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从福州府衙出来,王铎全身都好象轻飘飘轻的,进来时的忧虑全都抛光,这次换地计划顺利的就象是做梦一样,福建对弘光朝关系太大了,如果唐军不换,双方唯有兵戎相见,虽然弘光朝已作好了准备,但谁心里也没有把握能从唐军手中夺回福建,更多的人担心不但福建夺不回,一旦开战,弘光朝还要被唐军趁势消灭。

王铎不由对陈贞慧的仗义心怀感激,银子算什么,王铎可以想象,若是福建到了朝庭的手中,以福建的富有,莫说三百万两银子,就是一千万两银子,朝庭也不消一年时间,就可以从福建民众中刮出来。

所以接下来和陈宇的谈判,王铎都是步步退让,云南要先交给唐军手中,可以,反正云南地虽大,民不过二百万,每年的税收不过一百万两银子,先送给唐军也没什么关系,银子先交,也行,这笔银子朝庭可以在要交给唐军的直隶三府尽量搜刮。

其实唐军的条件还是不错,只要交割了云南省和那笔银子,唐军就可以交出福建,而直隶三地则要等到唐军在福建完全退出后,再交给唐军,有这段时间,朝庭足可以在三府刮地三尺。

看到王铎兴奋的离开,唐军的君臣相视一笑,李鸿基止住了嘴角的笑意:“陈秘书,传朕旨意,命令四川刘之渤,马祥麟两人抽调兵马,准备接管云南。”

陈贞慧此时官职为秘书郎,大唐官府的构成其实有六省,除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外,还有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秘书省掌经籍图书,殿中省掌天子服御,内侍省当然就是管理太监。

此时唐军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职能已经齐备,而殿中省、内侍省毫无疑问的被撤消,而秘书省皇带正在慢慢建立,陈贞慧的秘书郎为正六品。上面还有秘书丞、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最高的秘书监为从三品,不过现在都是空缺。

陈贞慧应了一声“遵旨!”将圣旨铺开,很快将皇帝的旨意写好,李鸿基看了一遍,点了点头,盖上了自己的玺印。

等王铎回到应天府时,已是大唐帝国一千零二十一,弘光元年的十一月底。弘光朝君臣听到王铎和唐军达成了换地协议,都大喜过望。虽然有人对王铎擅自增加了三百万两银子有所坊病,但王铎只描绘了一下福州府的富裕,这点坊病马上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为了早日得到福建,弘光朝一点也不敢担搁。弘光带以前所未有地速度颁下圣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令云南省的官员将全省让出来,给唐军接收,云南省的官员接旨后,一个个痛哭流泪,许多人对弘光朝大失所望,干脆向唐军投降。

出让云南好办,所需的三百万两银子却让弘光朝伤脑筋。前一阵子何腾蛟在浙江调集了二十万兵马赶赴浙闽前线,双方虽然没有打起来,银子却花了不少,再说。快过年了,无论是官员还是军队的欠饷。至少也要发下去一部分,否则让人过不了年,很容易造成军队的哗变。

当然,这难不倒弘光朝的大臣们,内阁大学士和文武百官很快就达成了协议,有必要新开一笔赎闽税,应天府、扬州、泰州、宿迁、淮安、盐城、浙江这些地方都逃不掉,其中当然以宿迁、淮安、盐城三地最重,每府需交银五十万两,扬州、泰州、应天府合计交银一百万两,浙江全省交银一百万两,这笔银子比三百万两还要多出五十万两。

宿迁、淮安、盐城三府加起来的人口远不及应天府地一半,富裕程度更是不能比,承担的赋税却比应天府加上扬州、泰州还要多五成,加上下面地官吏趁势搜刮,宿迁、淮安、盐城三府的百姓马上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多数百姓倾尽所有也完不成官府要求的税收,许多百姓逼迫在寒冷的冬天就开始逃荒。

