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佑八年,八月初五,高邮军解试开考的第一天。

秦盼兮是一家人中最早起床的,因为今天是哥哥要去参加解试的日子,她特意早早地起床。

前些天,秦家庄已经送来了几只老母鸡、以及许多鸡蛋等滋补物。她从昨天开始就已经熬好了鸡汤,再吊于井中保鲜。用在这几日考试结束后的晚饭时,给哥哥补充营养。

而早饭,她则提前买好了绿豆以及新鲜的莲子,一起床后就加上新出的大米与一些碎肉,慢火熬成了绿豆肉粥,最是适合在这个时节里当早饭,既可开胃,又能吃饱。

此时的解试,尚未达到后世的那种严苛甚至折磨人的连续考试的形式。在这三天中,每天考完之后,考生都能回家休息并做好下一场考试前的准备。

秦刚起床梳洗完毕,吃过小妹精心准备的早饭,并对此赞不绝口。

秦福和黄小个早已经在一旁将他的考试用物等整理了好多遍。

吃完饭后,秦福本是要一同陪着去城里考场。秦刚再三劝阻,又说道:“你现在可是右宣议郎的父亲,邻居都是要叫你秦员外老爷的。这陪考之事,让黄小个跟着去就行了。”

如此一说,秦福才得作罢,又是对黄小个再一番地叮嘱。

高邮此次参加解试的学子大约有两百余人,考场就设在了军学往西去不远的文庙之内。

文庙是高邮城内唯一修有宽敞大殿的建筑,为的是能够每年在这里进行盛大的祭典活动。而只要将正殿与两旁的偏殿都利用起来,正好可以容得下全军境内前来考试的学生。

在文庙门口,一众考生学子各自拿了提前经军衙审定之后的木质考引,上面登记了考生的详细信息,除了姓名、乡籍住所之外,还包括了详细的相貌特征等等。

凡是参加考试的学子,都必须一个个地交验自己的考引,入口处由一个军士负责进行信息核对及询问,之后便由另一个军士进行身体的搜检以及随身物品的查看。

大宋的考前搜检虽然很仔细,但显然没有秦刚后世所曾了解过的那么变态——细致到连考生的肛门都不会放过,以防考生夹带内容——,如今只是对全身搜检一番罢了。

经过漫长的检查之后,秦刚终于走进了作为军解试考场的文庙。

看了看手里在进门时拿到的号牌,上面写着“丙七”,于是先寻找丙区,发现运气还不错,是在正殿的靠南侧,数过去第七个位置。

不同的考位之间都用了简单的竹架与芦席做的屏风隔开,虽然简单,但是挺实用。毕竟如今的解试与省试一样,三年才有一次,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没有设立固定的考场与设施。

在考位中间放置着一张书案,除了笔是由考生自带的以外,在书案上,砚、墨与纸都是统一提供的。

时辰一到,锣声敲响,这届的解试第一场便正式开始。考场内便是一阵子拆开考卷的声音。秦刚淡定地打开一看,不出所料,除了些许小小的差别之外,这第一场的经义试题,与金参军前几日拿来的所谓样卷几乎一致。

既然是熟悉的题目,做起来自然是轻松异常。当然,秦刚也不会过于张显,还是一笔一笔地认真书写完答案,速度也并不比其他人快了多少。

临近中午之时,看到已经有一些人开始交卷之后,才不慌不忙地示意自己要求交卷。

前来收卷的是必须是两名衙差同行,其中一人核对完考引与试卷上的姓名,另一人便用白纸糊住试卷头部的姓名信息,然后装入一只纸袋中,还要在封口处签上两人的姓名。

按照解试的规定,这些工作都必须要在考生本人面前,三人共同见证完成,以示公正与严谨。

而后,所有纸袋的试卷会被送入誊抄房,有专人负责将试卷进行重新誊抄并编号后,才会交于阅卷官员批阅。

秦刚非常轻松地走出考场,却发现黄小个一直没有离开。

正是看到前面已经有人交卷,他已经立在大门口候着,看到了秦刚,立即眉开眼笑地赶上来,先是递上一条准备好的毛巾,说道:

