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攻占代郡,擒赵嘉(求订阅)
扶苏问道:“为何?”
芈倩说道:“何为道理,何为道德,何为对错?强者就是道理,强者就是道德,强者就是对错。可刨除这些光环,你父王,与赵王偃、齐王建、楚王完等没有什么区别。秦国与赵国,楚国等,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世界,本质上是丑恶的,是令人恶心的。你要学会适应这一切。”
扶苏说道:“孩儿,还是不解!”
芈倩说道:“大秦有文字狱,可齐国也有文字狱,各国也有文字狱。杨朱家的很多典籍,因为被君王忌惮,直接被焚毁了。那有什么言论自由,只要你说到了某些人的痛点,立刻有很多人前去焚烧伱的书籍,毁灭你的身躯。”
“扶苏呀,你还是小孩子,还是不懂得这些。可等你长大后,你就会明白这一切了。商君焚烧圣人的典籍,还不是向齐人,晋人学习而来的。”
扶苏告辞离去。
心情抑郁着,闷闷不乐,三观遭遇毁灭性打击。
陷入心灵的崩溃当中。
赵政得知消息后,只是沉默着,并没有去安排什么。
这是扶苏必然要经历的。
何为君王?
很多人以为君王,是高高在上,掌控一切,大权在握,想要杀谁,就是杀谁。
可赵政当了秦王很多年,却只有一个感觉。
君王,是一个恶心的职业。
君王,浑身都是脏的。
就连青楼的妓女,也比君王要干净很多。
若是不能克服心理的洁癖,也不要想着当太子了,不要想着当秦王了。
这是对扶苏的考验。
若是扶苏不合格,那就选他的弟弟。
大号失败了,小号继续练,终究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太子。
……
关中的北部,为渭北高原。
这里是漫长的黄土高原地形。
在这里,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黄土层的厚度达到数十米,有些地区甚至能够达到上百米的厚度。
形成了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起源之一。
在禹贡当中,直接把黄土当成了上等的土壤。
因为黄土稀疏,容易耕种。
当然了,黄土也容易遭受于是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貌,沟谷众多,地面破碎,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等彼此交杂在一起。
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这实际上是当地群众对于黄土高原上桌状黄土高地、梁状和圆丘状黄土丘陵的俗称,是由于外力作用侵蚀时间和强度的差异而造成的。
这里复杂的地形,不利于行军。
因为山谷地形,容易遭遇敌人的拦截,或是伏击,根本来不及提前预警。
此刻,却是有一只秦军在黄土高原上前进,在山谷沟壑当中行走。
李信率领五万的秦军,向着黄土高原北部前进着,所幸秦人向导熟悉这里的地形,又是在秦国境内,相对安全一些。可即便是如此,大范围的行军也是出现各种问题。
很多小的问题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了大的问题。
为了避开赵人的侯谍,秦军行走速度很快,日行军为百里。
这样的行军速度,其实很是危险。
因为体力消耗巨大,一旦遭遇敌人的袭击,可能秦军士兵因为体力不足,陷入灭亡当中。
不过在秦国境内,却可以不在乎体力的损耗,快速前进。
下午的时刻,军队停息下来,开始安营扎寨,四周的步兵分散开来,进行警戒。
士兵们从马匹上,开始取出干粮,开始吃起来。
干粮,是肉罐头,高糖、高盐、高油脂。
在初期,战争不频繁,动员军队数量少的情况下,还能供应军队所需;可随着军队数量增加,军队出动时间增加,战场持续时间增加,罐头也是成为特供产品,用来奖励少数将士。
只是这次远征,为了节省口粮,全部用肉罐头。
铁罐头分为两层,外层放着生石灰,放入铁罐头,倒入清水,盖好等一会。
