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氏带着楚昭潇洒地走了,亦不在意楚敏究竟会不会被关。
反倒是楚昭从钟氏这一回对待楚章的态度再次觉出了诡异,怎么会有种钟氏就是故意看着莫氏怎么养坏了楚家的血脉看戏的感觉呢?
存着这样的疑问,回到院子楚昭就问出来了,“阿娘好像在看戏。”
“啊,你也觉出来了,看看楚家他们原本一幅要找我们算账,突然又巴着我们,求着我们救他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钟氏嘴角挂着笑意地问楚昭。
不是奇怪,而是脸皮厚好吗?楚昭一个三观端正的孩子,一面看不起人,一面又求着人帮她,这样的所做所为,楚昭看不起。
“知道我为什么一直由着他们蹦跶吗?我还怕自己受不了他们的蠢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跟他们有任何的接触,我就怕受不了他们的蠢,太早把他们解决了。”
听到这个理由,楚昭三观的都碎了,颤着声音问她娘,“阿娘所谓的解决是?”
钟氏能看到楚昭的脸色不对,刚刚说的话太过了,虽然女儿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还是个孩子对吧。“没什么,就是解决了。”
“你跟我说说,你跑出去是要做什么?”钟氏跟楚昭翻旧账了。哦,是她甩了阿醒跑远的事儿啊,“我就出去走走。”
“家里那么大,我都没逛过。”楚昭赶紧的解释,这个理由很充分呐。
钟氏扫了她一眼,“只是想去逛逛,没有去找事的意思?”
雷达全开的钟氏一眼就明白了楚昭的心思,刚提了是不是要带楚敏出去见见世家,接着就撒腿跑出去撞着楚敏,虽有巧合,亦是楚昭有意为之。
“我就是想看看,每回她见我都咬牙切齿的,她究竟是想拿我怎么样。”楚昭很是实话实说,不说都不行啊,她娘明明完全看破她的心思了,再瞒下去,怕她娘揍她,虽然她娘没揍过她,也怕开先例。
“觉得自己跟我学了几天的功夫,得意了?想要去见识二娘敢不敢拿你怎样,你还甩开阿醒?”钟氏挑高了声音地问,楚昭赶紧摇头,“没有,没有甩开阿醒,是阿醒没有追上我而已。”
“还敢狡辩,罚你抄《孟子》两遍。”钟氏丢出了惩罚,楚昭哀嚎,“阿娘,我还没写字就要抄书。”
“拿了炭笔在地上写,就在院子里,抄完了我看过了再擦了接着写,两遍。”钟氏丝毫没有觉得身为儿童的楚昭值得她怜惜,通过今天的事,钟氏再次觉得楚昭的精力很充沛,之前安排的学业可以再加重点。
这一点,待楚毅之当值回来之后再讨论,现在嘛,钟氏指着楚昭让她立刻抄书去。
至于楚毅之当值回来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直道罚得好,楚昭听得更蔫了。
吃了晚饭是楚毅之给楚昭上课的时间,楚毅之拎着楚昭道:“觉得阿娘罚你抄两遍《孟子》太重了,心里不平?”
跟自己亲哥没什么不能说的,楚昭点点头表示楚毅之说得没错。
“那就是你还没明白阿娘罚的原因是什么。”楚毅之一语道破,楚昭侧过头道:“阿娘是生气我跑去见二娘。”
楚毅之摇了摇头,“不是生气你去见二娘,是生气你甩开了阿醒去见二娘。”
楚昭一顿,楚毅之接着问道:“这两者的差别为何?”
抬眼看了楚毅之,楚毅之道:“本质的差别是你的安全。《孟子》中有一句话,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句话你知,却没有刻在脑子里。”
“二娘才九岁。”楚昭辩解,楚毅之轻笑道:“你觉得九岁的二娘不会危及你的性命吗?”
这句话楚昭不敢肯定,就楚敏一见面接二连三的要打她的举动。
“就算她没有此心,意外总会发生吧。你五岁,她九岁,哪怕你练过武功,你们在武力值上,她完全可以碾压你,如果她直接朝你扑来,你就完全挣不开,是不是?”楚毅之将事情摊开,掰碎的给楚昭讲明白。
楚昭点了点头,承认这一事实。楚毅之道:“你想要了解二娘并没有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想了解二娘的原因我也清楚,但是你知道我和阿娘为何从来不管二娘对你的态度吗?”
“知道一点。”楚昭不蠢,这一点还是清楚的。
楚毅之一笑,“以前的时候啊,阿娘对我就跟现在对你一样,让我看清楚楚家的环境,明白这个世间的危险是无处不在的,而你永远也无法避免这些危险。处于危境中长大的人,会比在温室中呵护长大的人更能适应一切的未知危险。”
没想到钟氏跟楚毅之的教育这么先进独特,楚昭都有些傻眼了。
楚毅之摸摸她的头,“你很聪明,我跟阿娘不担心你不明白我们的苦心。二娘是养来给你练手的,你要怎么对付二娘,用什么手段,只要你能克住她了,我们都不会插手。”
“阿兄,我知道了。”楚昭朝着楚毅之认真地点头说。养了个聪明的孩子总是喜忧参半,楚毅之此时才明白,当初钟氏养他费了多少心思。
“你还没有完全明白阿娘让你抄写《孟子》的原因。”
这让楚昭迷茫了,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你要怎么对付你的敌人都可以,但是,有一样,你要记住,永远地记住。危险存在,你更要懂得规避。须知人在一切都在,人若是死了,一切都是虚妄。如你今天做的事,是你将自己置身在一个极其危险的环境,稍有不慎,你就死了。”楚毅之的教育是直接粗暴的,从一开始让楚昭思考,然后慢慢地引出来。
目的只有一个,让楚昭永远地记住这个教训,从现在这一刻开始,永远地刻在骨子里。
楚昭听到楚毅之严肃的这番话,深吸了一口气,“阿兄,我会记住的,一辈子都记住。”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是为人及处事的法子,许多年后,楚昭依然记得这句话教导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