“大爷现在就交卷出来了,一定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秦刚接过毛巾笑道:“不是叫你回家去等么!等到现在,天还是怪热的。”

“没事没事,之前我一直在荫凉处呆着呢!”黄小个开心道,“老爷跟我特意嘱咐过的,就让我在这里等大爷考完出来。”

两人便径直回了家,秦福与盼兮问了些考试的事,张罗着赶紧吃了午饭,便让秦刚回房去作后面考试的准备了。

因为接下来考的是诗赋,所以此时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再去熟悉《礼部韵略》。

第二天的考试,前面流程一样,只是考卷相对简单些。

秦刚在案上打开试题一看:

《殷其雷诗》一首,限七言律,以“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为限韵字;

《一言兴邦赋》一首,限五百言以下,以“一言而可以兴邦”为限韵字;

宋代科举大多沿用隋唐体例,诗赋之题基本都从儒家经典中寻找。

先看这次的诗题“殷其雷”,出自于诗经国风中的召南,后世公认是借妻子呼唤外地的丈夫归家,而代指君王渴求天下贤良之士的求才之意。只有知道了这句话的出处,又正确地理解了它的意思,才有可能在考试中把诗的主题写对。

求才诗,秦刚稍稍长出了一口气。古代文人多自负其才,诗歌咏叹并劝君王惜才爱才的优秀诗作并不少见。如果要以宋代之后的名诗排行,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那一首可排为第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秦刚本来并非一定要去做“文抄公”的,终是放不下这首名诗的题意切合,然后再用考场下发的韵书一查,巧了:龚自珍这首绝句用的韵脚是雷哀才三个字,正属于上平十灰韵,与限韵字中的“雷”字同属一韵。

可能用现代人的发音,会奇怪这“雷”为何会与“哀才”在同一韵,这主要还是由于古汉语发音与现代发音之间的变化差别。换句话说,“开哀台该才栽来呆腮”等这一批字,在宋代的时候,还是与“灰魁回梅雷崔嵬”等字是相同的韵音,都在“上平十灰”韵。反倒是“泰太带外盖”这些我们感觉是同韵母的字,却是在另外的“去声九泰”这一韵,而“蔡碍戴在”等这些字又是在另一个“去声十一队”韵里面。

限韵没有问题,那么对这首诗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考场的时间也挺宝贵,考题要求的是七律,所以原本的绝句只有四句,秦刚便要给它“狗尾续貂”,再添四句。

只是,七律比七言绝句并不只是简单地增加四句话。

就拿龚自珍的这首来看,原来的四句中并无对仗的句式,而七律却要求三四与五六这四句两两对仗的,所以就要在中间插入,而原先绝句的三四句铿锵有力,掷地生声,这时移到七八句作结尾也非常合适。

再看龚自珍的那首绝句的创作时代背景,是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开头两句对腐败官僚体系及当时政局昏暗的批判之意有些过于强烈,考虑到此时是在朝廷的应试场合,所以还是要想法稍稍收敛一点激愤的意味。

所以秦刚在考虑,接下来的三、四句诗,文采不重要,但稳重感却是一定要加强,最好还是增补一点所谓的“正能量”。

然后根据七律的创作思路,在第五、六句适当引用些典故,也能为推出最后两句的绝唱铺垫氛围。

最终,在稿纸上几经思索,又涂涂划划,秦刚终于凑出了中间的四句,于是,全诗便成:

《殷其雷诗·九州求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问学圣贤破万卷,求索生民溯千载。

秦孝七国贤者来,燕昭千金马骨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间的四句虽说是差强人意,但是好歹从原来的诗意中,引到学子读书求知的方向,再提到了当面秦孝公对天下各国求才,燕昭王千金市马骨的典故,极好地呼应了主题要求,作了挺不错的中间过渡,还把七言律诗的基本格式都补齐了。

