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

冯君侯听到有人在山下道路边私自祭拜丞相,当场就是勃然大怒。

他连连说了几个“胡闹”,然后又踢了一下残留的祭品。

这才转过头,对着丞相墓的守卫士卒说道:

“忠义祠是忠义祠,丞相墓是丞相墓。忠义祠是朝廷允许祭拜的地方。丞相墓可还没有经过朝廷允许。”

“再说了,他们还是在道路边上祭拜,真要追究起来,这可是野祭,淫祀!”

前有“巫蛊之祸”,后有黄巾之乱,两汉对各类神仙鬼怪的祭祀管理比较严格。

除非是由官府批准,否则一概当作野祭淫祀。

这种事情,不追究还好,一经追究,那可是关系到政治正确与否的高度。

到时候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王公大臣,也未必能扛得起这个罪名。

远的不说,近一点的曹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早年的时候,曹丕曾向曹洪借钱,曹洪抠搜着不愿意借,于是这个事情就被曹丕记到了小本本上。

后来曹洪的门客私自去祭拜野神,被人举报。

已经当上了皇帝的曹丕对多年前的借钱小事仍是记得清清楚楚。

于是他大喜过望,立刻就把曹洪抓到牢狱中,准备借机弄死曹洪。

若不是卞氏没死,想尽办法拉了曹洪一把,说不定曹洪就因为这个事情下去跟曹操叙旧了。

由此可见,私自祭祀这个事情,那真是可大可小。

不被追究那就是小事,被追究了那就是大事。

虽说丞相在大汉的地位比较特殊,小胖子可能也比较实在,但架不住皇宫里面还有一个姓张的女人啊。

就算皇家不明说,但心里存了芥蒂也是不好的嘛。

冯君侯满脸的怒色,眼睛悄悄地瞟了张小四几眼。

“记着啊,以后若是再有人私自在山下祭祀,都必须赶走!”

“真是的,一个两个都不长点心思,让你们守墓,不是让你们躺在山上睡大觉!”

领头的什长脸上有为难之色,欲言又止。

哪有百姓主动前来祭祀丞相,却要被赶走的道理?

这名声不得臭了?

只是一看到冯君侯正在发怒,终是只能低下头受训。

冯君侯劈头盖脸地骂了士卒一顿,眼神又开始止不住地往张大秘书那边飘。

张大秘书板着个脸,只当在看戏。

冯君侯骂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张小四有半点反应,当下只得悻悻地住了嘴,领头向着山上走去。

早有守墓的士卒重新摆上了新的祭品,冯君侯亲自祭拜了一番。

待祭拜完毕,一行人重新下山,已经是日头偏西。

冯君侯下得山来,扶着腰不禁叹气:

“老了老了,这一番上山下山,就觉得累得不行。”

说着,他转过头,看向身后,有些感慨道:

“我算是丞相的弟子,上山祭拜那是理所当然之事,但蜀中百姓受丞相恩惠甚多,他们有心祭拜,又没有资格上山。”

“丞相不知要少受多少香火。丞相为大汉受累一辈子,最后却连这点香火都享受不上,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冯君侯絮絮叨叨地说道,一边又不住地唉声叹气。

张大秘书终于是看不下去了,直接就是一脚飞过去,怒目而视:

“就不能少说两句!”

冯君侯立刻闭嘴不语。

张大秘书气咻咻地看着他:

“妾与阿郎是什么关系?想要做什么不能直接说出来,还需要说得这般云里雾里?”

等的可不就是你这句话?

冯君侯立刻接口说道:

“我想要在山下立个祠堂,让百姓能有个祭拜丞相的地方。”

“我知道。”张大秘书鄙夷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一口回绝:“不行!”

“为什么?”

“现在不行!”张大秘书瞪了他一眼,“你不许再说这样的话。”

“为什么?”

冯君侯穷追不舍地问道。

“自己刚才说了自己是丞相的弟子,给丞相立祠之后,你光是丞相弟子的身份,就足够唬人了。”

“再加上持节主事关中,手握重兵,掌控了大汉近半疆土。要是你第一个上书给丞相立祠,你让别人怎么想?”

想要自立吗?

