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许不以为然,可我坚持我的意见,总有一天我们的土地会被中国人统治。他们会推翻澳洲政府,把这儿变成他们的疆域,蓄长辫的皇帝,便会粉墨登基。”
这是早在19世纪60年代,淘金时期的一位著名澳洲民间诗人查尔斯。撒切尔就在一首题为《中国移民》的诗中作过预言,尽管当时的在满清的统治下,中国正遭受列强瓜分,根本无力从事这类“侵略”活动,但小说不是历史,而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写照,它反映了澳大利亚这个南太平洋孤儿由来已久的恐华问题。
这类妄想狂的恐惧不断地在小说中再现,189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黄潮滚滚》就是《莫迪亚洛克之战》的一个翻版故事虽然假设在1954年,但讲的仍是中、俄联军侵略澳洲、占领昆士兰大片土地的事情,既无鲜明的人物亦无新意可言,类似的作品在以后各时期中均有大量出现。
恐华的心理最终演变成极力丑化华人、排序华人,1901年澳洲统一成联邦,以反亚、**为核心内容的“白澳”政策成了澳洲的既定国策,其宗旨是要使澳洲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白人国家”。这个政策的制定,客观上达到了驱华出境、限华入境的目的。
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民间的反帝斗争以及憎外情绪在西方引起巨大恐惧。其“白澳”政策形成,澳洲为抗衡有色人种的冲击,已不再视自己为一个独立体,而是看作整个西方白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份。
““白澳”政策已不再是一个单一国家的政策,而必须是所有白人国家的政策……白种人若要保持洁白,永不变色,他们中间就容不得任何黑龙。必须有一个牢固的、单一的民族,一旦决口,就无法弥补,滚滚黄潮不久就会以混血杂种代替所有的白人。……澳大利亚首要的任务是完全根除亚洲人,然后才能考虑其它问题。”
澳大利亚政府如此喃喃自语着,一意孤行的据推动着他们的白澳政策。1905年后随着日本帝国的崛起,日本侵略军的形象在侵略文学中逐渐占据了主宰地位,中国侵略者的形象只是降为次要,但并未消失,他们往往以日本的帮凶身份出现,那里有日本人,那里就有中国人遥相呼应。
1923年后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侵略者形象再次在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中粉墨登场,尤其是在27年,中国特遣舰队第一次驶入印度洋进行远洋作战训练时,出现在澳大利亚近海,更是让澳大利亚人感到一丝恐慌,几乎本能的这个南太洋孤儿就将此视为“侵略”,甚至要求他们的英国妈妈立即派舰队给予保护。尽管27年之后,在英国政府的要求下,,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有所收敛,但中澳两国的关系都于一种非常微妙的环境之中。
1929年11月20日,一个十分平常的星期三。仲夏的澳大利亚西部,已经十分炎热,雷阵雨则常常成为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主宰西澳的,是一望无际的荒凉。在这片贫瘠的蛮荒大地上,那几乎一成不变的红色土地与沙漠,仿佛是红地毯,巨大得只有上帝才有资格踏足。
“嗡……”
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红色天地间静默,一架鹰式教练机在距离地面不足四百米的高度飞行着。这种飞行是枯燥的。飞机中并没有收音机,可以听听音乐,或收听新闻,乃至气象预报。飞机上的两人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在那轰鸣的马达声中,大声地唱歌和聊天。
作为兴安农场的主管,李涛几乎只要一有空就会驾驶着飞机巡视这片贫瘠的土地,尽管这个农场不过仅只饲养了几千只绵羊而已,在外人看来或许这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但是巡视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的农场,有什么比飞机更为合适的工具呢?
“一奇,你看那!”
驾驶着飞机的李涛指着远处哈默斯利山脉的上空,大声对身后的副驾驶位上的一奇喊道。
顺着李涛手指的方向一看,只浓黑的积雨云突然从四面向这架小飞机包抄过来。
“一奇,山上的乌云有多高,咱们根本不知道,这架小飞机可能也没办法从上面飞过去,而且这么大片的乌云还切断了咱返航的路线。唯一的出路,就是往下走,在云层的下方飞行。你看行吗?”
尽管话中带着征求一奇的意思,但此时李涛已经调整的航向。
“你看着办吧!”