这里早晚都要交给唐军,搜刮地官吏全无顾虑,他们巴不得能把这里的每一滴油水都榨干为止,哪里顾得上百姓地死活,眼见百姓逃荒,官府非但不救济,反而派兵将各个路口占领,要把逃荒百姓身上仅有的一点财物也搜去。

通过这种不遗余力的搜刮,很快弘光朝就将所需的三百万两银子凑齐,交给了唐军,剩下的就是等待唐军把福建交出来,让他们可以再在福建搜刮了。

唐军倒是没有失言的样子,只是现在马上快过年了,总不能让人家在大年夜撤兵吧,双方商议,只要过完正月十五,唐军就会开始撤离,到时浙江的明军就可以陆续进入福建。

弘光朝担心唐军会在撤离之前对福建大势搜刮,到时他们只能接收一个被搜刮一空地福建,见到唐军全无动静,弘光朝的重臣暗自庆幸唐军愚蠢之余,也放下心来,应允了唐军正月十五后再交还福建的提议。

终明一朝,浙江,南直隶等地的赋税一直比全国各地都要重,有一种最可信地说法就是朱元璋在与张士诚相争时,两省的百姓全部心向张士城,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后,作为对两省百姓支持张士城地惩罚,赋税比其余地方都要高上数倍,从这一点上看,明祖的开国太祖无疑是一个小心眼的男人。

但江南不亏为鱼米之乡,加上明初时全国的平均赋税很低,这里虽然承受了几倍的赋税,百姓却还能活下去,朝庭的统治在这里也就没有动摇过,到了明朝后期,各地的赋税越来越高,比起浙江,南直隶的赋税却还是不如,但到处已是烽火四起,江南却一直是平静无波,坦然的承受了天启,崇祯朝的一次次加税。

只是承受再大也有一个限度,弘光朝在宿迁、淮安、盐城三府的搜刮,无疑超过了这个承受限度,连百姓逃荒的东西都要抢,还让不让人活。反正早晚也是死,自然就会有人挺而走险。

淮安府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蜂起响应。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着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

到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清江滔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盛景不再口朝庭委派大员驻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椎关、邮驿之机柠,淮安重新进入鼎盛时期。

而此时的淮安官道上依然是人来人往,却再也不是什么繁华地胜景,无数的民众扶老携幼,以期能逃出这里,躲避那实在是无法完成的税赋,到他乡能寻一口吃食。许多人不顾寒冷,就这么跳下路边冰冷的湖水,为的是能寻到一条可以裹腹的鱼虾。

官道两旁到处是枯黄的干草,一片调零的景色。许多饿急的民众也顾不是许多,扯下地上地干草就塞进嘴中。大爵起来,他们家巾的存粮,早已被如狼似虎地官差收了个一干二净,今年淮安并没有什么天灾,却正在经受着比天灾更严重的**。

在淮河的边上,更是到处都可以看到偷偷摸摸想过河的人影,只要过了淮河,再走上个数十里,就会进入唐军地地界,到了哪里,他们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否则留在淮安,到处是收税地官差,连个讨饭的地方都没有,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离开家里,露宿野外,不出数天就是不饿死,也会被冻死。

只是船只早已被官府收走,纵然淮安人多半会水,此时淮水也正是枯水期,也不能在冬天游过淮河,就是游了过去,没有干燥的衣服保暧,不出半天,也只有死路一条。

许多人望着淮河那窄窄的水面,都是无比绝望,若是在夏天,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直接游过去,河边上,已有不少倒毙的尸体,他们是先到的民众,却因为过不了淮河,只能在河边饿死,冻死。

有些人抱着希望,沿着淮河再北上,更多地人却只能坐下来,他们多数人是又冷又饿,再也走不动,以前还有一个信念,过了淮河就会得救,如今淮河上面连一片木板也没有,希望变成了绝望,只能一屁股坐下来等待死亡的降临。

夜幕降了下来,寒风更是一阵紧似一阵,所有背风的地方都挤满了民众,他们无法生火,所有干草和枯枝,早已被先到人的烧掉了,剩下地只有灰烬,他们只能靠彼此的体温取暧,无论是相识不相识,是男是女,只能紧紧地挤在一起,才有可能熬过这夜晚的寒风。

到了深夜,人圈外面的人虽然在嗦嗦发抖,圈中的人多半却能安然睡去,他们肚中饥饿,只能尽量减少自己的活动,甚至连话也不愿多说。

在中间有一个小山包的边上,围绕着数百人,他们却都没有睡去,正在低声交谈,声音中隐隐还带着兴奋:“韩大哥,你说怎么办?”

