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私心里是很愿意去京市的。
废话,那可是京市啊!
全国人民都想去看看的地方,谁不想去看升国旗,谁不想去看天安门呢?
作为一个华国人,京市在这个年代就是一个梦想。
更何况,他们还能直接找到一份工作,甚至有房子可以住!
此前,大哥大嫂打算去鹏城,张红也是想了很久,差点就要决定下来了,但幸好刚接到了沐月蓝的电话,否则等下午家里人去买了火车票,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沐月蓝很有自信,她觉得张红一定会来的。
给她开的工资,其实放在如今的“主任”位置上,并不算很高,因为如今的销售主任,慢慢都会有业绩提成的,但是现在刚起步,沐月蓝不想给人家画饼。
还不如给点实际的,解决住宿问题,不信她不上钩!
幸好她这两年买了不少房子,如今她名下可是已经有十套房子了。
此前本来只是买了三套,但是后来想着,嫁妆里的金子那么多,还不如趁现在赶紧换成房子。
虽然金价也会涨,但也涨不过京市的房价啊!
沐月蓝后面买的这七套房子,其中三套都是故宫旁边的四合院。上辈子听说有个演员花了2.8万买的房子,几十年后已经上亿了。
她倒是想再多买点,只可惜要卖房的人还是少,因此只能再等机会了。
至于其余四套,就分布在未来的京市二环内了,沐月蓝特意挑了以后会拆迁的房子,迅速买入,其中一套就在他们厂房两公里左右的位置。
那套房子还算保养的不错,收拾收拾就能住人了,而且房子很大,张红一家子全都过来,也能住得下。
沐月蓝没看错人 , 第二天张红就给她回了电话,说是已经商量好了,全家一起来京市谋生。
两人约定了四天后在厂子里直接见面,沐月蓝总算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成衣厂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叶景轩见沐月蓝这边的前期准备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于是便腾出了手,跟李五李潇两兄弟,盘下了服装厂不远处的一块地皮,打算在这里继续做他们的白酒事业。
如今销路是不愁了,不过这回叶景轩打算做高端线,因此前期准备更长了,回款也会晚一些。
首先酒既然是要进到嘴里的,这生产环境再不能像之前那样,东一家西一家的了。
此前李潇都是分配给手底下的兄弟去做,但如今既然想要做大做强,就得在生产环境上提高标准。
结合沐月蓝对现代食品车间的了解,叶景轩在那块地皮上先简单搭建了两层楼,作为初期生产的主要工作环境。
这两层楼一层是做白酒,另一层是做红酒。还建了超大的地下室,作为贮藏作用。
另外还有两排民房,一排作为啤酒生产车间,后面一排就作为员工住宿用。
没错,这回他们打算干一票大的。
之前李潇手底下的那些小兄弟们,如今家里人已经对酿酒轻车熟路了,听说大哥开了厂,不少人拖家带口的就来了。
反正有住宿,还有稳定工作,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这些铁掌帮的小兄弟们,都是义气之人,来了以后知道感恩,于是都纷纷帮着干活,硬生生的把好几个月的工期缩短成了一个月。
而沐月蓝的成衣厂,此时已经出了第一批货了。
如今已是来年二月,第一批货只做了四个款式。
一件是的确良衬衫,用的是白色的的确良面料,沐月蓝在衣领上加了一点巧思,加上蕾丝边,做了个娃娃领出来,下摆又是收腰的,穿上甜美又显身材,简直就是现代的纯欲风。
一件是棉布格子衫,这格子布料还是沐月蓝拜托纺织厂,专门印出来的,当初那陈厂长也是吹胡子瞪眼的,因为做了好几个版本沐月蓝都不同意。
但幸好没放弃,又试了几次,总算做出了沐月蓝想要的红黑底三色格子布料。
这间就更简单了,领子是单独做的白色方领,这件不挑人,是大众都能穿的颜色,又是现在大家最爱的红色主色,所以这件出了一千五百件货。
其他两件都是裤子,沐月蓝也加了自己的一些巧思在上面,由张红的嫂子专门做出样版, 然后分配给厂里的员工。
沐浴蓝没打算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专门的打版师,另一方面也是想避免以后员工窃取创意,所以在制作工序上,都分的很清楚。
做袖子的专门做袖子,锁边的专门锁边,做领子就专门做领子,反正每一条工序都直接分开,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来,还有一个好处,员工的工作变得单一有秩序,也简单好上手,因此才能在二月底出了第一批货。
沐月蓝是打算做自己的女装品牌的,所以单独找了一批绣工好的婶子,将品牌的名字绣在细细的布条上。
这布条,也就是现代衣服后面都有的标签。
这事儿很好做,好些员工家里都有会绣活儿的长辈亲人,听说绣这玩意儿还能也有钱,纷纷铆足了劲儿干。
标志做好后,再让员工用缝纫机缝在衣服上,整个流程十分规整。
而张红早在她嫂子李芬做好第一版时,就跟丈夫去了鹏城,两人也算是尽职尽责,极力在鹏城做推销。
虽然屡次碰壁,但张红心里就憋着一口气,凭着自己的韧劲儿,很快就为厂里接到了第一笔订单。
满打满算这次总共做了三千件衣裳,这一批货,由李潇之前手底下的人一起跟白酒送去鹏城。
因着如今买卖自由了,李潇跟李五两兄弟寻思了一下,拉着手底下几个赚到钱的兄弟,各个凑了一部分,买了三辆大货车,专门做运输。
不过他们这三辆车显然还是不太够的,平时拉货还是得跟其他的公司合作,不过这些以后都是能改善的。
于是乎,在二月中旬,沐月蓝的女装品牌—悦己坊的第一批货,终于出发去往鹏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