而文一奇并没有反对李涛的自作主张,毕竟在天上还是听人家。
此时云层越来越低,几乎与大地相接,无奈之下,李涛只能飞进了巨大的峡谷内。对这个区域他十分熟悉,峡谷的深处,就是奔腾的特纳河,这是一条天然的引航线。
这里是澳洲白人从未踏足过的蛮荒之地,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澳大利亚华人可以轻易购买这片土地的原因,这片蛮荒之地是白人不需要的,即便他们华人愿意购买又何乐而不为呢?在过去的几年中,拥有澳大利亚国籍的华人不断的在西澳购买土地,这多少缓解了西澳政府穷困莫名的经济,要知道西澳的土地都是是荒山、沙漠,除了那些愚蠢的华人,还有谁会购买这些土地。
飞机刚驶入峡谷,暴雨便滴了下来,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和时而响起的炸雷声,文一奇只觉得一阵胆寒,今天原本想趁着休息上天上转两圈,结果竟然碰上这么一出。
“呵呵!一奇,赶明咱们挑个好时间再出来溜一圈!你看这峡谷,若是平常晴天的时候,从这里飞过去……啧啧!那叫一个壮观!”
在暴雨之中,李涛一边同文一奇,一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飞机,几乎贴着树顶飞行。
有些胆战心惊的文一奇听李涛这么一说,不禁朝峡谷周围打量着,绵延的峡谷的确非常壮观。
“咔!”
一道从天闪电几乎是贴着机翼劈到峡谷间的一棵桉树,为躲避闪电,被吓一道的李涛猛的向右一拉操纵杆,飞机在两人的叫喊声中侧倾着,几乎是直贴着峡谷朝前掠过。
就在这危机的时刻,被吓的大叫着的文一奇突然间猛的合上了嘴巴,贴着的峡谷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暴雨的冲刷下,两侧的峡壁居然依旧显露着红色的光泽,这是一种特殊的红色,近乎褐色,如同铁锈一般。
作了十多年地质勘探的文一奇几乎是在一瞬间就马上意识到,这些都是裸露在外的铁矿,他现在正飞行在一条真正由铜墙铁壁筑成的峡谷内!这就是自己来到澳大利亚的近一年中所苦苦追寻的东西。
这个发现令文一奇兴奋的几乎无法呼吸。上苍似乎故意选择了一个特殊时刻,给暴风雨中的海燕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礼,一份前所未有的惊人大礼!
“我找到啦!阿涛,我找到啦!你看!……你看这里整个峡谷都是由露天铁矿组成的!”
文一奇兴奋的大声嚎叫着,甚至于激动的拍打着机体,如果不是因为是在飞机上,文一奇恐怕会立即跳下飞机去亲吻那些裸露在外的铁矿石,这正是自己在澳大利亚所苦苦寻找的铁矿石,为了寻找这片铁矿,自己和几个学生已经在这里呆了近半年,所追寻的就是传说中的铁矿。
“这……这就是铁矿!”
李涛喃喃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铁壁峡谷,他并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正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蕴藏量最大的铁矿。当李涛在暴雨中努力驾驭着那架单薄的飞机时,无论是他或是文一奇并不知道,他们的的这次遇险将改变西澳、澳大利亚乃至整个世界。
“阿涛,我敢说,光这里的铁矿都够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用上一百年以上!”
此时的文一奇兴奋的指着自己所看到铁壁峡谷大声嚎叫着,铁矿!对于现代工业社会而言,一定程度上铁矿和石油一般重要,钢铁即是国家!
“阿涛,你确定这里是属于咱们农场的?”
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之后,文一奇有些极不自信的问道驾驶着飞机的李涛,如果不在农场的范围内,恐怕那些白人一定不会坐视这么大的一个矿山落入中国人的手中。
“当然,一奇,这里的土地全部属于先生所有,那就是闭上眼,我也不会弄错!明天你带人去勘探我带人再次确认一下,如果矿脉延到农场外,咱们就再把那里花钱买下来,总之绝不会让那些白澳杂种落着一丁点便宜!”