食物就变得热乎了,可以食用了。
这也节省了打柴火。
毕竟五万军队,每天生火做饭,需要消耗的木柴是众多的,花费的时间也是众多。
而生火做饭,可能暴露军队的位置,给军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可有了生石灰热饭之后,就是方便了很多。
等到食物热的时刻,众人开吃起来。
吃完之后,就是倒头就睡。
等到醒来的时刻,就是继续前进。
行走七天后,终于走出了黄土高原,进入平草原当中。
在几千年后,这里就是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属于大范围的沙漠地带。
可现在,水土还保持的较好,还是一片平原地带。
确定方向,李信松了一口气。
大军继续前进,到了代郡。
到了赵国的领土。
在这里,有赵国修建的长城,用来防备匈奴,李牧在这里建设了诸多烽火台,防备匈奴袭击。可是自从李牧钓鱼成功,成功的消灭匈奴主力后,边疆的防御就是相对空虚起来。
北方广大的平原上,面积之大不逊色于六国领土,可这里降水少,草原为主,只适合长草,不适合种植庄稼,只能是放牧牛羊为主,逐水草而居住,恶劣的生存环境,落后的放牧,导致地广人稀。
人口数量,二百万不到。
在二百万人口,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化为不同部落,彼此联系很差。
交通的不变,连续的不畅,导致想要在草原上诞生大一统政权很难,想要诞生草原秦始皇嬴政也很困难。
即便是诞生了秦始皇,也是呈现分封制的形态。
很多部落的首领,对于部落有绝对的掌控权,所谓的可汗,单于等,只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若是处在弱势上,被其他人弑杀,取代自己。
而草原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导致草原经济脆弱至极,可能一场雪灾,就是导致一个小部落覆灭。
在战国末期,匈奴部落初步开始完成整合,开始实现大一统。
在之前,进攻赵国边境的匈奴,就是完成了相对的统一。
匈奴部落,可能人口不到八十万,男丁也就二十万出头,这二十万人也就是二十万军队。
在李牧消灭匈奴十多万大军,这样意味着匈奴有一半的男丁,直接被李牧消灭了。
匈奴的这些男丁被消灭,导致匈奴内部的矛盾爆发。
一个匈奴部落衰落,其他匈奴部落不会上帮助,反而会出兵消灭,吞并。
此刻,北方草原当中,匈奴部落因为战败,男丁减少,无力入侵赵国;同时战败后,引发的内乱,也是让匈奴无暇南下。
李牧率领的代郡边军主力南下,与秦人交战。
此刻,守卫在代郡的赵军,只是老弱病残,兵力上不到五万,还分散在广阔的区域。
呜呜呜!
这一刻,号角在响动,李信率领骑兵开始攻击城池。
代郡的城池,与内陆的城池不一样。
在内陆地区,各国皆是善于攻击城池,故而城池高大,城墙多数为十米以上,城池当中有各种防御设备;可在代郡地区,主要敌人是匈奴人,匈奴人不善于攻城,城墙也没有必要修建的那么高,也就三五米就差不多了。
骑兵,用着钩索,就是能快速的攀爬上去。
或者是,干脆五六个士兵,直接搭着人梯,也能快速的翻越过去。
城池的烽火点燃了,很多代郡老卒就打算反抗,却是看到熟悉的面孔。
这是秦人骑兵。
秦人在高喊道:“李牧已投降秦国,秦军已经破邯郸,投降不杀!”
“李牧已投降秦国,秦军已经破邯郸,投降不杀!”
“李牧已投降秦国,秦军已经破邯郸,投降不杀!”
“李牧已投降秦国,秦军已经破邯郸,投降不杀!”
无数的秦人骑兵,在高声叫道。
本来打算抵抗的赵卒,立刻放下武器,主动打开城门投降了。
投降,一点也不丢人。
吴起说过,三晋的民众处在四战之地,人民心情温顺,皆是顺民为主。民众经常打仗,颇为疲惫,故而轻视将领的命令,没有拼死作战的决心,一旦遭遇挫折,立刻溃败投降。
代郡的民众也是如此。
若是说代郡的民众,热爱赵国,爱戴着赵王,只能说想多了。
代郡的民众不爱赵国,只是爱自己。
匈奴打来的时刻,代郡民众会为保护自己,与匈奴进行血战;可眼前的秦人,已经攻克邯郸城,还有必要打仗吗?
