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看向兵部尚书兼军令总长陈奇瑜,“军令部做出的规划中,安南设置多少卫所军合适?”
“回禀陛下,按照军令部之前的规划,加之我大明实际情况的综合考量,在安南设置十五万卫所军是适宜的。最不济,也要设置十万卫所军,倘若再少的话,就难以应对安南错综复杂的局势了。”
朱由检又看向其他人,“诸位以为如何?”
毕自严说道:“陛下,我大明境内的卫所已经全部裁撤,现有的兵马皆是募兵而来,倘若在安南设置十五万卫所军,就势必要从我大明境内抽调兵马,考虑气候影响,多半是要从南方抽调。”
“南兵本就羸弱,如今收复安南、吕宋、南洋,也多是从南方抽调兵马,如此一来,南方的防务,是不是就过于削弱了?”
朱由检没有回答,而是以目示意陈奇瑜。
陈奇瑜心领神会,“毕阁老所言,确有道理。军令部在规划之时,也曾考虑过这些。”
“卫所军,顾名思义,就是在重要、险要之地设立卫所,八分军事,二分屯田,亦或是七分军事,三分屯田,还是要寓兵于农的。”
“在安南设立卫所,可以效仿洪武年间那般,迁移百姓于卫所中,负责屯田,维持治安,若是遇到战事,则协助守城,野战则交由战兵负责。”
毕自严点点头,有战兵,有辅兵,分工明确,这不就是相比较之前强化版的卫所吗。
不过毕自严转念一想,也没有比卫所更好的办法了。
东瀛都司日本人那一盘散沙似的抵抗,成不了什么气候。吕宋都司,尽是些未开化的土着人,更成不了什么气候。大明之前已经在安南栽过跟头,不得不让人重视。
朱由检思索一阵,“在安南留下十万战兵,再从我大明境内迁移十万户百姓至安南,编入各个卫所,每户出一青壮充作辅兵,负责屯田及维持治安。”
“告诉这十万户百姓,到了安南就给他们分地,而且是已经开垦好了的田地。”
“另外,在东瀛都司抽调一万五千仆从军,在朝鲜征召一万五千人,在吕宋都司征召五千土着人,再征召五千蒙古人。将这些人分散编入军中,以我大明军官为统领,朝鲜军官辅之,协助我军维持安南治安。”
“十万战兵,十万辅兵,再加上这四万杂兵,以二十四万人马再加部分海军,在安南及占城站稳脚跟。”
“卫所产出,加上当地税收,我大明再补给部分,足够驻守安南的军需了。”
“倘若还是不够,则酌情从当地收购。”
“在安南的卫所,按照永乐年间设置的交趾都司那般,再酌情增设,占城也根据地势地形设置卫所,归交趾都司节制。”
“至于交趾都司的军事主官,朕决议设立三人,一人为占城总兵,负责原占城地区治安。安南则以清化府为界,以北设立镇守交趾总兵官,以南设立安南总兵,分区负责。”
“安南总兵、占城总兵,皆归镇守交趾总兵官节制。”
“诸位,关于这三位总兵,可有合适人选?”
朱由检这话看似是在问众人,但实际上是在问英国公张之极和兵部尚书兼军令总长的陈奇瑜,因为在场的就这俩人负责军事。
英国公张之极,那肯定是想,我老张家,世镇交趾都司。
但,这不可能。
一来,军中能挑大梁的,就两个人了,一个是英国公张之极,还有一个就是黔国公沐天波,可沐天波才二十岁出头,太年轻了,就只能由他英国公张之极来。
二来,中央集权是在不断发展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断加强的,无论是谁,都不会再看到一个地方军阀的诞生了。
三来,没人有当初西平侯沐英和明太祖那样感情了。沐英,那是明太祖和马皇后一手带大的,和亲儿子一样,现在谁能和皇帝有那份感情。
就是永乐年间的张辅,也不行啊。
张之极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像当年的西平侯沐英那般,所以他很识趣的没有毛遂自荐,“陛下,臣举荐乐城伯金日观为镇守交趾总兵官。”
“乐城伯先在辽东任职,清剿建奴,屡立战功。再调任登莱副总兵,亦熟悉海战,后随西宁侯收复吕宋,再后率军支援安南,收复占城,功勋卓着。”
“乐城伯有经验,有能力,有资历,能服众,臣以为可担此重任。”
金日观,历史上在崇祯十年的皮岛海战中,以身殉国,绝对的忠勇之臣。
朱由检点点头,“乐城伯,倒是个合适人选。”
“以乐城伯金日观为镇守交趾总兵官,挂副将军印。清平伯吴遵周为安南总兵,鲁宗文为占城总兵,此二人皆归乐城伯节制。”
在明初,各地的总兵、副总兵,都是由公、侯、伯、都督担任。
这些总兵有挂印的有不挂印的,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像镇守云南的挂征南将军印,镇守大同的挂征西前将军,镇守湖广的挂平蛮将军印,镇守两广的挂征蛮将军,镇守辽东的挂机征虏前将军。
而镇守交址的,则挂副将军印。
如今乐城伯金日观这个镇守交趾总兵官也挂了副将军印,也足以说明朱由检对交趾都司的重视。
朱由检接着说道:“对于交趾都司的民政,因占城是新近收复,设一占城巡抚负责占城民政,再设一交趾总督,负责整个交趾都司的民政。”
“关于这交趾总督与占城巡抚,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李邦华之前是兵部尚书,他对于大明朝的这些督抚官员还是比较熟悉的,很快他就有了人选,“臣举荐三边总督郑崇俭为交趾总督。”
“郑崇俭确有其才,但三边地区情况复杂,目前还离不开他。”
内阁首辅张瑞图则继续进言,“陛下,臣举荐广东巡抚文安之为交趾总督。”
“文安之,”朱由检点点头,那可是南明时期的擎天一柱啊。
“那就擢文安之为兵部侍郎、右佥都御史,任交趾总督。”
“路振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占城,归交趾总督节制。”
朱由检又看向众人,“交趾新复,必将反叛不断,朕决议花费三十年的时间,将交趾纳入王化。”
“第一个十年,以军事镇压为主,将那些自绝于天下之人,剔除。”
“第二个十年,以怀柔安抚为主,让交趾百姓重新接受王化。”
“第三个十年,以恢复生产、确立秩序为主,逐步稳定治理。”
“期间,不断的向交趾移民,扩大我大明在交趾的根基,最起码也要将交趾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彻底变为汉地。”
“另外,按照洪武年间云南那般,将安南的史书典籍,宗庙文字,统治贵族,全部焚毁,不得留一丝一毫。”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叛乱后,曾在当地立有一铜柱,上刻六个大字,铜柱折,交趾灭。”
“命乐城伯金日观也在交趾立起铜柱,也刻上铜柱折,交趾灭六个字,以提醒交趾的那些人,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