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海县太卿坊。

一辆马车停在书院门前,两位儒冠老者依次下车。

一人笑道,“叔时兄,此即为徐子先开设的太卿书院,时下疯传的《万国图制》,《测量新法》、《地理初解》,《算学新解》等等,都从此书院中流出。”

另一老者收起折扇,仰头观望书院,淡淡问道,“鼓动士子游学瀛州的,也是徐子先吧?”

“正是,瀛王早慧,首倡实学,温州赵士桢、徽州毕懋康、上海徐光启,皆属实学一派。

北有天津卫知行学堂,弟子门人超过千人,读书识字分文不取,士农工商贱无有不收。听闻,顺天、永平、河间三府学堂私塾多有效仿之。

南有上海县太卿书院,开院授徒5载,如今之规模,业已有门徒近3百之数。显学之势不可阻挡啊。”

老者微微颔首,问道,“有关瀛州,云从又知晓多少?”

“不甚知晓,不过近来听闻陛下已发下明旨,命瀛王提举福建市舶司,祖宗法度,弃之不顾了啊!”

老者闻言眉头皱起,面带怒色,“怎可如此?叶进卿执掌内阁,怎会做此糊涂事?”

“我也不知啊,阉宦乱国尚未停息,又有宗亲柄权,这又不知要兴起多少纷乱!”

“唉,送上拜帖,或许徐子先能给你我一个说法!”

两人交谈间,有老仆递上拜帖。

署名:顾宪成、高攀龙。

不一会儿,数十名文士从书院大门走出。

徐光启疾步快走,面含笑容。

“叔时兄、云从兄,迎接来迟,望请海涵,请进,请进!”

话说徐光启归乡,本打算小住几日便去拜访东林书院,但亲族弟子纷至沓来,周边士子文人也多来求访,带回来的几千册书籍,在松江府便销售一空。

这样的盛况,徐光启自然极喜,遣人返回澎湖采买书籍,而自己则留在太卿书院讲学。

说来,这太卿书院本同瀛州无关,是徐光启早年间筹建的,属于私塾。

数年前,也学知行学堂改制,朱常瀛听闻之后很自然的成为幕后资助人,这书院才有了如今模样。

入府看茶,闲谈几句之后,顾宪成便问道,“子先可知瀛王提举福建市舶司一事?”

徐光启微微一笑,“已来信说过,叔时兄也听闻了?”

顾宪成微微颔首,面色不悦的问道,“我大明朝两百余载,宗室不涉政事已成惯例,如今瀛王首开先河,子先可知为何如此,难道陛下就不担心宗室乱政,招来祸乱么?”

徐光启微微愣神,完全没有料到这位名望正盛的士林泰斗竟然开口就这般咄咄逼人。难怪坊间传言大明有两相国,朝堂相国叶向高,布衣相国顾宪成。

今日一见,果然传言不假啊。

“叫叔时兄失望了,瀛王殿下学究天人,老夫同瀛王亦臣亦友,互相增进所学罢了,不敢称师。”徐光启沉思片刻,问道,“两位可知前段时日福建有洪灾发生?”

高攀龙回道,“略有耳闻,听说几府受灾,流民遍野。”

徐光启正色说道,“两位可知瀛王府先后拨付4万石米粮赈灾,后又低价售粮9万石,福建四府百姓受益者十数万?叔时兄言宗室乱政,子先不敢苟同。”

高攀龙起身惊问,“果有此事?”

“千真万确!”徐光启回道,“云从兄去信福建问一问便知。”

“若真如此,瀛王殿下当为一代贤王。”高攀龙疑惑问道,“只是如此多米粮,瀛王殿下是从何处筹集来的?”

“南洋!”徐光启言道,“安南、占城、暹罗几国盛产稻米,均价在4钱上下。”

顾宪成向东微微拱手,“瀛王殿下体恤民生,实乃八闽百姓之福,然则此事同市舶司又有何关系?朝廷自有法度,如今阉宦覆灭,当令有司选才任用才是。”

徐光启沉声道,“请恕我直言,论海策,举国没有精通如殿下者。瀛王殿下提举市舶司,利国利民,乃善政!”

顾宪成面泛愠怒,“依子先之言,我两榜进士皆是庸碌无能之辈?”

徐光启叹息道,“叔时此言差矣,国家选才在精在专,纵有才学,但不知海不通贸易,如何治政?术业有专攻,唯此而已。”

顾宪成冷冷一笑,“祖制呢,祖宗法度也弃之不顾了?”

