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石得一的效率很高,第二天,就将赵煦的那位姑父的老底,都给送到了赵煦案前。

赵煦看着,脸色顿时就阴沉起来。

因为,石得一送来的报告,写的清清楚楚。

那位法云寺的秀在禅师,就是赵煦这位好姑父的好朋友。

就连法云寺本身,也是张敦礼夫妇,因慕秀在和尚‘佛法精深’,特地求了赵煦的父皇旨意,赐下匾额建起来的敕建寺庙。

便连寺庙,都是‘好姑父’出钱又出力,帮着建起来的。

而且,是建在寸土寸金的大相国寺旁边!

合上报告,赵煦冷冷的说道:“看来,朕的这位姑父,是真的要弃朕而去!”

石得一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已经感受到了杀意。

“都知啊!”官家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石得一一个机灵,立刻应声:“臣在。”

“把法云寺也给我盯起来,特别是那个秀在和尚!”

“探事司要盯紧了!”

“诺!”石得一连忙表态:“大家请放心,探事司一定盯死了相关人等!”

……

送走石得一,赵煦靠在坐褥上,喃喃自语着:“张敦礼……”

“这是你自己要做赛斯黑,要当阿其那的啊!”

“可怪不得朕!”

于是,他站起身来,将冯景唤进来,问道:“冯景,派人去庆寿宫看看,看看太母、母后可是在忙?”

“诺!”冯景领命而去,一刻钟后,他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今日两宫慈圣,与宫中的太妃们,去了后苑察看,正在施工园林的进度去了。

赵煦顿时就乐了,便与冯景吩咐道:“且与一同到后苑,也去看看那园子的进展罢!”

去年,赵煦将汴京学府一期的钱款,二一添作五,分别拿来用在教育和给两宫修园子的事情上。

如今,这座预算达到一百五十万贯的皇家园林,已经过了前期勘探、选址阶段。

正在进入,准备施工阶段。

工部和将作监的工匠,已经进入后苑,选定的园林范围内,开始平整土地,拆除废旧建筑。

两宫对此,自然是很关心的。

毕竟,这可是她们将来撤帘归政后的荣养之地。

特别是太皇太后,对这个事情很上心,光是过去的三月,就去看了不下五次。

每次都要带上仁庙的太妃们,一起到后苑,看一看那片还未动工的园林。

而诸位太妃们也特别赏脸,每次跟着去,都要奉承、吹捧她一番。

特别是那位周淑妃,简直是太皇太后身边最好的捧哏。

总是能完美的接住太皇太后的话头,然后再奉承一番。

只能说,不愧是仁庙后宫宫斗小能手。

太妃越是如此,太皇太后就越喜欢去。

这不,四月才过十来天,她便已去看了不下三次。

几乎是得空就去!

……

出了福宁殿,赵煦在御龙直以及带御器械的内臣们簇拥下,经迎阳门,进了后苑。

没多久,他就找到了正在御沼北边的凉亭里,正领着太妃们,远眺着那在皇城北门拱辰门附近施工的园林工地的两宫。

今日,依然是个大晴天,但宫中却并不炎热,反而是微风习习,吹的人很是舒服。

赵煦走上前去,远远的,就已经有负责宣礼的内臣,开始了唱诺,将他的到来,宣告于众人。

故此,赵煦到的时候,两宫已笑意盈盈的坐在凉亭中等着他了。

“臣给太母、母后请安!”赵煦到了凉亭中,规规矩矩的问安,然后又对着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太皇太后的诸位太妃颔首问好。

“老身安康!”

“吾亦安康!”两宫微笑着颔首点头。

“见过官家,官家安康!”诸位太妃纷纷微微屈身,对着赵煦行礼。

“六哥今日怎来后苑了?”向太后问道。

“回母后……”赵煦走上前去,坐到她面前,道:“儿臣今日无事,便想着,来后苑看一看给太母、母后修建的园子,看看入内内侍省、工部还有将作监的人,是否得力。”

“六哥有心了!”向太后欣慰的说道。

其他太妃在这个时候,也都纷纷说道:“官家真是仁孝!”

“大娘娘、太后娘娘,以后可有得福享喽!”

周淑妃更是对太皇太后道:“当初慈圣光献就与吾说过,娘娘啊,是天生有福之人!所以常常提点吾,叫吾要好生侍奉娘娘!”