李涛在说话时带着对白人浓浓的怨气,作为生长在澳大利亚的第二代华人,从小到大没少受过白人的歧视,或许正是因为那些白人的歧视,才会在心中形成浓浓的中国情结,而正是这种中国情结让自己在21岁的回国当兵,只有回到祖国才能找到自己的根。
只不过那时李涛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并没有如愿成为一名军人,而是辗转进入了调查局,后来外派时又被派到澳大利亚帮先生管理他在澳大利亚的农场。
“难道先生早已经知道这里有铁矿?”
想到先生似乎意有所图的购买这些土地,李涛忍不住在心中猜测着。
此时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个名叫皮尔巴拉的区域,早在1890年,英国地理学家伍德沃德就曾大胆的指出,这里的丰富铁矿石将足以供应整个世界的需要。不过显然,他的预测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要不然恐怕那些信仰白澳主义的澳大利亚人绝不会如此“慷慨”的将这面土地出售给中国人。
几乎是在返回农场后的第一时间,文一奇便不顾空中仍然下着暴雨,便带着自己的学生沿着矿脉进么了仔细的勘探,而另一方面则利用农场内简单的设备对的矿石标本是进行基本检验,同时将数吨矿石标本以外交邮包的方式寄回国进行仔细检查。
“1887年美国人发现了明尼苏达州美沙比山脉的高品位铁矿。这个大铁矿,宽1~1。5公里,厚150米,长180公里,矿石中铁含量超过70%,因此在冶炼前不需任何处理,可以直接进炉。而且,在它不远处,就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无烟煤矿,为冶炼提供了充足的能源。美国能成为真正的“美沙比”,美沙比就是印第安语中巨人的意思,正是美沙比铁矿铸就了今天的美国!而今天这个铁矿将会铸就中国!”
站在绵延上百公里呈现出铁红色的矿脉上,作为铁矿发现人的文一奇显得非常激动,这里的富铁矿储量至少有300亿吨以上!钢铁就是国家,而今天自己终于将中国陷入贫血状的钢铁工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此时的文一奇的眼前仿佛看到中国钢铁工业将美国远远甩在身后的一天。
在张恰铁路东侧十余公里处,一座欧式宫殿建筑和景色秀美的园林,像璀璨的珍珠撒落在安固里湖畔,几乎在整个中国都知道安固里农场的美丽,从诗人的诗歌中、文人的散文里,过去的数年之中,农场的主人总会邀请国内各界杰出人士到农场做客,能到这里做客一定程度上被很多人视为荣耀。
与很多人将来农场做客视为荣耀不事,身为西北钢铁联合体经理的吴健尽管经常来农场作客,但却没有这种荣耀的感觉,或许因为来的次数太多的缘故,而今天开着车驶入农场后,吴健并没像往日一样,观赏农场内迷人的景色,而是踩着油门直接朝着那座欧式宫殿样建筑驶去,甚至在下车时,都未理会管家的招呼声,直奔二楼书房跑去。
“先生,西北钢铁研究所的专家已经对农场寄的3。5吨矿石标本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其纯度甚至比目前国内的冶炼标准还要高2%,先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农场里的铁矿石完全可以直接送入冶炼炉中成为钢铁!根本不需要磁选,就可以直接投炉!”
此时的吴健显得有些激动,以至于说话的声音甚至于是在吼!
实际上吴健在一得到的研究所的报告后,就再也无法控制这种心情,最近几年西北钢铁企业联合体的发展碰到一个瓶颈,矿石,西钢所需要的矿石最初来自龙烟矿,几年来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龙烟矿远不能满足西钢的生产需求,不断从白云鄂博、迁安、邯郸矿山运进铁精矿,但碰到矿石瓶颈的并不仅仅只有西钢,包括西钢的子公司,包钢、马钢同样有铁矿石供应问题,即便是汉冶萍公司、鞍本钢铁联合体也同样有着矿石供应问题。
原因非常简单,并不是国内的矿产资源不足,而是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要求,各矿山都必须进行限采,限采的数字被死死的加以限制,国内几乎没有企业愿意去挑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大冶铁矿曾因超采60万吨铁矿石,而被处于巨额罚金,如果不是因为欧战那几年环境不错,利润颇高,恐怕汉冶萍公司可能会因无法支付巨额罚金而宣告破产,自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通过之后,全中国有不下百家企业因无法支付巨额罚金而破产。
现在的中国不同于过去,过去中国可以大量无限制的出口各种初级矿物,自从眼前的先生出任总理之后,中国便感染上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匮乏综合症”,他让这个国家的专家和政治家坚信,在中国几乎各种资源都是稀缺的资源。
随着专家们的分析和中国几乎没有富铁矿的现实,几乎全中国都知道中国的铁矿石最多只能继续开采30年,而到1954年,中国就将成为纯粹的铁矿石进口国。其它资源也是如此,不过知晓其中内幕的吴健,却知道……这是在撒谎!
