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大声朗读的班级,许老师心里乐开了花,这批学生是自己一年级带上来的,都很听话。
整层楼闹哄哄,就自己带的班级在读书,今年“流动红旗”肯定还是三年一班。
早自习结束后休息十分钟,大家都在有意无意的打量后排,有几个大胆男孩围着江亦川想摸摸他的书包。
因为这个班许老师一直带着,只要喊两个插班生自我介绍一下,安排位置,其他时间打扫卫生。
许老师站在讲台上先是慷慨就义的表扬,上学期拿到学校奖学金的同学,还有今天早上早读,对大家的表现鼓掌。
唐糖在位置上很焦虑,心里练习模拟等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
喊新来的同学自我介绍一下。
听到叫自己,唐糖很紧张,看到这种都是人就很慌,站起来腿脚发软,声音有些抖。
简单的介绍下自己,唐糖快速跑回座位,虽说活了三十年,见到人多就紧张,上台就紧张这个毛病还是改不了。
大家听说唐糖才七岁,都夸她好厉害,要是碰到什么事可以叫大家帮忙。
唐糖有点受宠若惊,毕竟大学就和宿舍几个舍友熟悉,工作之后大家也很忙,没有时间去关心其他。
许老师看着唐糖紧张,笑着安抚。
唐糖:…
更吓人了好嘛!
到江亦川时他很冷静,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听他说话,大家在下面起哄,安县少数民族众多,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大家很羡慕,当然也有人发出不屑的声音。
“切,真装…”
唐糖看他两眼摇摇头,小孩子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对很多事都嗤之以鼻。
江亦川话本来就不多,说了两句就下来了,唐糖趴在桌上歪头欣慰的看他。
江亦川失笑,抬手撸她头发一把,“你什么眼神。”
“你摸狗呢?”唐糖烦躁的把他手扒拉下去。
许老师在讲台上招呼大家到教室外面排队,按高矮顺序,男生女生各一排,男女混坐,减少男生扎堆捣乱。
唐糖跟江亦川被安排在第二排,课桌一个月往右移一次,大家也不用抢着要坐窗边。
许老师让劳动委员安排几个学生教室打扫,剩下一起去操场,划分给本班区域需要拔草捡垃圾。
唐糖很久没看到这么原始的操场,每次学校翻新装修往往都跟自己没缘。
都是毕业后学校塑胶跑道,新课桌,宿舍一直是八到十二人一间,毕业学弟学妹就用上四人间,空调淋浴宿舍。
县里的学校修得好很多,如果是镇里村里学校,得翻地放牛,捡牛粪,春天插秧、秋天收稻子有农忙假,老师得请假回家帮忙。
开学后画画也不能落下,放学唐糖跟着江亦川一起出校门,唐朝梅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了。
路两边很多摊贩在卖吃食,香得不行。唐糖咽咽口水,最终抵挡不住香味,过一会一人手里拿着一根烤肠。
你追我赶打打闹闹往家走,嬉笑声在马路上环绕,小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陶老头早已经坐在胡同路口等着,频繁往这边张望,看到几人忙站起来。
“外公,今天……”
江亦川跑过去跟他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
陶老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慈爱摸着他的头,耐心听他说话。
唐糖安静跟在他们身后,偶尔补几句话。
上学的日子没有啥烦恼,因为是走读,俩人顺利逃过早上的跑操。
江亦川渐渐地在班上如鱼得水,每天抱着他的篮球上学。
相较于他的活泼,唐糖就安静许多,只跟前后桌的小姐妹熟悉一些。
她最近在构思些短篇小说,准备往杂志投稿。
站在这个发展节点,做不了像年代文女主大力搞钱,也不能依靠后世记忆暴富。
主要是她年纪太小,很多生意做不了,不比高中大学能卖东西赚差价,这会小卖部啥都有,没那么限制,学生手里零花钱不多。
唐糖准备重拾以前的爱好,既能练文笔,以后网络发达一些还可以在网上写小说。
有了这个想法后,唐糖就立马行动,记得初中时还写过几万字的小说,那时年纪小灵感大爆发。可惜那时没钱忙着赚钱,早被搁置到犄角旮旯里。
凭上一世看过十多年小说,里面的弯弯绕绕唐糖还是有些信心的。
二十多岁的她写不了,怕被判定抄袭或者融梗,现在却有很多发挥空间。
唐糖没有大理想,上一世一直在为生活奔波,过年都没假期,就为了三瓜两枣,不敢生病。
写小说当然也存着赚钱的心,说她功利心也好,没出息也好,现在努力只是为了将来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穷人家的孩子从来没有选择,一切想法都得在有一定经济条件下才能完成。
……
“姜姜,作业还没做完?来吃点夜宵。”
杨老太端着碗粉推门进来,发现她在奋笔疾书,只以为孙女在写作业,心下更满意几分。
小区这么多的孩子,不是在玩就是在看电视,不像自家孙女,放学从陶老头那边回来还会学习到八九点。
唐糖站起身接过碗,给杨老太拉开旁边的椅子,“奶,咋还没睡啊?马上好了。”
“睡不着,你不早点睡明天又起不来,把鸡蛋吃了有营养,你爸最近越来越忙了,几天不见人影,一点也不管事……”
杨老太心疼孙女,絮絮叨叨一半天。娃娃不努力她愁,太努力又担心她身体,家里就这一根独苗苗。说到儿子杨老太嘴里恨铁不成钢,眼角笑容却丝毫未减。
唐糖嗦一口粉道:“你管他干啥,把自己身体养好,我看你就是操心的命。
给你的钱放好,必要的时候就是救命钱,有时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少补贴几个姑姑,做生意又不是时时刻刻赚钱。”
杨老太沉默不语,唐糖瞟她几眼看样子没听进去。
唐糖扶额,不想管他们。
家里最让她满意的一点就是,不因为她是女孩阻止读书。
偏远地区很多人家只愿意送男孩上学,哪怕义务教育开始后学校免除学杂费,生活费还是一大难题。
所以唐朝文常念叨,为了他上进,努力读书,唐糖没顶嘴,按上一世她的性格,肯定早已经呛过去。
光说不做,没钱话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