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三章 移宿 (下)

“主公.....”苏明哲一直对刘伯温心存提防,双手用力一扶桌案就准备站起来反对。然而,他的袍子下摆却被逯鲁曾悄悄地拉了一下。于是乎,反对的话立刻就变成了支持,“主公此举甚善,子云行事稳重,正适合出任右副知事一职!”

“刘参军算无遗策,左副知事一职非其莫属!”聪明人可不止是逯鲁曾一个,内务处主事张松也站起来,大声替他的老对手造势。

有这两个人带头,其他原本对刘伯温骤得高位心存抵触者,也纷纷将反对的意见憋回了肚子里头。

左副知事地位虽然高,手中毕竟没有任何实际兵权。而将施政、监察和军机诸事分开后,也省得刘伯温再对其他人继续指手画脚,让大伙都省去了不少麻烦。

倒是刘伯温自己,万万没想到在屡屡得罪同僚的情况下,朱重九依旧以重任相托。红着脸站在原地,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抖,“主公,主公厚爱,微臣,微臣愧,愧不敢当!在座诸君,才能过微臣十倍者车载斗量。微臣,微臣.....”

“行了,伯温,你就别推辞了!”朱重九大手一摆,打断刘伯温自谦,“我可没时间跟你弄那套三辞三让的花样。参谋长让你担起来你就担起来,反正最后到底打不打,如何打,还有我这个大总管最终做决定。你只需要根据军情处获取的线报,以及我方力所能及,出谋划策就行了。谋划准了,大伙自然会服你。若是接连出了馊主意,年底评测时,苏、禄两位长史想必对你也不会太客气!”

“哈哈哈.....”众人闻听,立刻又笑成了一团。

大总管府就这点好处,任何人在其位就必须负其责,谁也甭想尸位素餐!做事用心肯干,升迁快不说,年底分红之外还能拿到厚厚的一笔嘉奖,不用收什么贿赂,就足够全家老少花上好些年!可要是站着茅坑不拉屎,或者屡出昏招,所受到惩罚也绝对令人肉痛。最残酷的例子就是户局两位主事,去年因为很小的疏失,就比同级官员少拿了两千余贯,疼得二人足足有三个月嘴角都是歪的,连吃饭、喝水都无法掰直!

“今后地方官制,也依照大总管府为样本进行梳理!”朱重九将手微微向下压了压,继续阐述自己设想出来的组织架构,“路、府之下,设政务厅,监察厅和枢密厅,与政务院、监察院、枢密院相对应。再下分设八科,对应大总管府下的八局。州、县一级,则不单设三厅下属衙门。由八房直接对应八科。军情、内务两处在府、州、县所设衙门,皆由两处直辖,不参与地方政务。监察厅的人事安排,亦由监察院直接做主,不受地方管辖。”

另一个时空中的三权分立,朱重九自知无法搞起来。但把军事、行政和监查部门彼此分开,却是淮扬大总管府眼下力所能及。毕竟将监查的权力收归中枢后,对地方官员无形中也能达成一定的威慑效果。而不受地方官员擎肘,监察官员就更容易履行自己的职责。

至于兵权,拥有二十一世纪记忆的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将其交给别人的。没有武力做后盾,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会被瞬间对手踩在脚下。

蒙元和故宋,地方官制和中央官制也有类似的划分,所以众文武无论听懂没听懂朱重九的构想,谁也不会轻易就站起来表示反对。整个画舫迅速静了下去,从苏明哲、逯鲁曾两位长史开始,一直到有幸恰逢其会的各局属吏,大伙都瞪圆了眼睛,飞快地在心中权衡新官制即将带来的变化,唯恐揣摩不够仔细,体味不够及时。

片刻之后,却是新任枢密院左副知事刘基刘伯温又站起来,带着几分犹豫发问,“主公,微臣有一事不明。”

“说罢,我也是临时想到这些,有疏漏在所难免。”朱重九礼貌地做了各请的手势,笑着吩咐。

“军机诸事皆归枢密院,而户局却归政务院。若枢密院决议向某处用兵,而户局却不能及时拨付钱粮,岂不会延误军机?”刘伯温回头看了一眼苏明哲和于常林两人,带着几分小心补充。

