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走了过来一把把他拉走:“走走走,让你告,去告吧。”
徐薇看着吴峰被拉走了,其他几个知青脸色也都不太好看,她知道对于这些知青来说,他们是一个集体,大队里这么不客气的对知青,会让他们心里觉得他们以后会不会也被这么对待。
徐薇看着几个知青说了几句:“我们村里的养殖场是公社知道的,这是大队集体财产,不是私人的,你们知青下乡是来支援从事生产建设的,我们大队的条件好了,对于你来说是好事,这样你们的工分值也就高了吧,你们说是不是?”
几个知青中年纪大一点的是男知青中一个叫郭旭的,他是几个知青里能拿主意的,听着徐薇说的话,他也明白这是说给他们听得,吴峰确实不像样,他们也不喜欢他,大队里把他送走也好:“徐同志说的对,我们没有意见,我们也想队里好。”
“嗯,你们能这么想就好 。”
吴峰最后成功的被送走了,他还在知青办的办公室里咋咋呼呼的说告他们,最后被知青办的人当天就送走了。
村里又清静了下来,春耕完成后,村里发生了一件挺大的事情。
“啊!疼死我了,好疼啊!”沈家父子的门头房的小隔间里,村子里的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媳妇发出了痛苦的哀嚎。
沈家父子轮流的把了脉后,沈老爷子面容严肃的走了出来:“孕妇受到了撞击,已经发动了,我让徐桃去给看一下,现在送到医院已经来不及了,来两个有经验的人过来搭把手,就在这里生吧。”
徐薇走到就听到了这句话:“沈老,会不会有危险,来不及送医院了吗?”
“来不及了,她本来就到预产期了,撞一下很危险,必须赶紧准备生产,队里有没有野山参,最好准备一下,以防万一。”沈老爷子看着徐薇。
“我有,我去拿。”
徐薇转身就回去,从空间里那个小的野山参上切了几片拿走,那个产妇是村里一个本家的媳妇,家里没有婆婆,只有两兄弟,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兄弟俩娶个媳妇也不容易,说什么都得搭把手。
等徐薇拿着参片来的时候,走到隔出来的小房间里,还没说话呢就被大队长的老婆推了出去:“薇薇,你个还没结婚的丫头不能进产房,快出去,这回事参片,给我吧。”
徐薇只来及看一眼满脸都是汗的徐桃就被推出去了,她有点无语的站在大门口等着,产妇的丈夫是她本家一个堂哥叫徐田的,他和他弟弟徐亮都焦急的在门口转着圈等着,里面沉寂了一会后,又传出了凄厉的叫喊声。
“哎呦,徐田他媳妇,可不能这么叫,嗓子在叫劈了。”
“嫂子,听我的指挥,我让你呼气,你就呼气,让你用劲你就用劲,很快就生出来了。”徐桃在一边指挥着,徐薇在外面也听到了桃子的说话声,她真的很为桃子觉得高兴,她终于找到了自己能为之奋斗的事业了。
沈家父子俩看着徐薇也笑了:“你介绍过来的这个徐桃很不错,很能吃苦,学东西也很快,我看她在妇科产科这方面也挺有天赋的,以后好好学,两三年就能差不多自立门户看病了。”
“那还是你和沈叔没有藏私,认真的教了,谢谢你沈老还有沈叔。”徐薇认真的对着俩父子说道。
“嗨,别说这话,你给我们爷俩找到了这个清净的地方,没有让我们下牛棚,我们还能继续行医看病,应该是我们要谢谢你。”他们去县里看过,以前那些条件好一点人家都被打倒下放了,要是没有徐薇,他们还不知道在哪吃苦呢。
“咱们啊就不谢来谢去的了,你们也给我们村里带来了方便啊,我们是互惠互利。”
“对,互惠互利,哈哈!”
等了一个多小时,产房里终于传来了还算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沈家父子俩赶紧走过去把裹着薄布的小婴儿接了过来,把口鼻里的羊水用吸鼻器吸了出来,沈老爷子给小婴儿检查,徐田就在一旁看着那个小小的孩子,全都检查了一遍后又把了脉才笑着说:“没事,小孩很健康,仔细养着就好。”
徐田眼眶通红的接过小婴儿:“谢谢医生,谢谢你。”他又往小隔间看了一眼担忧的说:“我媳妇怎么样,没事吧,怎么还不出来?”
沈老爷子说:“别着急小伙子,产妇得排出胎盘羊水这些东西才行,你媳妇受到了撞击,肯定对她的身体会有损伤,月子要好好坐,好好给她补补,这两年就别要孩子了,听到没?”
“哎,你放心吧,医生,我晓得。”徐田这才放下心来。
徐薇也笑着给他报喜:“徐田哥,恭喜你喜得贵子啊,家里鸡蛋要是不够,可以去村里养殖场购买,自己队里人买的便宜,可得好好给嫂子补补啊。”
“哎,真的,那我可真的去换一点,家里就三只老母鸡,鸡蛋肯定不够的。”
徐田媳妇安全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让徐桃在村里也出了大大的风头,村里人看她也不再觉得她可怜了,大家有个什么难以言说的妇科病也都去偷偷摸摸的找徐桃去看,徐桃的医术也飞速的进步着,吴大花看着徐桃就像个金饽饽,心里算盘转的飞快就是不敢去占便宜,徐薇也怕他们不要脸皮的再来闹徐桃,故意在他们面前转了几次,吴大花恨得牙痒痒就是不敢做些什么。
徐家村过得热热闹闹的,别的地方却树欲静而风不止,七月份徐家村又来了六个下放的人,其中就有去年徐薇在燕京救下的那个唱戏的杜梅笙,徐薇离得老远就看到了他,他对着徐薇点点头,徐薇也笑着点头示意。
牛棚已经住不下这些下放的人了,村里的人商量过后,最终在知青院的最西边划出了四间废弃的房子,经过修整后,让他们住在那里,他们以前都是各行各业的人,大多数都是大学毕业的有着深厚的学时识,现在又是农闲,村里经过商议,就让他们都去学校给村里的小孩子们上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