“果不其然,如今不止是吾,沾了娘娘的光,便是吾那女儿与驸马,也都沾了娘娘的光啊!”

“前些时日,宝寿差人入宫来报喜,说是在家中已产下一个男婴……”

说着,周淑妃就对着太皇太后千恩万谢起来。

太皇太后听着,眉毛都笑开花了。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回头看了看,那拱辰门下的工地情况。

就见着这拱辰门内,后苑之外,原有的内酒库、内裁造院、内醋库、内油库等十余栋内侍省所领有的官廨建筑,如今,大半都已经被拆除,只余十余栋官廨,还立在原地。

工程进度,可谓是神速!

“太母、母后,对此处园林选址,可还满意?”赵煦问道。

太皇太后答道:“官家命人给老身和太后选的这处地方,确实是极佳!”

“老身命人请来了在京寺观的高僧大德,都来看过了……”

“诸位高僧大德都说,此处风水极佳,不止利养身,还能利子嗣呢!”

向太后也道:“是啊,吾请的几位坤道来看了后,都说,这拱辰门地势较皇城为低,恐不利子嗣,如今将之改为园林,垫高地势,当会多子!”

赵煦微笑着,他给两宫选的这个园林选址,自然是极好的。

因为,此地就是后来赵佶上位后,所修的艮岳所在范围。

你可以质疑赵佶的治国水平。

但,在艺术修养和个人享受方面,赵佶就是这两条赛道上,无可争议的王!

千古帝王,没几个能碰瓷那位道君皇帝的。

当然,赵煦没有无聊到和赵佶一般,大兴土木,不惜代价的造奇观。

他给两宫修的这个园子,论规模恐怕不足赵佶艮岳的五分之一,只能算个青春版艮岳。

这主要是因为赵煦的脸皮,没有赵佶厚,做不到如赵佶一般,为了给自己修园子,就将皇城外面的那些民居全部拆掉,把老百姓赶到城外的事情。

所以,他给两宫修的这个园子,只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尽可能的利用皇城原有的空间了。

不过,这个园子有一点,和赵佶的艮岳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拆除旧官廨后,会从开宝寺那边取土入宫,垫高这一带的地势。

使这园子高于皇城其他区域!

为此,赵煦是直接批了五十万贯的垫高费用!

没办法!

赵佶自从修了艮岳,儿子是一个接一个的生,而且多数都健康长大成人了!

这让在现代的赵煦看了记载后,羡慕得都流哈喇子了。

如今,自然要有样学样。

陪着两宫,在后苑内,游玩了一个多时辰,将那园林四周都看了一遍,又传了几个主管园林工程的内臣问了话,同时赏赐了今日在工作的工匠后。

赵煦就在两宫以及诸位太妃簇拥下,回到了庆寿宫。

并在庆寿宫中,陪着两宫吃了晚膳,他才与向太后一起,拜辞了太皇太后。

出了庆寿宫,赵煦陪着向太后,走在回保慈宫的宫阙路上。

一路上,向太后几次三番,欲言又止。

赵煦见着,心有所悟,便在到了保慈宫,服侍着向太后进内寝的时候,问道:“母后方才在路上,可是有话要嘱咐儿臣?”

向太后叹了口气,道:“也没什么……”

“只是,总有些心慌……”

赵煦看向向太后,道:“母后缘何心慌?”

向太后摇摇头:“可能是吾想差了吧……”

她看着赵煦的小脸,心中叹息一声。

知子莫如母!

尽管,她和这个孩子,至今也只做了两年的母子。

可这母子连心呐!

这两年来,向太后是日日都关心这个孩子。

夏天怕热着了,冬天怕冷着了。

特别是去年冬天,赵煦住在保慈宫的时候,她有些时候一夜要起来三五次,差人去看看这孩子有没有睡好?有没有盖好被子?

所以,她对赵煦的行为,也是最敏感的。

就像今天,平素都不怎么去后苑的赵煦,今天忽然就去了。

而且,是挑着她和太皇太后以及诸位太妃们都在的时候。

而且,一直陪着她们说话,还别出心裁的哄着她们开心。

这孩子,本就心思深,想法也多。

如今忽然来这么一个反常的举动,由不得向太后内心不慌。

赵煦听着,却是服侍着向太后坐到了内寝的床榻上,道:“儿虽非是母后所生,但儿却是母后所养,更是母后所亲保的……”

“母后与儿,虽非亲生母子,但胜却亲生母子!”