徐光启微微沉吟。

“祖制并未有明文言说宗室不可有实差。叔时兄的顾虑我亦明了,但若叔时对瀛王过往稍加了解,便不忍这般说了。”

顾宪成拱手说道,“愿闻其详!”

徐光启微微一笑,“此事一二句也说不清楚,两位不如在舍下小住几日,书院有藏书数千卷,任意取阅。”

徐光启将二人送入客舍,回来时,弟子陈子龙忧心道。

“恩师,顾高二位皆为士林泰斗级人物,在朝在野声望极高,方才恩师言语间针锋相对,若二人心生不满,恐招来非议啊。”

徐光启摆了摆了手。

“无事,政见不同罢了,二人当不会如此心胸狭隘。且我太卿书院所授并非道学也不事科举,同士林瓜葛不大,便非议几句又能如何?

我倒是以为既然贵客登门,正是切磋学问的大好机会,这实学啊,总要认可的人多些才好。”

陈子龙颔首,“既然恩师早有计较,学生这就告辞了,来日瀛州再会。”

“好!”徐光启欣慰点头,“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方知天地之广阔。”

弟子陈子龙拜别,徐光启心中盘算了一下,这才回来多久,就忽悠十几个弟子门徒去闯荡瀛州,真是回家探亲也不得闲。

归家短短月余,但徐光启已经断掉了外出讲学的念头,没有别的,只是太过无趣。

坐而论道者太多,躬身力行者太少,与其去说服那些志向不同之人,莫如培养有志于实学的学子。

再者则需大力刊印书籍,三千册书籍在松江府售空便是明证,返回瀛州之后,徐光启准备同瀛王商议成立一家专门刊印发行书籍的商行,论传播学问,书籍远比讲学要高效的多。

老头刚刚回房坐了,长子徐骥从外间走来,身后跟着一对青年夫妇。

“父亲,此儿好友徐弘祖贤伉俪,要在府上小住几日。”

小夫妻很是有理有节,上前见礼。

徐光启问过家世,方知此人出自江阴徐氏,却也没有在意,既然是儿子的友人,那就住下吧。

谁想到只聊了几句,徐弘祖便拿出一册《万国图志》。

“伯父,敢问此书可出自太卿书院?”

“算是吧,其实此书是老夫从瀛州带过来的。”

“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不想我大明之外也如此多姿多彩。不瞒伯父,小侄唯爱游山玩水,平生志愿便是访遍我大明名山大川,外游两年放归。近日偶得此书,特来拜见。”

徐光启微微一笑,“贤侄来的正好,我府中藏书甚多,有关山川地理也有百余册,大可观瞻。”

徐骥接过话头,“父亲,我这位朋友最是洒脱不羁,携妻远游,游遍天下,真是令人艳羡。他此来,便是生了远游瀛州的念头,还请父亲成全。”

“这又算什么。”徐光启笑道,“算来,再有半月我就要回转瀛州,贤伉俪便在府上住下,届时与我同去,如何?”

徐弘祖大喜,“如此,便叨扰了,多谢伯父盛情。”

徐光启想了想,对大儿说道,“这次,你母亲也与我同去,料来三五年不得回,早些准备着,莫要临时慌乱。”

徐骥不舍道,“这才几日啊,父亲怎的这般急切?”

老头沉声道,“瀛州事多,毕孟侯又来信催了。对了,问问家中佃户,有没有愿去瀛州的,我一并带去。”

徐骥就叹气,“父亲,我看这田也不要租了,佃户换了一波又一波的,不如卖了省事。”

徐光启瞪眼,“这是祖产,怎可轻易变卖?”

“好!好!是儿子说错话了。”徐骥嗫嚅着问道,“父亲当真不打算回京任职么,这瀛州也非久居之地呀。”

“此事再也休提。”徐光启沉声道,“庙堂虽高,但终日无所事事,反不如瀛州可一展所长。你呀,我看也要去瀛州走一走。”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晋击天下新明史综影:我的狼军横行无忌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明末:灵气复苏图清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大唐的旗帜贞观俗人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仙界大爆料特战荣耀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盛京小仵作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关东往事帝将书对话历史:我听众生疾苦,摆渡人间!北魏遗史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盛明皇师炫汉三国:白毦陈到三国之谋伐科举吾有青云志贞观清闲人言商天下自说自话谈三国三国之龙战八方铁血特战队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我的崩坏萌妹旅团蜀汉之庄稼汉我的父亲是曹操燕云志唐朝那些事幽默化三国演义穿越原始社会,开局手搓小火苗盛世嫡妃(木兰听雨)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王朝的腐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