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甜转身,面前的是一座张着大嘴,头上长着犄角,身上布满鳞片的疑似麒麟的铜像。
“什么东西放在什么位置,都是有讲究的,这座麒麟,放在仁寿殿前,这叫镇殿,刚才在大门口的两只狮子,叫镇门。还有山上放塔叫镇山。”
“有的水边会放水牛,叫镇河,古时候的东西摆放很讲究的。”
“咱们来看一下,清朝的小汽车,是慈禧太后坐过的。”
一辆在现代人看来十分简陋的小汽车,摆放在仁寿殿的比较阴暗的角落里,游客一不留神,就注意不到。
“仁寿殿就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她住的地方叫乐寿堂。”
苏甜听这名字,这慈禧应该是很想自己活的时间长一点。
“这两个地方的名字,是出于《论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还有特别的地方,殿前摆放着龙跟凤,您仔细看看龙的姿态,有点卑微,手里的爪子,空空的,寓意‘手中无权’,您再看看那只凤,姿态昂扬,脚下是山峦湖海,寓意‘万里江山’”
苏甜结合当时的历史,确实如此,有可能这个是按照慈禧的意思造的,也有可能是手底下的人‘献媚’,讨好她。
“咱们再来看看光绪帝的住所,‘玉澜堂’,古代门前三尺开阔地,称为堂,同时,这也是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关押的地方。”
对比慈禧的地方,光绪帝的住宿就显得有些简单,没那么富丽堂皇。
“光绪帝在此被慈禧关了十年,他生病了,慈禧还派人送两口钟来,这什么意思懂的都懂。”
送钟,‘送终’,光绪帝得气到吐血吧,难怪年纪轻轻就死了。跟慈禧有很大一部分的关系。
“光绪帝的宠妃,珍妃这时候还没死,她给光绪送了两个花瓶,寓意终生平安。此后,珍妃就跟慈禧结下梁子了,慈禧下令把她关押在故宫一个几平米的房间里,白天不能说话,晚上不让点灯。”
“这不是想把她给逼疯嘛!”苏甜问讲解。
手段够狠的,难怪会有什么‘满清十大酷刑’。
“最后,慈禧跑的时候也没忘记她,让手下的太监,头朝下扔进井里,就是故宫有名的珍妃井。”
苏甜想的是,慈禧得多讨厌光绪啊!死也要等到光绪死了才闭眼。
看完天子监狱玉澜堂,两人来到了慈禧的住处——乐寿堂。
堂前摆了六个摆件,有仙鹤、鹿、花瓶,一对一对的。
“这个鹤,寓意‘家和万事兴’;鹿是回头鹿,寓意‘俸禄’,花瓶底下还有案板,寓意‘平平安安’这六个加起来,代表‘六合太平’。”
“还有啊,堂前的两棵树也不是随便种的。”
旁边种的几棵树分别是玉兰树跟海棠树、柿子树,如果是夏天来应该会更绿一点,景色也会更加优美。
“玉兰跟海棠,寓意‘金玉满堂’。柿子树寓意‘万事如意’”
看过过精美华贵的慈禧寝宫,来到与她只有一墙之隔的大太监李莲英的住所——永寿斋。
他的住宿就十分的低调,低矮狭小的入口。
“李莲英他从一个小宦官一路升到二品,靠的就是他会梳头,给慈禧梳的漂漂亮亮的,民间叫他,‘篦子李’当时还传他俩绯闻,后来慈禧有让人给他上了‘宫刑’。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赐两次宫刑的太监。”
除了苏甜两人,旁边也有不少游客跟着自己的导游,听着讲解,他们的导游还会演示一把李莲英伺候慈禧梳头,藏掉发的动作,很夸张,很搞笑。逗得游客哈哈乐,气氛好得不得了。
看完相关人物住的地方,苏甜跟着讲解一路拍拍拍,走走停停,就到了申请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书画长廊。
“这条画廊不但长,还瘦,不说窄,说瘦,意思就是长寿,全长728米,有一万四千多幅画。上面全是古典名着,您可以看看。”
苏甜花了半小时从头看到尾,不少游客做在里边休息,有的游客已经开始吃午饭了,确实这么大园子逛下来,费体力。
她还看见有阿姨带了蘸酱菜。坐在画廊里,欣赏着对面的水景,别具一番风味。
来了颐和园,肯定得坐船了。
登上仿古的游船,坐在船边,边上是没有玻璃的,可以倚在船边上,有穿着清朝服饰的小姐姐来拍写真,特别好看。
“咱们看的这个湖叫寿湖,在地图上看形似一个大寿桃。”
苏甜掏出手机打开某德地图,讲解用手指在屏幕上,连个她看,勉勉强强吧。
她趴在船边,静静地欣赏着广阔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船行驶带起的波纹,非常的治愈。
“您看,那就是着名的十七孔桥。”
整个桥的形状一个龟背,设计它的人是个奇才,因为在冬至那几天,能看见金光穿洞的盛世奇观。
苏甜在网上查过照片,阳光倾泄而下,整座的十七孔桥,所有的桥洞,闪耀着一道道金光,湖面上也映着金光,像是开启了‘光之门’。
游船结束,看完刻着乾隆‘弹幕’的铜牛,整个上午的颐和园之旅就结束了。
她早饭吃的早,一圈逛下来,早就饿得饥肠辘辘。
必须吃点个好吃的。
“大哥,咱今天中午吃点什么啊!”
讲解想带苏甜吃点特色的,“您豆汁喝了嘛?”
苏甜点点头。
“您够厉害的。”
她发现讲解大哥的嘴也挺贫的。
“炸灌肠?炒肝?糖火烧?铜锅涮肉?门钉肉饼?面茶?牛。。。”他就跟报菜名似的。
他说一个苏甜点一个头,门钉肉饼?
“哎哎~哎,大哥,门钉肉饼没吃过。”苏甜制止住大哥报菜名的行为。
大哥心里想,幸好有没吃过的,差点就没词了。
“带您吃北京我认为最好吃的一家店,我跟您说,这家店一般人找不着,买还得预约。”
“那咱俩能吃着嘛!”
大哥低声说,“没事儿,我能刷脸。熟人。”
坐上他的车,七拐八拐的,停在了一个看上去岁数很大的小区里,又是一通拐,讲解也是看苏甜比较随性,才敢带她来这些地方尝尝老味道。
总算经过一番努力,成功找到地方,相当于是在家里开了一家小餐馆。
做肉饼的是个奶奶,看见讲解大哥直呼“老顾客,老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