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十二章:新学也有假
云建明这几天已经向十来个人专题约稿了,大多数都是给大明援倭军队打气的烟雾弹。
真正最核心的,云建明则是自己操刀上阵了。只是署名弄个笔名出来隔离一下风险就行了。
因为现在眼看要给戚继光的征麓川官军发军饷犒赏了。但朝廷去年在西北、黄河各种花钱,已经没多少余粮了。
原本指望的石见银矿从十月份就停了上缴银矿。
作为帝国笔杆子的云建明,这会儿被协调到配合援倭军债筹备组里。
一开始,把云建明都吓一跳,自己就是个写写画画吹牛皮的,怎么被邀请进这么核心的圈子。关键是自己真的是一点官身也没有。
后来,随着司礼监掌印太监滕详的几次约谈聚会,始终坐在里面最后一排一言不发的云建明也明白是要干什么了。
一开始,滕详本来是想找来定国公带头的,可惜定国公一脉愣是不上钩,关键是主家一系这几天直接都足不出户了。京城的勋贵,基本就这几家,除了定国公,就是英国公了。
可惜人家英国公家也不傻。
这事杭州发战争债发亏了现在还在打官司呢。谁愿意来当这个头呢。
绕了一圈,滕详发现,得先扭转舆论才行。尽管上面可能会觉得援倭可能会折本,但一定要让百姓觉得援倭是有利可图的。
这才通过宫里的关系,找到了民间的绣衣局的下线云建明。
这可是个大活儿,云建明可不放心让别人来操刀。
于是乎,自己一个人兢兢业业地提了一个5000万两白银矿产抵押军费的构想出来。
倭国的矿产值不值5000万两白银不重要,朝廷能不能开采不重要,让百姓相信有就行了。
于是乎,云建明几乎又重新回顾了一遍新学,按照新学算学概率统计的思想,假定了倭国每一个大名领地至少有一个银矿,一个铜矿,一个铁矿,还有一个煤矿。
然后就这么根据假定加加减减一算,还没考虑其他矿产,仅仅银、铜、铁、煤四样的总价值就已经超越5000万两白银了。
现在捐资军饷,未来就有机会按捐资比重从矿产开采中获利。
倭国的矿产能不能挣钱不清楚,但大明前些年的矿监税监的豪横,百姓还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篇刚发出去,几乎立刻就扭转了整个京城的舆论环境。
一来大明军力确实强大,二来还有新学独步天下的算术做保证,三来则是大家有平时接触矿税太监的直观经验。
立刻,一个朝廷要征倭的公事,变成了人人借以翻身的私事。
好在云建明也聪明,内容虽然是他写的,但署名却不是自己,而是另外找了一个报社内的责任编辑。
云建明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这边收集的情况报告给了自己的上封秦娘子。
结果秦娘子压根就没听汇报,反而惊讶地询问:“是不是真的能挣钱?算得准不准?”
好家伙,这是要以身入局吗?
“秦娘子,都是我瞎算的,当不得真”
“好吧,看着有零有整的,还真像那么回事。”秦娘子一脸的遗憾。本来还想着利用内幕梭哈一把发大财呢。结果发现竟然是假的。
末了又嘟龙一句,:“原来新学也能算出假的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