“吾知道!”向太后悠悠叹息着:“故此,吾才日日牵挂着六哥……就怕六哥没吃好、睡好,伤了龙体……以后无颜去永裕陵与先帝相见!”

赵煦听到这里,低下头去:“母后放心,儿定会谨记母后教诲,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早些长大,也早些给母后生几个大胖孙子……”

向太后听到这里,终于笑了,她伸手了摸了摸赵煦的头,道:“母后如今,就等着六哥给母后多生些皇孙……在这宫中,看着皇孙们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这样将来,到了永裕陵,见了先帝,也能无愧了!”

……

出了保慈宫,赵煦叹息两声。

向太后没有说出口的那些话,他能猜到一些。

若是寻常人家,看在向太后的面子上,也看在亲戚情面上。

赵煦兴许也就饶过张敦礼这一遭了。

奈何,他是皇帝,是天子!

对皇帝来说,有些事情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事情,却必须上纲上线,发现苗头就将之掐灭、打死!

很不幸,张敦礼的事情,就属于后者。

倒不是因为他在向太后面前胡说八道。

这样的话,他最多是大嘴巴。

赵煦顶天了,也就惩戒一番,了不起和郭献卿一般,叫他去太学里走了一遭。

可,这个张敦礼现在暴露出的问题很大啊!

他和制造政治谣言的和尚有一腿。

而且,他还愿意给这个和尚当传声筒。

这是什么?

他在传播谶讳!企图用谣言来乱政!

所有皇帝,只要不是傀儡,在这种事情上,是绝不会视而不见的。

发现苗头,就必须掐死,打死!

更何况,赵煦现在怀疑他可能还藏着其他心思。

一旦这个怀疑被证实,那么,张敦礼的罪名,可就要加上一条――图谋不轨,甚至是阴谋叛逆了!

就像当年的赵世居一案!

所以,赵煦才说,他是赛斯黑,是阿其那!

……

明州港。

一艘从日本来的船舶,缓缓靠岸。

甲板上出现了一位穿着僧袍的僧人。

随着他的出现,顿时就吸引了不少市舶司官员的目光。

“一个日本和尚?”

“又是来我大宋求法的吧?”

自十余年前,日本高僧成寻入宋求法后,有关日本僧人的传说,就在两浙地区流传。

主要是成寻的佛法修为,确实很深厚。

他在大宋民间,留下了很多故事与传说。

于是,便有官吏上前,准备迎接又一位从日本来的高僧。

这倒不是他们有多么强烈的弘法意愿。

实在是当朝天子有恩旨――诸市舶纲首能招致舶舟,抽解货物,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二十万贯者,补官有差!

只要市舶司的官员,能够招商引资,达到五万贯、十万贯的,都给授给官身。

而且是文官官身!

虽然,大都只是不入流品的小官――只有达到二十万贯及以上者,才许授给选人判司薄尉。

在这个官本位的大宋社会,这就实在太香了。

但这依然,让各地市舶司的小吏们血脉偾张。

只要有机会,就会拼尽所有的招揽商贾,以求尽快达到授官的额度。

所以,在明州,已经有勇敢的人,自告奋勇的跟随从南洋甚至天竺、大食的人商贾,跟着这些商贾的海船,踏上了前往异域远方的漫漫长路,只为博一个官身。

而明州官府,对此非常支持。

愿意去的,只要申请,都给官牒,证明其官方身份。

当船舶靠稳,官吏们正欲上前,那僧人就已经率先一步,对着迎上来的官吏唱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他一开口,就是纯正的中原正韵。

“日本国遣宋使,比山延历寺主持赖缘,奉日本国国主之命,来大宋国参朝!”

正是熙宁年间,跟随成寻入宋求法,在成寻于元丰四年圆寂后,携其舍利、遗物归国的成寻弟子日僧赖缘。

当年,他不仅仅是作为成寻弟子归国。

同时他还有着大宋特使的身份――他带回去的东西,包括了,大宋天子写给日本国王的亲笔信以及御物。

此番,他则作为日本国王遣宋使,从日本出发,经过漫漫海路,沿着琉球列岛组成的岛链,终于抵达了明州。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