张大秘书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最后再一口下结论:

“我不管是谁要上书给丞相立祠,但是你绝对不能上这个书。”

说着又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皇家不要面子的吗?不能欺负皇家好说话,就想要得寸进尺。”

冯君侯有些无奈:“民意……”

“那就让他们在山下祭拜,大不了给搭个棚子,但是不能宣扬,不然就是违制,除非天子下诏。”

(注:给臣子立庙这种事情,两汉以来,公立和私立皆有,并不是说不能给臣子立庙。)

(阿斗一直没有答应给丞相立庙,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最初提出的是在京城给丞相立庙。)

(但在京城立庙是违背礼制的,因为京城有天子宗庙,如果再立臣子庙,就会进逼宗庙,所以不宜)

天子现在刚刚亲政,从种种迹象看来,收权的动作还是比较明显的。

要不然给了自家阿郎一个镇北将军号,为什么又要给魏延一个镇北大将军号?

不就是想要制衡?

不是说不能给丞相立庙,而是说这种时候,自家阿郎上书给丞相立庙,太过敏感了。

张秘书的话都说到这一步了,冯君侯就是心有不甘,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看到他这副模样,张秘书放缓了口气,说道:

“放心吧,丞相对蜀中百姓有大恩,若百姓当真感恩,自会有人代表民意上表天子,但那也是朝中的事。”

“你现在远在关中,操这么多心做什么?这个事情你不要出面了,朝堂上恐怕有人比你还着急。”

丞相去世,什么魑魅魍魉都想着跳出来,有所图谋。

张大秘书不想自家阿郎参与到这种事情里面去。

“眼下你最要紧的,是赶快想办法稳定关中局势,安抚百姓,做好这一件事,就是大功。”

张秘书盯着他说道:

“就像现在,你出来巡视耕种,了解民情,就做得很好,其他的事情,不要去多想。”

冯君侯少有见到她这副模样,心里微微吃了一惊。

不过张大秘书一直都是站在冯君侯背后出谋划策的女人。

虽然她算是皇家中人,但在这种事情上,她肯定不会害自家阿郎。

看到她这般神情严肃地告诫自己,冯君侯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大汉现在正是权力交替的时候,严格来说,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都算得上是最敏感时刻。

再加上自己又是手握重权,领兵在外。

就算是一封最简单的上奏,都有可能会被有人心过度解读。

更别说是给丞相立庙这种事情。

冯君侯想通了这一点,于是对着张秘书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依四娘所言,我们继续巡视就是。”

摸鱼嘛,那不简单的事情?

所谓八水绕长安,看完了南边,这不是还有北边吗?

“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这段华丽的文字,就是关于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七水皆入渭河,最后再由渭水一起汇入黄河。

(注:后世因为水道的改变,八水有一部分水流已经不再与渭水直接相汇。)

所以关中大抵是以渭水为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

现在看完了南边,这不是还有北边吗?

八水绕长安,给长安周围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同时也给耕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过了渭水往北,地形地貌就渐渐与渭水南边有所不同。

在郑国渠开通以前,渭水以北的泾水和洛水之间,分布着大量的沼泽地以及相当数量的盐碱地,再加上水利不便。

这些原因,让渭水以北的大量荒地,难以有效地利用。

而贯穿东西,把泾水和洛水联通起来的郑国渠开通以后。

以渭水、泾水、洛水、郑国渠为主动脉,以渭水以北大大小小的水流为毛细血管,形成了蛛网状的水利灌溉系统。

这个需用人力数十万,耗费十多年时间才完成的工程,给关中增加了百万余亩耕地。

前汉在这个基础上,又继续修修补补,让可耕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前汉的鼎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惜的是,由于后汉定都洛阳,对关中的关注远逊前汉。

再加上后汉后期,凉州羌胡之乱百余年,期间甚至波及到了关中,原本功在千秋的水利,已经渐渐荒废。

虽然曹操平定关中已有二十余年,但却没有太大的人力物力来恢复关中的生产。

也就是司马懿这几年来的屯田,才复垦了一部分耕地,但也仅限于长安附近,连渭水都没有越过。

“必须要重新修好这条渠啊!”

几天后,冯君侯站在一个大水坑前,看着周围长满了荒草,不禁有些忧虑地说道。

眼前的大水坑,与其说是水坑,不如说是池塘。

郑国渠沿途一共有七个这样的池塘,这是用来缓冲渠水水流,同时也为了平日里的蓄水,特意开凿出来的蓄水池。

虽然眼前这个蓄水池看起来很大,但可以明显地看出,进出水口已经有了不小的淤塞,同时水池周边也有塌陷。

这一切都表明,因为长久没有护理,这个水利工程正在不断地走向衰败。

“怎么修?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关将军上阵杀敌有一套,但在处理此类事情上,她能想到的,也就是把手里的刀换成锄头。

“前秦用了十数年时间,耗费人力物力更是不可胜数,大汉此时怕是没有这个能力。”

冯君侯却是胸有成竹:

“又不是开挖,只不过是重新修筑而已,费不了大多力气,就看愿不愿下功夫。”

说着又有些叹气,“关中现在连胡人都算上,怕是连百万都不到,可不敢像前秦那样搞。所以只能慢慢来。”

张大秘书看了冯君侯一眼,突然开口道:“皇庄也要分一份。”

“什么?”