“要依照具体情况而论。若是临时发生战事,来不及在议事厅内付诸公议,则由各军团都指挥使自行决定战守,然后再呈报枢密院,由后者与政务院相协调。若是国战,则决策之前,必须由枢密院先行拿出提案,与政务院正副知事及各部主事一道,在议事厅中公议,然后再决定是否执行。”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朱重九想了想,很快给出答案。

“若是决策之后.....?”刘伯温做正事儿时素来谨慎,又行了个礼,小心翼翼地追问。

“决策之后,各部必须执行。无论是隶属于哪个院!归谁管辖!”朱重九用力挥了下胳膊,大声打断。

“主公,老臣也有一事不明!请主公解惑!”逯鲁曾闻听,也赶紧站了起来,大声询问,“主公刚才声言,各路或者各府,下设三厅,三厅之下,还有八科。监察厅归监察院直辖,枢密厅是否也如监察厅之例?抑或枢密厅由知府与枢密院共管?兵、工二科主官,将由谁来任免?地方有事,兵、工二科,可否受知府调遣?”

朱重九想了想,非常小心地给出答案,“枢密厅除军情、内务两处下属的衙门外,皆参照政务厅,由地方与枢密院共管。工、兵两科主官任免,由地方提名,报枢密院审核。工、兵二科,日常诸事,受地方管辖。若战时或者临时沦为战区,则划归枢密院或者军团长官直辖!”

“各军团与驻地所在衙门之间,将如何相处?”逯鲁曾拱了下手,继续大声相询。

“这个....”朱重九又仔细斟酌了一番,继续回应,“若是边陲,或者军团都指挥使奉命在此开府建牙,则由军团与政务院共同管辖。若是腹心之地,则军团无权干涉地方之事!”

“多谢主公解惑!”尽管年龄和辈份都在朱重九之上,逯鲁曾却一丝不苟地行了个下属之礼,然后继续追问,“地方主官,如知府、知县,由谁来任免?”

“知府兼任政务厅知事,由政务院提名,交大总管府公议后任命。若不能尽职,则由监察院弹劾,亦经大总管府公议后罢免。知县及知县平级或者以下,则由政务院自行任免,然后向大总管府报备。公议之时,三院正副知事及下属辅官,八局两处正副主事、佥事,凡非公出或者告病者,必须到场。若是本总管在,则公议由本总管主持。若是本总管出征,则由苏长史、禄副知院两人,择一主持。将公议结果送往本总管批复后,便可生效!”

“多谢主公!微臣请将即日之言交有司记录在案!”逯鲁曾又郑重行了个礼,大声说道。

“可以,伯温,你组织参谋将今日之言整理记录!”朱重九会意,点了点头,大声吩咐。

见无论如何提问或者质疑,朱重九都不生气。其他在场官员也大受鼓舞。纷纷站起来,就三院职责的划分,地方与中枢权力的分割,以及各局各科之间的行为界限,地方与军方管辖权的疑问,接二连三提了出来。

改制之事,虽然今天是临时提出。但私下里,朱重九早已经琢磨了很长时间,做了相当充足的功课。因此,对当场能做决定的,就尽量给出决定。一时无法做出决定的,则吩咐刘伯温带领参谋们记录在案,交由日后在议事厅内,由三院八局两处公议,然后再做定论。

一时间,整座画舫里人声如潮,大伙都知道事关本部门日后权益范围和发展方向,谁也顾不得再温良谦让。只有大匠院,始终超然事外。既不参与这种权力的盛宴,也不受分割结果的影响。只归朱重九本人直辖,从财务到人员都完全独立,谁也甭想染指。

直到天色全黑,本轮官制重新架构以及权力划分,才暂时宣告一段落。朱重九被累得头晕眼花,一上岸,立刻跳上了徐洪三调来的马车,逃一般远遁。

各级官员则带着满足或者失落的表情,摇摇晃晃地登车回家。今天的事情,看似临时起意。但谁都知道,早晚都势在必行。而为了得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结果,从朱重九本人,一直到在场的各局佥事,大伙都累得不轻。

逯鲁曾年龄最大,苏明哲则因为当年做小吏时放浪形骸糟蹋了身子骨,所以累得最厉害。然而两人全都没心思立刻休息,拖在最后下船,然后互相看了看,相跟着跳上了同一辆官车。

刚刚在车厢中坐稳,苏明哲就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低声询问:“善公,今日为何要阻止苏某?莫非善公也觉得,我淮扬若设立枢密院,就一定离不开那姓刘的狂生么?”

