省的多。
但她很警觉,为了掩人耳目,肩上特地背一个布包,以免让人起疑。
飞舟降落的地方,跟念月城中一样,是在一个极大的场院之中,周围高墙竖立,看不清外面的景象。
出了航司所,就是街市。
眼前的街景,并不像南乔想象中那样荒凉凋敝。
她原想离桑城地处南北交界,属于三不管地区,应该是比较乱的,但是眼前景象却大大超出她的意料之外。
前方是一条极长的街道,大道宽阔,地面由青石板铺成。
街道两边的房屋都是由巨大的石块垒成,看起来高大厚重,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她找到航司所的伙计,问道:“请问我想直接出离桑城,往踏云山方向,该怎么走?”
“您由此向东直行,两里路就到了东城门。
出城,然后往东三百里便是踏云山了。
对了,听说踏云山上,最近出了土匪,您可当心着点。”
伙计站在门口,手指向右前方。
既是乱世,哪能少的了土匪呢?
即使在华夏的历史里,这也是乱世标配,南乔毫不惊讶,道了声谢。
按照伙计指的方向,走上了眼前的街道。
大街上人来人往,不过跟念月城相比,店铺少了许多,摆地摊的却是多了不少。
而且无论是行人,还是摊主,绝大多数都是像她这样的打扮,一袭宽袍,不以真面目示人。
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她低下头来,加快脚步。却突然发现,自己脚下的石板上,刻着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划痕。
南乔心中一动:这怕不是打斗留下的痕迹吧?
她又抬头看看街道两边。果然,只见两边房屋的石壁上,布满各种刀痕、剑痕。
有一面墙壁,三米高处,竟还有一个碗大的凹陷,也不知是被什么东西砸的。
这才是离桑城的真面目吧!
普通人在这里恐怕无法生活下去。
她向前走了五百米左右,忽听得前方一个摊位起了争执。
只见一名黑袍蒙面的顾客,对那胖摊主说:
“你这棵药草要价也太高。十个金币,如何?“
胖摊主说道:“不行,这星芒草,我收来也不止这个价,您可别为难我,您要不买,就请便。”
那客人却是有些蛮不讲理:
“给你十个金币,是瞧得起你。你再啰嗦,我可一个子儿都不给了。”
那胖摊主勃然大怒:“我在离桑城里摆了三年摊,你还是第一个敢强买的!”
“今日我还就强买了,你能怎样?”
两人当街便欲开打。
路人很多,也只是远远在旁边瞧着,没人上去拉架,也没人起哄。
旁边的摊主也是视若无睹,只是将自己的摊位,往旁边挪了挪,体贴地给他们空出了打斗的空间。
连维持治安的护卫也没有,南乔摇了摇头。
两人刚好拦住了南乔的去路,
南乔不想在这里惹麻烦,便学着旁人的样子,也静静地立在街角,等他们争执结束。
果然都是亡命之徒!两人搏命一般,专挑对方要害处下手,一时刀剑乱飞。
最终那摊主将挑衅的顾客一脚踢飞,上前一剑捅了个对穿。
眼看那顾客出气多,进气少了,才有一队黑甲护卫匆匆赶来。
他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躺在地上那位不识相的顾客直接抬起,放在担架上,然后吆喝着送往医馆。
整个过程丝滑异常,显然这种事情,在离桑城里经常发生。
周围的摊贩、行人,也很快恢复如常,好像刚刚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南乔见他们已经清场,加快脚步,目不斜视,直接向东,往城门而去。
如伙计所说,不过两三里路,便到了城门。城门高大,两边也没有人防守。
南乔心知,这可能又是这三不管之城的特色了。
她迅速离开离桑城,往东边走去。
三百里路,以南乔的脚程,不着急的话,大概下午五点便可出踏云山了。
出得离桑城,脚下是一条大道,直通东方。
这条道,南乔买的小册子上有记载。
离桑城城主,曾想打通离桑城与朱厌城,以采购朱厌城的矿产,特意遣人修了这条官道。
可惜的是,修到南北境交界之处-踏云山之时,北境突然封境,这条路便被弃了。
路宽约二十米,全部由青石板铺就,遥遥伸向远方,看起来很是壮观。
南乔顺着这条路往东疾走,约摸中午时分,路,断了。
前方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山林。那山高大巍峨,绵延不绝,想要绕过去,断断不可能。
不过,山脚下倒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五尺来宽,盘山而上。
路面上有很深的车辙印,似乎常有人赶车从此经过。
南乔并未沿着土路走。盘山道,最是遥远,她赶时间,不如看准方向,直上直下来得快。
她不怕山中猛兽,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山中的猛兽,而是人。
南乔进入山中,一路疾行,并不觉得累。她一直往东方而行,遇水渡水,无路开路,绝不轻易绕路。
日影渐渐西斜,南乔到达一处山坳,腹中有些饥饿,她决定歇歇脚,先吃点东西。
找到一片稍微开阔点的地方,刚刚坐下,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动静。
是野兽吗?南桥心道。
她屏住呼吸,在一片树丛后,掩藏好身形,向外看去。
伴随着一阵草木窸窸窣窣的声响,传来人声。
是人!
南乔不由警觉,她静静地立在树后,听着前方的声音。
“大哥,今天的收获可不怎么样啊。一整天了,都没有瞧见一个来往行脚商。”粗莽的声音响起。
“这不是挺好?
放心吧,咱这位置处于离桑城跟朱厌城之间。多的是人,要往朱厌城跑呢!
今天没有,明天肯定会有的,天下多的是要钱不要命的人。”一个公鸭嗓子回答。
那个粗莽的声音道:
“哥哥您说的是。昨天回得晚,咱抓的那几个小娘们儿,都没来得及收拾。
今天挺早,正好乐呵乐呵。大哥,您瞧行不行啊?”
只听那个公鸭嗓的大哥说道:
“行啊,这有什么不行的!正好,今晚大伙儿乐呵够了,明天就可以将她们祭祀了。”
“女子?乐呵?祭祀?”
经历过凤隐族那一遭,南乔对这几个词极为敏感,尤其是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