“现在关中能有人耕种的田地,恐怕都在渭南吧?”

张秘书示意了一下南边,“这里靠近北方,经常可以见到胡人,哪有什么人来耕地?”

“所以你是不是又想让兴汉会来办这个事情?到时候可随了你们的意,跑马圈地,累死马了都没人管。”

冯君侯“嘁”了一声,“兴汉会什么时候干过跑马圈地的事情?”

“居延郡那边,我们没插手吧?不都是分给百姓了么?”

“都野泽……”

冯君侯冷笑一声:

“都野泽可是羌胡聚集地呢,你让百姓去,看看有人敢去吗?兴汉会为国为忧,还错了?”

“再说了,”冯君侯指了指周围,“你现在走过去百来步,荒草都能把你挡住了。”

“这种情况,这种地方,你不给点好处,谁愿意干?不能又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吧?”

张大秘书伸出三根手指头:“三七分。”

黑了心的婆娘,胳膊肘居然向外拐!

前几天才说她懂得为自己着想呢!

冯君侯黑着个脸:“南中有种草药,就叫三七,乃是补血上品,你这是打算拿兴汉会当三七,给朝廷回血吗?”

“关中以后可是都城所在呢!”张大秘书嘟着嘴,“朝廷手里总要留些地在手中,不然怎么给百姓分田?”

“前汉的时候,关中人口滋生,朝廷不得不从四方运粮,甚至连陇右都要派人去开荒。”

冯君侯又是“啧”了一声。

那都是至少两代人以后的事情了。

两代人以后,要是朝廷还指望着种关中的这点地来糊口,那就是社会的倒退,这种朝廷不要也罢。

“五五分。”

“不行,就三七。”

张小四就是再怎么谋略过人,但终究是逃不脱时代的局限性。

对于土地的执着,让此时代表朝廷的她,寸步不让。

“阿郎,你听我一句劝,这个事情还是让我来帮你把握。兴汉会在边郡,怎么圈地都行。”

“朝廷只会乐于见成,但这里是关中,以后的都城所在,行事不可与边郡相比。”

冯君侯满脸的不乐意:

“先是南中,后是凉州,兴汉会好歹也是做了不少实事吧?怎么都是把我们往边郡赶呢?”

“那这次是不是又要把我们放到九原那边,还是并州的平城(即后世的大同)那边?”

张小四掩嘴一笑:

“多好的放牧之地呢,在那里开草场多好?我不信你们不想要。”

冯君侯斜眼看了如同偷了小母鸡的狐狸一眼:

“三七也行,不过说好了,九原与平城那边,任由我们圈地,朝廷以后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回去。”

看到冯君侯这般爽快,张小四反而有点把握不住了。

她看了看大池塘,又看了看一脸悠然自得的冯君侯,有些不放心地强调道:

“是修整个郑国渠,不是单单这一段。”

“放心,我说的就是整个郑国渠。”

张小四心里忽然“咯噔”一下。

不好!

中了冯鬼王的诡计了!

张小四想起某个深谋远虑的传言,脸色微微一变。

虽然不明白九原和平城那里除了开草场收羊毛,还能做些什么。

但跟冯君侯睡了这么多年,张小四本能地就感觉到不对劲。

总不能是那里长的粮食比关中还好吧?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晋击天下新明史综影:我的狼军横行无忌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图清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大唐的旗帜贞观俗人仙界大爆料特战荣耀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盛京小仵作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关东往事帝将书对话历史:我听众生疾苦,摆渡人间!北魏遗史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盛明皇师炫汉三国:白毦陈到三国之谋伐科举吾有青云志贞观清闲人言商天下自说自话谈三国三国之龙战八方铁血特战队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我的崩坏萌妹旅团蜀汉之庄稼汉我的父亲是曹操燕云志唐朝那些事幽默化三国演义盛世嫡妃(木兰听雨)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王朝的腐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三国:越世霸主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唐朝工科生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