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电灯泡……
若想将电力转化成光亮,只需要用细导线,进行通电,就可以了。
电灯——说白了就是导体发光发热的过程而已。
有没有玻璃罩,不影响它照明。
至于区别嘛……
无非是十年换一个发光装置(灯泡),还是一分钟换一个发光装置(灯泡)而已!
实际上,白炽灯的制造原理,也很简单。
用难以发生氧化反应的惰性气体,充填保护罩,裹住里面的发光导体,形成密封环境,杜绝(减少)氧化,就完事了。
这就是白炽灯的原理。
很简单……
最起码,嘴上说起来——原理是很简单的。
反正,朱由检只需要两片嘴,一说就好。
至于大明的大匠人们,会不会早早秃了头……
他是皇帝,还能亲自动手不成?
头疼的又不是他。
至于里面的钨丝,的确算是高科技……
虽然以现今的科技手段,批量生产无法做到。
但是,有土办法啊!
电灯的原理就是——导体发光发热!
只要有了电力,绑根铁钉,一样能照明!
无非就是使用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
钨丝无法生产——
朱由检有的是办法来解决。
换成竹炭丝,依旧可以使用啊!
只要将竹丝碳化后,装入抽干了空气的真空灯泡内,足足能够亮400小时呢!
能用400个小时的灯泡,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了好不!
400个小时什么概念?
这时代的百姓,天黑之后,能点燃五个小时的电灯,就是不可思议的长时间用电了!
一天点亮5个小时,400小时,足足能用80天!
这可是快三个月了!
一年换四个灯泡,就能没了火灾隐患,亮度还比油灯高多了!
谁不愿意接受呢?
换句话说,电力时代,已经即将到来了。
电力的普及,已经被朱由检推上了日程。
当然,目前还算是在技术验证期内。
毕竟两种变压器,匠人们还在研究……
至于高压输送,减少电力损耗,更是没有头绪。
想要大范围普及,肯定难度还会很大的。
十年之内能够解决,就是烧高香了。
朱由检也不急。
他才三十多岁,最起码还能活三四十年呢!
在他老死的时候,能够看到一半百姓家中通了电,就足以欣慰了。
……
三大殿的电力化,已经即将铺设完毕。
朱由检准备在新年正旦的那一天,给群臣来一个惊喜!
……
就在皇宫十几里外的一座小瀑布边,工人们已经修建起了一座拦水坝。
修河坝、水闸,大明百姓可不陌生。
当年成祖皇帝,只用了短短200天,就修好了整条大运河呢!
更何况,汉都的水泥制造业,已经遍地开花。
有了新式建筑材料,修建的速度更快。
用水泥、钢铁打造的古怪作坊,耸立在瀑布之下。
巨大的水轮,溅起了水花。
这是大明工匠们,用来进行水力发电实验的水电站。
朱由检当初在给首都选址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电力问题。
若想一种新科技推广的速度更快一些,没有比让皇宫最先使用,是更好的宣传方法了。
汉都边上的均州,后世就有曾经是国内最大水力发电厂之一的——丹江口水电站。
这里是全国第三个过千亿级的发电站。
作为一国首都,只要跨入了电力时代,用电需求必然是最多的地方。
将京师定在这里,电力化的进程,才会进一步加快啊!
推动华夏科技发展,才是朱由检的最终重任!
将汉都定在这里,可是朱由检思索了很久之后的决定。
(他不会说他是没办法了,才定在这里的……)
轰鸣的机器声中,宛若蜘蛛网一般的电缆,通过电线塔,输送到了远处的皇宫内。
汉都皇宫。
昂贵的杜仲胶熬制的橡胶,包裹着一根根铁丝,做成了这世上最早的电缆,被架设在石制大殿之上。
身穿玄色龙袍的大明皇帝朱由检,亲手装上了最后一个灯泡。
皇帝的身边,站着一众大明顶尖巨匠们。
宋应星、毕懋康两人,挤开一众大佬,亲手扶着皇帝的梯子。
待到朱由检下了梯子,孙云球一脸的稀奇,难以置信道:
“陛下,这东西真的能亮吗?”
朱由检笑了:
“这世上第一个灯泡,可是卿家亲口吹出来的!
怎么,试验了这么多次,你还没有信心?”
“不是。”
孙云球腼腆的挠挠头:
“臣下也就是在实验室那边实验成功了,这么远的输送,可从没试验过呢!
陛下准备在新年庆典上,让大臣们大吃一惊,臣下这不是怕有疏漏么!
要是到时候出了差错,臣下怕是担不起这个责任。”
“科技的发展,总是要试错的。
做错了也没事,只要我们不屈不挠,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既然你没信心,那就提前试试!”
朱由检笑着挥手:
“卿家们,既然已经装好了所有的灯泡,就准备开关通电吧!
让孙小子看一看!
省的这家伙,总以为朕要害他。”
“哈哈哈!
臣等遵旨!”
一众大匠人哄堂大笑声中,纷纷拥挤在开关电闸前,准备推上电闸。
“推闸!”
朱由检一声令下,终于抢到了位置的毕懋良,一屁股将亲兄弟毕懋康挤出老远。
年事已高的他,却三两下就爬上了梯子,亲手推上了电闸。
“啪啪啪!”
虽然无声,却在众人脑海中脑补出声的瞬间,一个个灯泡,瞬息之间,全部亮起!
九九八十一个电灯泡,发出了橘黄色的光芒。
“成了!”
毕懋良瞪大了眼睛!
虽然他早已知道灯泡是可以亮的。
然而,当亲手推上了电闸,看着灯泡在皇宫之内亮起,毕懋良还是满脸的难以置信。
“陛下!
我们成了!”
毕懋良眼含热泪。
“亮了!”
孙云球瞪大了眼睛!
“竟然真的亮了!”
毕懋康、宋应昇、宋应星、王徵等人,眼睛圆瞪着,喜悦的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
这些宁死也要为大明尽忠的绝代大拿们,泪眼朦胧,却不舍得去擦一下。
——他们生怕一个闭眼,眼前的一切,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