“主公在千斤市马骨而已,哲公何必扫他的兴?!”逯鲁曾早就知道苏明哲会跟上来,同样打着哈欠回答。

“嗯!”苏明哲没想到重用刘基,还有这样一层意义在,愣了愣,脸上露出几分佩服。“主公,可越来越深不可测了!”

“是越来越有帝王风范了!”逯鲁曾则欣慰地点头,“肯为我用者,哪怕政见相左,也可以推心置腹。不能为我用者,哪怕名满天下,也绝不假以辞色。消息传出去,用不了多久,那些远道而来的士人中间,就会自动发生分化!”

“主公,主公,唉!”苏明哲叹息着摇头,“主公居然事先也没知会苏某一声。今日多亏了善公,否则,苏某差一点儿铸成大错!”

“不至于,你出言反对,顶多是让主公再多强调几句刘基的功劳罢了!”逯鲁曾又笑了笑,继续大发感慨。“你以为主公是临时起意么?如此重要的职位安排,他怎么会临时起意?包括今天三院分立,主公想必也琢磨了许久。”

“这,何以见得?”苏明哲越听越糊涂,拱了拱手,虚心求教。

“三院并行,呵呵”逯鲁曾手捋胡须,洋洋得意,“不就是故宋的东西两府,外加一个御史台么?连主官的职称都懒得换,直接将知院给搬了过来。经过今日之后,他再说无问鼎逐鹿之志,老夫第一个低头偷笑!”

“啊?!”苏明哲又是一愣,嘴巴顿时张得老大。

小吏出身的他,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试图阻挠刘伯温出任枢密院左副知院时,为什么先被逯鲁曾拉住了袍子角,然后又被张松欲盖弥彰。这两人一个做过蒙元的中枢闲职,一个做过蒙元的地方知府,当然知道从宋到元的官制演变。所以一听到朱重九的话,就知道自家主公已经有意或者无意地,为将来立国做起了准备。

而在此时,身为政务院知事,文官之长的他,却不关心政务院的“地盘”大小,反而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兵权的总参谋长人选,去拂主公的意,绝对是一记昏招。弄不好,非但未能阻止刘伯温上任,反而惹得自家主公警醒,果断限制政务院的权力,得不偿失!

逯鲁曾所想的,却远不止这些。看了一眼懵懵懂懂的苏明哲,叹息着道,“哲公,事到如今,我都不知道该恭喜你,还是该提醒你了。咱们淮扬,虽然还没立国,但你却始终都是吴公麾下第一人。放在春秋,就是一国之相!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一举一动,也关乎国运!”

“啊!这——!”苏明哲又发出一声惊叫,好险没栽到座位之下。

这几年,他这长史做得很舒坦,门生故旧对他也足够尊敬。可他却真的没想到,自己日后要做开国宰相。那可是姜子牙、诸葛亮等星君下凡,才能触及的高位。而他不过是一个落第秀才,无良小吏。即便在长史位置上,也多数时间都是个管家角色,怎堪得了如此大任?

“哲公也不用过于担心!”见苏明哲被吓成了如此模样,逯鲁曾赶紧又笑着安慰,“你对主公忠心耿耿,主公对你信任有加,此乃为相的头两个必备要素。至于其他,做不来可以慢慢学,反正以主公之才,为相者也无须操心太多。而以主公之仁,即便哲公日后有所疏失,他顶多也就是数落你一顿,罚你些钱财罢了。而你哲公,恐怕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钱财!”

!!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