那个叫韩大哥的人真名叫韩忠,年龄只有三十岁左右,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正是淮阴县下一个叫韩家庄的里正,他平时仗时疏财,喜好打抱不平,深得庄中年轻后生的崇拜。

韩家庄中的人据说都是当年淮阴候韩信的后裔,其他人都耻笑他们是拉虎皮作大旗,谁不知道当初韩信被吕后诬为谋反,他所有的后人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但是韩家庄的人自己却是深信不疑,都以是韩信后裔为荣。

这个韩家庄才数十户人家,这次被官府勒令总共要求交纳二百两银子作为赎阂税,平均一户人家要交纳三两多银子,他们辛苦一年,一户人家收入差不多可以有十来两银子,可是交完了朝庭的赋税后,只能勉强够饱,平时难得见到一两整银,在这年关头哪拿得出三两多银子,卖粮卖猪,东拼西凑后,加上所有的铜钱,碎银,总共交了一百八十多两银子,再也拿不出来。

官府左算右算,要求韩家庄所有的村民再拿出一百两银子才算完,不能就以抗税论处,韩家庄在韩忠的带领下团结一致,还没有人被官府以抗税的名义抓去,不过,附近几个庄子的人可有不少因为交不起税而被抓的村民,他们多是数天后放了出来,就只剩下一口气。

韩家庄的村民自然知道抗税的后果,可是现在韩家庄所有人都砸锅卖铁,再也拿不出一百两银子,就算能拿出一百两银子,说不定官府来个借口又要交钱,大家都有传言,这个地方不久就要交给唐军,官府现在才不会管这里百姓的死活。

众人只好找韩忠相商,一合计,众人心想反正这里马上就要归于唐军,只要出去逃荒躲过这段时间就没事,韩家庄的人于是全体出动,抛家舍业想渡过淮河,先到唐军境内再说。

只是前些天逃荒的人多了,淮安的官员也警觉起来,要是人都逃走了,他们的税收向谁要,于是将淮河两岸的船只全都收了起来,连木板也不放过。

“如今之计,唯有夺桥了,只要将桥夺过来,我们才能过河。”韩忠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桥上都有官兵把守,我们夺桥岂不是要造反?”说话的一个稍瘦弱的后生,虽然已被官府逼到了绝境,但是要和官府作对,还是会隐约害怕。

“反就反了,留在这里只有等死,韩大哥说得对,只要夺了桥,行数十里进入唐军的地盘,官府也奈我们不何。”另一个青年却是毫不在意。

韩家庄的村民很快便团结一致,同意了韩忠的夺桥计划,如今淮安府的兵丁多是派出去收税,事实上守桥的官兵也不过十几人,韩家庄好呆也有一百多青壮,有很大可能把桥夺下来。

他们的本意也并不是造反,只是想夺桥逃到唐军境内,只是随着他们的行动,却恰如一根导火索,很快在淮安,盐城等地引起了熊熊烈火。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军火大皇帝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复国我在异世界召唤清穿小麒麟暴君总想生三胎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晋击天下新明史综影:我的狼军横行无忌封侯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很萌很火爆:宠狐成后谍影:命令与征服三国之小兵传奇战国小大名我真不是朱三太子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图清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大唐的旗帜贞观俗人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特战荣耀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且隋妻乃上将军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盛京小仵作唐末之新手礼包开局挽大唐危局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红楼:李纨,余乃谦谦君子秦昊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关东往事帝将书江户渡世人对话历史:我听众生疾苦,摆渡人间!北魏遗史阴天子顺明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