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成了,国本稳固了!”
听到大殿里的声音,方从哲忍不住抚须笑道。
“陛下圣明啊!”
一干官员也都纷纷附和。
之前朱常洛虽然被立为太子,可是福王一直不就藩。
眼下福王虽然就藩,可太子的位置也不算稳固,要知道廷击案才过去了半年的时间,谁知道廷击案会不会再来一次。
现在皇太孙也册立了下来,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太子有个三长两短,皇太孙也能顺利继位。
册封皇太孙和册封皇太子一样,都是有典礼的。
这样的典礼要提前演练,朱由校就像是婚礼中的新郎官一样,没有多少自己发挥的空间,能做的就是跟着礼部官员按部就班的走着流程。
真正册封那天,朱由校还是有些激动的,毕竟自己这只蝴蝶已经开始影响大明了。
典礼之后,高受带着朱由校到乾清宫去见万历皇帝。
看着还穿着一身朝服,只有十岁的朱由校,万历皇帝的眼神再一次有些恍惚了,仿佛又看到了四十多年前那个刚刚登基的自己。
“孙儿拜见皇爷爷!”
“起来吧。”
朱由校的见礼声,把万历皇帝从恍惚中唤醒。
“谢,皇爷爷!”
朱由校站起了身上,订制的皇太孙冕服在他身上自然是十分贴身的。
大明朝皇太孙冕服是有先例的,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过。
当然那个时候,太子朱标已经不在了,朱允炆是大明朝的继承人,于是乎朱元璋让朱允炆穿的是太子的冕服。
后来朱棣在世的时候,册立朱瞻基为皇太孙,便下诏:皇太孙“冕服如皇太子,但玉圭如亲王。”
所谓玉圭便是前世电视剧经常看到,大臣们手里拿着的那个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不拿着玉圭,皇太孙的服饰与太子没什么区别。
“真不错,你穿这身衣服,比你父亲合适多了。”
朱翊钧看着朱由校,心里有了这种想法,也不避讳直接说了出来。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皇帝,都喜欢自己的儿子像自己。
在朱翊钧看来,自己少年登基,从来都是意气风发的。
可是自己的大儿子朱常洛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这让朱翊钧很不喜欢。
他丝毫看不到、或者说是不愿意看到朱常洛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如果真的可以,谁又愿意小心翼翼呢。
面对一个不喜欢自己的父亲、一个不待见自己的君王,不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只怕是早就被废了。
“谢皇爷爷夸奖。”
朱由校再次道谢。
“你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掌握了四书五经,我听说也可以学史了,你接下来想学什么?”
朱翊钧看着朱由校,想知道自己这个十岁出头的孙子,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想学兵法、学治国之道。”
朱由校决定玩把大的,就赌朱翊钧对自己有好感,自己要成为他的好圣孙!
“治国之道,朕能理解,为什么要学兵法?”
朱翊钧瞬间来了兴趣。
“孙儿听孙师傅讲过太祖起兵的故事,也听过成组奉天靖难、五征漠北的故事,还听了皇爷爷三大征的故事。”
“孙儿也想像太祖、成组、皇爷爷这样,做一个知兵的皇帝。”
朱由校特意将万历皇帝跟明太祖朱元璋、成组朱棣还有朱翊钧并列。
“朕岂能跟太祖、成组并列?”
朱翊钧心中是高兴的,可嘴上肯定还是要谦虚一番。
“在孙儿看来,皇爷爷的功绩绝不亚于太祖、成组。”
“太祖皇帝建立大明,成祖皇帝奉天靖难,皇爷爷抗倭援朝击败日本,是可以并列的。”
朱由校看的出来,朱翊钧喜欢听这话,于是乎便继续吹捧起来。
“日本撮尔小国,不值一提!”
朱翊钧还是一副都是洒洒水小意思的样子,可其实是想听听这小子会如何吹捧自己。
“孙儿对日本有所了解,从前朝开始,忽必烈两征日本几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大明朝自从建立,日本便有浪人倭寇侵犯海边。”
“世宗一朝达到了巅峰,那时日本进入所谓战果时代,几十上百个大名开始混战。”
“最后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手下有几十万百战精兵,激发了狼子野心妄图侵占朝鲜,进而占领大明。”
“他的十五万大军,打的朝鲜溃不成军,国王弃城而逃。”
“若非天朝神兵天降,击败日本,一旦日本占据朝鲜,便多了数百万可用之民。”
“到那个时候,稍加训练,便又可以多出十几万部队。”
“若是他们从海上、陆地多路进发,我大明纵然能够取胜,必然也会伤及国本。”
“是以孙儿说皇爷爷抗倭援朝可与太祖、成祖功绩相提并论。”
朱由校把朱翊钧抗倭援朝的意义上升到了极高的地位。
“你说的虽然有些危言耸听,倒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不过你要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穷兵黩武可不是什么好事。”
朱翊钧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抗倭援朝的意义居然如此之大,然后还不忘教育一下朱由校。
这是危言耸听么?
是,也不是。
说是的原因是大明赢了,说不是的原因是,一旦大明真的战败,丰臣秀吉的野心会极大的膨胀。
也正是因为大明赢了,丰臣秀吉死去之后,德川这个老乌龟,也没有了对外扩张的心思,开始了长达两百余年的闭关锁国。
“孙儿谨记皇爷爷教导。”
对于朱翊钧这话,朱由校是认同的,只是这话只是说对了一半啊。
“怎么,你有点不服气?”
朱由校脸上的神情没有瞒过朱翊钧,他当即笑道。
“孙儿不敢,只是孙儿记得这话后面还有一句,民虽安忘战必危。”
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校当然不会一味的迎合朱翊钧。
“你说的没错,民虽安忘战必危,可是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朕之前三大征,固然让国民士气大振,只是其中花销也着实太多。”
“这几年朕一直奉行黄老无为之道,与民修养生息,便是这个道理,汉武、唐玄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一开始朱翊钧还说的理直气壮,到后来就有些心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