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孙可望奋力在桌面上一扫,那碗热茶“啪”地一声摔碎在了青泥砖地上。
坐在一旁的李定国面色阴沉,没有说话。但他胸口起伏,呼吸急促,想来心情也是十分激动的了。
孙可望转过头来,瞪着满眼血丝说道:“你要知道,天底下除了皇帝老子以外,我是最尊贵的!因为我是秦王!朝廷的敕令和大印还在呢!”
李定国扬眉一瞥,强抑怒气说:“大哥的王爵乃朝廷所封,无人敢否认。”
“既然如此,云南的事为什么要听那个徐暮帆的!”孙可望迎上两步,扬臂向屋外一指,忿忿地说:“他徐暮帆有什么了不起的,也不过就是个安宁伯!而我是秦王!开科取士,凭什么让他来命题?又凭什么让他去给何腾蛟下军令?”
李定国不卑不亢,缓缓说道:“因为徐大人是江防总督,还握有尚方宝剑。这也是朝廷所封的。”
“什么狗屁朝廷!”李定国话音刚落,孙可望就将头愤怒地一甩,双手叉腰说:“这个朝廷我想认便认,若是哪天我不想认了便可不认!”
“大哥!”李定国再也无法忍耐,立即拍桌而起,叫道:“大哥莫说这大逆不道的话!你别忘了,咱们的王爵来自朝廷。若是你不认朝廷,那你的秦王也就当不了了。”
孙可望的面色渐显阴沉,嘟囔了一句:“不当就不当。反正我有人有地盘,大可自封‘国主’。”
孙可望抛下这句话,一甩袍袖,悻悻然地走了。
他话虽说得霸道,但语气明显软了下来。李定国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禁摇首一叹,道:“昔日的好兄弟,怎么也会闹到这般田地了?”
他说完也是苦笑连连,颓然坐了下来。这时,徐枫的侍女彩儿飘然而来。
她瞧了一眼皱眉苦思的李定国,迎上去说:“晋王殿下,我们家大人有请呢。”
彩儿这银铃一般的声音让李定国如沐春风。他心头一喜,忙扬起了头来,说:“原来是彩儿姑娘。怎么?徐大人不是正在监考吗?这时候叫我过去?”
彩儿格格一笑,说:“笔试已经考完了,现在是面试呢。徐大人也叫晋王您过去听听。”
李定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说:“科举考试何曾有过面试?”
彩儿抿着嘴唇,随即莞尔笑了,说:“徐大人思路开阔,别具一格。这次旁听面试的还有小公爷和郑森将军。就差您了。”
彩儿说着就过来挽李定国的胳膊,一脸俏皮地说:“您就跟奴婢去吧。大人吩咐奴婢必须要请到您呢。”
因为有之前同乘一骑的美好回忆,所以彩儿有些忘乎所以,竟上手来拉扯。这可是大大地失礼了。
果然,李定国如遭电击,急忙闪了开来。
彩儿没能拉住他,转念也觉得自己失仪,连忙躬身行礼:“晋王恕罪,奴婢一时心急而已。”
李定国笑了笑,说:“我不是怪你。只是……你不能只请我,还得请秦王。毕竟他……”
“哦,明白了。”彩儿连连点头,说:“请到您了,奴婢自会去请秦王。”
“不。”李定国态度坚决,板着面孔说:“你必须要先去请秦王,然后再来请我。”
彩儿先是一愣,但随即想明白了原因。
前几日他们议事就没叫上孙可望,已惹得他十分不满。这次若还是不叫他,或是把他放在最后,那可大大拂了他的面子。
“是!”彩儿急忙一行礼,逃跑似的转身跑开了。
面试已进行了一个半时辰。时近黄昏,斜阳残照透过屋外的纱帘投射进来,映在案几上的香炉上。
这香炉升腾着袅袅炊烟,让屋子里香气四溢。徐枫的手肘撑在桌上,勉强支起自己的脑袋来。坐在一旁的沐天波和郑森也有些不耐烦,但碍于身份,也只是略微扭动了一下身子。
这场面试乏善可陈,前来应考的举子们无非就是会讲一些圣人教诲,有些说得文采飞扬,有些说得艰涩曲折。但总归都是空洞无物的废话,对于治国安邦没有半分用处。
“还有几个人了?”徐枫问身边的童子。童子答道:“只剩一位了。”
“叫他进来吧。”徐枫仍用手肘撑着头,说话也像是梦呓一般。
童子便扬声叫道:“宣顾绛进殿面试!”
虽然他们用的不过是一个小竹屋,但为了显示威仪,仍是称为“殿”。童子的声音清脆透亮,徐枫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只见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迈步而来。
此人身高六尺有余,面黄肌瘦,颧骨突出,但那一双眼眸像探照灯一般,透着矍铄地光彩。
他将屋中三人一瞧,目光落在了徐枫的身上。“小民顾绛,见过徐枫徐大人。”他说着便上前微微行了一礼。
“哼!面试?真是更古未闻的笑话!”孙可望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他也将双目一扫,态度倨傲地走到徐枫面前,说:“徐大人,本王坐在何处?”
他故意将那个“王”字咬得格外地重,让徐枫一阵反感。
“来,给秦王准备一张凳子。”徐枫吩咐童子道。
“凳子?哼!”孙可望将沐天波一瞧,瞪着眼睛说:“黔国公坐的是凳子,本王乃是王爵,也坐凳子?”
徐枫心头恼怒,但为了大局也只好隐忍,缓缓道:“准备张藤椅来。”
孙可望刚一落座,李定国携着彩儿也走了进来。彩儿冲众人一行礼,匆匆站到了徐枫的身后。
童子问徐枫:“晋王也坐藤椅吧?”
“不必,我坐板凳就好。”李定国与孙可望互相看了一眼,彼此无言地坐了。
顾绛站在一旁默默看着,没有言语。孙可望和李定国都安排妥当之后,徐枫才喝了口茶,清了清喉咙,对顾绛说:“本官首开面试一科,顾先生觉得妥当吗?”
顾绛微微一笑,说:“既可妥当,也可不妥当。”
“哼!迂腐。”孙可望在心里默念了一句,颇为不屑。
徐枫笑问:“如何是妥当的,如何又是不妥当的?”
“观一人,必观其神色、举止、言谈。春秋之管仲,战国之卫鞅,均是与国君对谈,方被采用。若大人也效齐桓公、秦孝公之故事,选贤任能,必是妥当的。可若是大人以貌取人,只为选拔些绣花枕头,那便是大大的不妥了。”
“是。”徐枫深以为然。但在顾绛之前也有不少举子说过类似的话,所以徐枫并不十分在意。
徐枫说:“我出的比试考题乃是纵论我朝利弊得失。不知顾先生是如何答的?”
顾绛说:“我朝之弊,在一人耳。”
“何人?”徐枫问。
顾绛目光与他一触,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天子。”
此言一出,沐天波、孙可望、李定国均是变色。就连站在徐枫身后的彩儿也露出了吃惊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