而且古人看诗,无非还是重看凤头与豹尾,中间的虎背熊腰也就放宽点要求吧。

再仔细诵读了一下,秦刚至少觉得自己中间添加的这四句,也不算是拖累原诗的节奏与水平。

这道诗题做完,时间大约过去了一个时辰。

于是接下来便是赋题,这一题目相对比较好理解,“一言兴邦”出自于论语中鲁定公向孔子的请教,就是想找到那种关键性的可以使国家昌盛的良策名言。

“一言兴邦……”秦刚再次审看题目,其实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之前所准备过的“富国强兵”,放在这里仍然也会是百试不爽的万金油。

只是,一则这本是计划用在明天的策论考试上的,二则即使是熟悉的内容,但是写赋的重点却是在字词提炼与句式韵律的讲究上,即使是用上准备好的策论文章,也是需要几乎重写的,也讨不得什么便宜。

所以,秦刚决定还是换个角度来想想:

富国者,良相也;强兵者,强将也。良相强将者,除了眼下朝廷已有的人才之后,未来的人才,必须要看成长中的各位少年也!

想到这里,一篇脍炙人口的绝唱名篇便瞬间映入了他的脑海中,那便是清末梁启超的那篇《少年中国说》。

当然,梁公的原文甚长,其全部文字几乎也无法完整地记得,但大多数人印象深刻的,正是这篇文章末尾一段的四字胼文式的内容,写得是气势恢宏、激昂流畅、韵律十足,朗朗上口。

更重要的,这段胼文内容的韵脚是下平七阳韵,也是符合限韵之中的“邦”字。

秦刚用心将这一段文字在稿纸上默出之后,算一下发现这一块的内容大约就已经有了百字之余,而本次考试的要求在五百言以下,一般来说,赋文以三四百字为佳。

好在,梁启超的原文足有四千多家,虽然秦刚并无法完全背诵得下来,但是总还是能够记得其大概的意思。所以,正好要根据赋文的格式进行重新改写,其实就是按照原文的总体思路,对于其中的语句进行各种提炼、斟酌以及运用一些排比对仗的修饰而已。

于是,经过各种细节文字的推敲,秦刚在草稿纸上涂涂改改,几易其稿,终于最后写成下面的赋文:

《一言兴邦赋·少华华夏说》

昔日,定公曾问子:一言兴邦否?子然但无明策也。今有人曰:欲兴邦者,国之少年!扬少年之志,即兴邦之言。故有此赋:

少年爱思未来,常心生希望,故进取而日日新创;

老年易思既往,总意存念想,故保守而循循旧章;

少年好行乐,盛气且豪壮,冒险而万事皆可张扬;

老年多忧伤,灰心且怯场,苟且而诸行俱作掩藏;

少年如朝日,老年似夕阳;少年如虎啸山冈,老年似瘠牛卧塘;少年如侠走四方,老年似僧坐禅堂;少年如江水之浩荡,老年似大漠之苍茫。

呜呼!人有少老,国有衰昌;远古郅治,尧舜禹汤;恰如年少,烜赫飞扬。

战国承周,五代继唐,内裂土疆,狄夷猖狂。故国之少老,且看民心之少老,看心力行止之进退消长!

嗟夫,故兴邦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华夏之少年儿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刚则国刚!少年铿锵则国铿锵!少年胜于四野则国名扬于八荒!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华夏,与天不老!壮哉我华夏少年,与国无疆!

此时是不要标点符号的,全文三百余字,基本保留了梁公的原文之精华,在读得通顺流畅之后,秦刚再认认真真地将其誊抄在最后的正式试卷纸上。

这时再抬眼看了看殿外的天色,已过午后。

本来觉得诗赋这一场考试要比昨天可以早些交卷的,却不想一作之下,竟然会是拖到了此时。

于是,再看了看两篇答卷,确认没有错字、别字后,便伸手示意交卷。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