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清军已经蠢蠢欲动,意图对天京要塞九伏州下手。
很显然整个太平天国慌了,虽然九伏州防御工事坚固,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但是谁又能保证清军不能从别的办法出入呢?
就像二战时候的马奇诺防线一样,法国人以为花了这么多钱,修建这么重要的防御工事,德国人肯定攻不进去,就算攻进去,也极有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
可谁能想到,德国人只需要经过绕道,就打到了马奇诺防线后面,让马奇诺防线瞬间成为最无用的混凝土。
所以说,事情没有绝对,防备小心谨慎才是上上之策。
粮草被劫,其实还算是个小事,大家最多只是少吃点口粮,饿饿肚子,等下批粮食送来就行了。
但是九伏州粮道被封,那就是大事。
着急的天王洪秀全有立马给忠王李秀成下的圣旨,要求他“”回京护城“”。
李秀成收到圣旨后,他也慌了,他知道此事甚大,不回去是不行了,他对众将说道:
“”天王又下旨了,这次不回去是不行的“”
“”上海打成这个样子,看样子是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战局“”
“”我们先放弃上海吧“”。
.....…。
随后李秀成广发调兵令,调集周围各个太平军准备集结,准备回京。
军令很快传达到杨辅清,皓云宽,谭绍光,唐正才,陈炳文,梁凤超 黄子隆,陈坤书,骆国忠等十三个王或者将手中。
忠王李秀成让他们带领各自部下兵马,迅速在苏州和常熟等地集结,准备一同前往天京城。
在凭借优势兵力,一举击溃清妖。
李秀成此举就是想再来一次像“”二破江南大营“”的那样大战役,从而解决天京城外一劳永逸的危难之局。
集结令是发出去了。
可这十三个王大部分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集结起来十分困难,等这些队伍一一赶到指定地点,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李秀成预估这次集合兵力会达到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可需要一大笔粮草,武器。
所以李秀成在苏州等待集结部队的同时,又开始从各地筹集粮草,枪械,弹药。
........
为了让天王洪秀全闭嘴,也为了保卫九伏州的安全,李秀成决定还是要派一员猛将先大家一步前往九伏州,坐镇指挥。
正好这时,太平天国猛将梁凤超,他收到忠王李秀成的集结令后,带领部队第一个到达苏州。
梁凤超 广西人,太平天国贡王,他可是参加过金田起义的,属于广西的老兄弟。
梁凤超作战勇猛,但是这不是他最重要的履历,他重要的履历却是为太平天国主持外交工作。
曾担任:“”天海关正佐将专门替太平天国与洋人打交道。
1861年,太平天国与英法国关系紧张的时候,梁凤超曾与英国舰队商量过“”借地行军“”这样的大事儿。
梁凤超和干王洪仁轩一派,崇尚西化,主张联合英法洋人对抗满清。
李秀成得知,到来,于是他将梁凤超找了过来,问道:
“”贡王.....你手下有多少人马?“”
梁凤超以为忠王李秀成是调查自己部队的情况,于是他直接回答:
“”我手下人马不多,这次带到苏州,只有7000人“”。
..........。
李秀成一听到7000人,闷了一下,然后他又对梁凤超说:
“”你也知道我们现在在集中兵力,回天京救援“”。
“”可现在集结人马需要时日,清妖又在围攻九伏州,时间来不及,我必须先派点人去防守一下“”。
........……。
说着李秀成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说:
“”那...我再给你5000人,你立刻带兵赶往九伏州,接任那里的防务“”
“”九伏州那边还有一万多人,归你指挥,我应该在两三个月之后就会赶到“”
“”你意下如何?“”
梁凤超虽然被封为王,但是他这个王其实浪得虚名,手中只有三个城池,兵马不过一万余人。
当然并不是说梁凤超本人能力浪的虚名,梁凤超本人作战是很勇猛的,他和吴如孝一样善于守城。
只是说梁凤超在太平天国背后没什么势力,所以一直得不到大的提拔。
如今难得忠王李秀成提名点拔,让他去九伏州如此重要的位置镇守,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梁凤超双手一拜,感激似的说回答道:
“”谢忠王殿下,属下定当决定守能守护九伏州,属下在,九伏州在,九伏州不在,属下也不敢苟活“”。
..........。
梁凤超说敢下如此狠的军令状,让李秀成相当满意。
李秀成点点头,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九伏州必须在,不过你也放心,我等大部队集结好赶来,也是这两三个月的事“”
“”你要是仗打的好,我日后会提拔你“”。
..........。
梁凤超听后鼻子一酸,立马跪了下来,磕起了头,嘴里不断的说:
“”谢忠王殿下提拔“”。
随后,梁凤超带着他的人马先人一步赶到天京城外围九伏州,接替那里的防务。
随着梁凤超大军的到来,再加上洪秀全也派了部分人马到达九伏州,九伏州的太平军已经多达三万人。
而且九伏州太平军阵营这边还有一支两百多人的洋兵。
洋兵的统帅叫做: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哈利。
大家别以为只有朝廷可以雇佣洋人做雇佣兵,其实太平洋也有雇佣的洋兵,那些洋人他们就是战争流氓,谁给钱他们就帮谁。
.........。
忠王李秀成安排九伏州的防务人选后,他就准备着手粮草,部队调集的工作,本以为两个月可以完成的工作。
没想到,随着各地部队的距离的远近,大家拖拖拉拉的花了四个月才集结起来。
洪秀全在这四个月期间,最少写了三五十份圣旨,催促李秀成,赶紧带兵来天京。
可李秀成一直不来,洪秀全一度怀疑李秀成有反心,故意不来。
曾经洪秀全心里几次产生了是否要杀了李秀成全家的念头?
可这个念头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