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看到我这个操作,是不是觉得挺简单的?“
“我这已经是简化版了,真正正宗的藤甲制作,可比这复杂难多了。“
“一套古法藤甲制作,要耗费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呢!”贝之伦一边忙活,一边解释道。
不多时,横着一层、竖着一层,一个藤条版的安全帽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唯一与常见安全帽不同的是,安全帽内部是圆弧形,贴合脑袋,戴着舒适。
而这藤帽内部,下圆上尖,呈现椎型,要是直接戴在脑袋上,着实会让人感觉难受。
“啧啧啧,这玩意,怎么戴啊?”荣小宝满脸嫌弃,毫不掩饰地说道,“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就做出这么个东西?”
“就这?”
“我都看会了,我也能做!没啥技术含量嘛!这玩意看着像帽子,可实际上......根本没啥用。”荣小宝忍不住开启了嘲讽模式。
贝之伦听到这般嘲讽,瞬间涨红了脸。
又一次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被荣小宝吐槽,他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有力的反驳话语,只能小声嘟囔道:“这是防护用具,又不是帽子啊!”
“再说了,我手里没有其他材料,不然做出来肯定不是这样的!”
“古代要是把藤甲盔做成这样,那可是真会被拉出去砍头的!”
“哟哟哟!我们贝少爷知道啊,知道做成这样要被砍头啊!”荣小宝眼里满是戏谑,再次逗趣贝之伦。
仅仅一秒,贝之伦的脸涨得通红,仿若熟透的猪肝一般。
“你.....小宝,我真生气了,你自己做去,我才不给你做呢!你最好祈祷别掉冰锥,否则......哼!”贝之伦又气又急地说道。
看到二人这般玩闹,李星锋心中暗自吐槽:这位魔都小少爷,就连生气骂人,都透着一股别样的味道......反正他是绝对不会说出“娘娘腔”这三个字的。
“小宝,小贝做成这样,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
李星锋开口说道,一边说着,一边从贝之伦手里拿过藤甲盔,指着内部构造认真解释道:
“我们主要是为了应对高空坠物,你瞧这个盔的内部,呈现锥形,也就是说,我们戴在脑袋上时,头顶和头盔之间存在很大的间隙。”
“要是有坠物掉在头顶,这个间隙能极大程度地缓冲冰锥带来的伤害。”
“综合考虑当下的环境,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小贝这个藤甲盔,称得上是非常优秀的产品。”
“来,鼓掌!”
李星锋抱着头盔,率先鼓起掌来。
其他人见状,也立马跟随鼓掌,唯有荣小宝慢了半拍,但最终还是跟着鼓起掌来。
贝之伦骄傲地昂起脖子,斜眼瞥了瞥荣小宝,轻哼一声道:“哼,还是锋哥有眼光,不像某些粗鄙之人。”
“算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荣小宝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他本就是个脸皮厚的人,这点小嘲讽,对他而言,瞬间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灶火旁,除了正专注分肉的江国庆,其他人都学会了藤甲盔的制作方法,于是纷纷动手忙活起来。
一根藤条,经过简单处理后,便能制作出一个藤甲盔。
但若是要制作藤甲,那就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把两捆藤条都处理完毕。
“根据《华阳国志》中的记载,藤条需要在八十度的热水中蒸煮一小时。”
“蒸煮能够加速藤条软化,还能增强其韧性。”
看到大家都来帮忙,贝之伦便又一次开启讲解模式,说起藤甲的古法制作。
“蒸煮软化后的藤条,要浸入桐油中二十四小时。“
“这也是古代藤甲军未能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古代,但凡和‘油’沾边的东西,价格都低不了。“
“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增加藤条的防腐蚀性。“
“古代常说‘一甲传三代’,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品质优良的藤甲,确实可以父传子、子传孙。“
“我还查阅了不少野史,顶尖的藤甲,仅浸泡桐油这一个过程,就得重复三次。“
“每次浸泡后,都要进行阴干,反复三次,才能让桐油完全沁入藤条。“
“这一过程结束后,剥下一缕藤丝,其坚韧程度如同铜丝一般,但又比铜丝更加柔软,宛如丝绸。”
“真正的藤甲盔,两层藤条中间,是牛皮,外层藤条质地坚硬,但内层的牛皮和桐油处理过的藤条,柔软,韧性极强。“
“不能吧?”荣小宝再一次忍不住怀疑起来:“这玩意处理后能跟丝绸一样?”
贝之伦耸了耸肩,无奈地说道:“我也不太确定啊,我当时复刻古法藤甲的时候,只浸泡了一遍,反正做出来的藤条没有如丝绸般柔软,但韧性确实进一步提高了。”
“昂?”贝之伦如此坦白,让荣小宝愣了一下,他本以为小贝会辩解一番,却没想到小贝这般诚实。
“小贝,为啥没浸泡三遍呢?”
“时间不够啊!单单那次阴干,我就花了七八天时间。”
“要是浸泡三遍,前前后后得一个月,我哪有那么多闲工夫。”
“藤条阴干之后,才进入编制环节。”
“编制完成后,还要刷生漆三遍,每刷一遍,又得阴干。
“最后,还得用蜂蜡和松香把藤甲的缝合处以及缝隙填满。”
“光是做那一副甲,我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月时间,那时候我还在上学,根本没那么多闲暇时间。”
荣小宝点了点头,接着问道:“藤甲现在在哪呢?”
“在魔......”贝之伦话到嘴边,瞬间反应过来,立马一脸恼怒地看着荣小宝,“你是不是又想当土匪,打算把我的藤甲抢走?”
“没门,我回去就把它锁起来。”
“你要是想要,自己动手做去!”
荣小宝,从小就喜欢抢他的玩具。
太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