尽管明知这是一个谎言,但吴健却不能说出来,这个谎言现在或许是个谎言,但几十年或许真的会变成现实。与国家利益相比,可以牺牲的却上企业的部分利益,而现在发现了一个海外的大铁矿,那么就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先生,那座富铁矿的初步勘探至少可供我们用上100年甚至更长时间!”
吴健重重的强调一遍。
“我已经知道了!谢谢你的好消息!”
司马用不急不慢而且非常平淡的口气说道,似乎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大新闻,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司马反而好奇为什么拖了这么长时间,他们才在农场内发现铁矿,要知道自己买的那些地可是按照地图购买的。
先生出奇的毫无反应出乎了吴健的意料,难道先生不知道这个富铁矿的意义吗?
“先生,我们必须要尽快组织矿山的开采,以缓解目前国内铁矿供应不足的局面,先生澳大利亚可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吴健的口气中略带着抱怨之意,语间的话更是意有所指。
欧战结束之后,国际钢铁产业大萧条,只有中国依靠着大量的国家以及私人的工业、交通项目,未受任何影响,产能反而呈现快速增加,如果不是因为先生制定资源保护法引伸出的限采令,或许中国的钢铁工业不会向现在这般畸形,钢与钢材产量是铁的5倍,而铁却是从美国进口。
“是啊!现在发现了这个铁矿,钢铁厂的贫血症算是有着落了!”
司马依然是一副波澜的模样,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铁矿可以满足中国百年需求一般。
“过去没发现澳大利亚铁矿时,我成天做梦都想着赶紧发现那里的铁矿,维格,一年前我尚在总理之位时,曾和你谈过,西北钢铁企业联合体必须在未来十年做重大的调整,将钢铁企业迁出西北在渤海湾建立新厂,一是因污染、二是因耗水,而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直接使用海外进口铁矿。”
在说话时司马已经站起了身来,走到了墙边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
“铁矿是够大的!可……那里毕竟不是咱们中国的地盘啊!天知道,铁矿开采之后,那些白澳会怎么看咱们!”
此时司马的眼中带着一丝忧虑,如果是在50年代中国发现了这个大铁矿,或许自己根本不需要像现在这般顾虑重重,而现在……这个铁矿或许会在未来十几年中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血库,但同样也可能是战争的导火索!
或许是自己过去有些操之过急了!根据中国的法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严禁对包括铁矿在内的新矿点的开采,以图实现政府对“即将枯竭”的铁矿资源的严密控制,这是造成中国钢铁工业贫血的根本原因。
而现在的这个铁矿……弃之不舍,食之……风险太大!
“先生,那片土地是你的土地,那些澳大利亚人还能抢你的地不能?再说咱们在那里开矿一样向他们交税。”
相比于先生的顾虑,吴健并没有一丝顾虑,在吴健的意识中非常简单,即然那座矿是属于先生的私人财产,那些洋人就不能收,也没有办法收!
双臂抱胸的司马什么没说,只是静静的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和西方国家的冲突可以避免吗?”
答案是否定的,中美、中英之间在太平洋、南洋的利益冲突是不容调和的,经济上、地缘政治上、国家上各种问题的交织令双方几乎都没有一丝退让的余地,而正是这种现况倒至自己只能千方百计的为将来可能暴发的战争作着准备,毕竟早在华盛顿条约签字之前,很多人就已经认准了中国未来与美国必然会有一场战争,和美国打起来,英国可能会保持中立吗?
“战争不会仅因铁矿而引起!也不会因为铁矿的不存在而消弥于无形!”
“任之!准备好西北钢铁企业的搬迁吧!我个人倾向这里!”
司马朝着地图上渤海湾的位置点了一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