或者说,打仗是赵国贵族的事情,与赵国民众何干。
赵国存在,民众过着苦日子;
赵国灭亡了,民众还是过着苦日子。
既然如此,为何要反抗秦国,直接投降,直接躺平。
难道不爽吗?
秦军所到之处,很多城池在沦陷着。
民众不想战斗,纷纷打开城池投降,城池沦陷速度太快了。
李信也是惊讶不已。
可看着赵人麻木的样子,看着他们身躯骨瘦如柴的样子,又是化为沉默。
稍后,李信开始宣布着命令。
直接斩杀一些赵人贵族,然后将这些贵族的土地当中,一半分给普通的民众,用来拉拢人心。
本来还犹豫的民众,投降速度更快了。
只是短短半个月时间,秦军攻占了整个代郡。
前太子赵嘉,想要率领大军抵抗,可却是被四周的士卒捆绑,直接押到了李信面前。
赵嘉问道:“秦人,可攻克了邯郸?”
李信说:“没有!”
赵嘉又是问道:“那李牧投降,也是假的?”
李信说道:“自然是假的!”
赵嘉说道:“你们在骗人。”
李信说道:“是呀,我是在骗人。可你说代郡的民众。是愿意相信我的假话。还是愿意相信你的真话?”
赵嘉立刻哑口无言。
李信冷笑道:“军功制,率先起源于赵国,赵鞅多次给予许诺。可到了后来,赵王却是多次无信,给予将士的赏赐多数无法兑现,民众越来越不信任朝廷。若无厚利大赏,士卒绝不会死战。”
“就连李牧出征匈奴的时刻,都要提前给予士卒赏赐,士卒才肯血战。因为赵人知道,不论是战争之前,君王和将领许诺的再好,可在战争结束后,随时有反悔的可能性。只有在战争前,提前领取赏赐,这样才不亏本!”
想着这些,就是哈哈大笑起来。
感觉前所未有的舒畅。
在大军越过黄土高原,进入草原当中,迂回攻击代郡的时刻,李信心中也是颇为忐忑,颇为不安。
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做好全军覆灭的准备。
可谁曾想,仅仅是十多天,就是攻克了代郡。
这样快速的攻克代郡,李信都有做梦的感觉。
秦人士卒每到一个城池的时刻,都是宣传着,“秦人已破邯郸,李牧投降”,这样的谣言满天飞;可在同一刻,赵人官吏也在打击着谣言,不断辟谣“邯郸还没有攻破,赵军还在抵抗着”。
可在听了正反言论后,代郡的赵人民众却是率先相信秦人的言论。
赵人内部,赵人坑赵人极为严重。
当外扩无力的时刻,只能疯狂内卷。
赵王,还有诸多的赵国官吏,不断的欺骗着民众,公信力在不断下跌。
民众被欺骗的多了,也渐渐的精明起来,听到一些语言后会下意识的反着思考。很多时刻,赵国民众宁可想象秦人的言语,也不相信赵国官吏的言语。
国无信而不立。
过去的时刻,李信也是一只半解。
可现在,却是理解深刻。
“押下去!”
李信挥挥手,士卒上前提着前太子赵嘉离去。
根本懒得理会。
区区赵国前太子而已,狗都不如的东西,根本不值得他关注。
……
打开地图,李信看着地图。
在地图上,秦军一分为二,一部分秦军南线从漳河进攻着赵国南面,一部分从太行孔道出来,进攻赵国的平阳、番吾等地。
赵国勉强支持住,可动员能力达到极限。
可在现在,最北方出现一只秦军,占据了代郡。
接下来,秦军可以南下进攻邯郸,也可以进攻李牧的大军。
在三路出击下,赵军的防御口子彻底被撕裂开来。
“不知,大王的这个锦囊是什么?”
李信想着,打开了第三个锦囊。
……
pS:战国时代有文字狱吗?答案是有的?
商鞅焚烧书籍,这就不多说了。
可七国的君王,却是默契的焚烧和毁灭杨朱家的典籍。
在战国中期,杨朱家是显学,正所谓“非杨即墨”。可后人翻阅书籍的时刻,已经找不到杨朱家的文章和典籍。
有的只是断章取义的,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