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古三思的这些讲述,景仁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有些好奇的问道:
“老师,我爹这些改革的效果怎么样,消灭f败了吗”
古三思闻言认真的讲道:
“陛下的这些举措效果还是很显着的,目前朝廷的廉洁程度相较于大周时期,已经是非常风清气正了,在统调处,都察院的双重监管下,很多魑魅魍魉都只能收起他们的心思!”
“至于消灭f败,陛下说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陛下之前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人有善念,也有贪念,tg和清官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就像一天有白天黑夜一样,人的贪念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白天过去有黑夜,黑夜过去有白天,周而复始直至永恒!”
“所以人有情绪就必然有贪念,贪念也会促成f败,所以f败是杀不完灭不净的!”
“只要还让人来做g,那就永远不可能杜绝t官!”
‘而且有时候有贪念并不是一件坏事’
此话一出景仁先是一愣,然后有些不可思议的讲道:
“古先生,您刚刚说什么”
见景仁这样一个反应,古三思并不感到意外,旋即字正腔圆的讲道:
“我说有时候贪念并不是一件坏事!”
“贪念不是一件坏事古先生你没有说错吧”
面对景仁的反问,古三思微微一笑有些感慨的讲道:
“贪念是什么贪婪和欲望!”
“我第一次从陛下口中,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反应也跟你一样,这贪婪和欲望怎么能是一件好事呢,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做一个道德高尚,大公无私的人!”
“做一个贪婪和欲望,自私的人是受世人所鄙夷的!我说的对不对”
景仁闻言更加有些疑惑旋即问道:
“古先生,您到底想说什么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我想的说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贪婪和欲望会使我们进步!”
从古三思口中听到这样一个说法,景仁也是被震惊的有些瞠目结舌。
而这时古三思则是继续缓缓说道:
“这是陛下提出来的想法,陛下说当年最早的人类为什么会种地”
景仁不假思索的说道:
“因为要吃饭!”
“为什么要吃饭呢”
“因为挨饿啊!不吃饭会死人的!”
“景仁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人类想要吃饭,从而学会了种植,这是对食物的贪婪和欲望,我说的对不对”
景仁闻言一愣,犹豫了一下说道:
“古先生,您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景仁,你这么想如果当时的人类,个个都清心寡欲,对食物没有渴望,不贪婪,不想要获得更多的食物去填饱自己的肚子,那他又何必种地呢”
“古先生,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
“景仁,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工厂的织布机,传统的织布机也能够织布,第二制造局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改良织布机”
景仁想了想不假思索的说道:
“因为我爹下了命令,让苏俊杰改良织布机!”
听到这个回答,古三思嘴角一抽,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问道:
“那陛下为什么会喜爱这个命令呢”
“因为改良后的织布机织的布更好,织布的速度也更快!”
“所以说我们想要让织布机织的布更好,织布速度的更快,从而驱动我们去改良织布机,你说这是不是对布匹的贪婪和欲望,如果我们清心寡欲,对布匹不贪婪,那我们还会不会去改良织布机”
“还有那些商人,这些商人为什么出来做做买卖,为什么背井离乡,不就是想要赚银子,这不就是对银子的贪婪和欲望吗”
听到古三思这么说,景仁神情顿时变的纠结起来。
而这时古三思则是继续讲道:
“景仁,在官场上t官有很多,但这些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只贪银子,有的人好色,喜欢美女佳人,见一个就想睡一个,有的人不贪财不贪色,但他贪吃喜欢用衙门的经费胡吃海喝!”
“有的人贪权,就想要掌握更大的权力,喜欢那种被人前呼后拥的感觉,而有的人则贪名,特别的爱惜羽毛,不肯让自己的名声受到任何的玷污!”
“在这些人中,贪权和贪名的人,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贪婪和欲望,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让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
景仁闻言不由反问道:
‘古先生,照你这么说贪婪和欲望不是坏事,还是好事了’
“景仁你不要非黑即白,咱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黑色和白色,它是一个彩色的世界!”
“景仁,你应该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这凡事都讲究一个量,你在这个量以内可能就是好事,而在量以外那好事也就变成坏事了!”
‘就比如说水,人不能不喝水,一天不喝水你就渴的受不了,两三天不喝水你就渴死了,但是水多了就成了洪水,那同样就会要你的命!’
“贪念同样如此,你在这个量以内,那可能就是促进你发展,让你生活比变的更好的助力,而在量以外贪念可能就是要你命的利刃!”
“古先生,你怎么能够掌握这个量呢”
“景仁,你这个问题很好,如何掌握这个量,就看你自身的修行,你自身的阅历,你的品德,每个人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量是不一样!”
“你需要在你的人生中不断的去感悟,然后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量”
景仁闻言也是若有所思,给了景仁一些自己理解的时间后,古三思也是话音一转继续讲道:
“好了咱们继续讲改革!”
“刚才咱们陛下在辽阳时期的改革,主要就是解决大周g场上的一些弊病,以此来提高朝廷运转的效率,解决土地的兼并,让老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
“而在工商业事情上,陛下也是一改大周对商人商业的轻视,开始对工商业的发展十分的重视,陛下提出了减少衙门干预,提升商人地位等等想法,以此来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并且历史性的喊出了工商兴国的口号!”
“而在军队的问题上,陛下也是严厉整军,严查军队中吃空饷,倒卖军械的问题,克扣将士抚恤的问题,然后重塑军纪,确保每一个将士都能够得到自己应有的俸禄!”、
“除此之外陛下也是大力发展火器,给予这些工匠好的待遇,高额的奖励,提高他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创造出威远铳,红衣大炮,手榴弹这样优秀的火器!”
“有了严肃的军纪,有了足够的俸禄和抚恤,以及强大的火器,这才构成了强大的奉武军,而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及高效的行z,为军队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这才有了我大乾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毫不夸张的讲陛下在辽阳起兵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率我大乾军队一统天下,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改革!”
听到古三思这么说,景仁若有所思的讲道:
“古先生这么说的话,正是因为改革,才有了现在的大乾”
“景仁你可以这么理解!陛下当初就说过,如果我们不改革,不改变这一切,那么凭借着辽阳贫瘠的人力物力,我们不可能战胜上官宏远,我们甚至可不能入关”
景仁闻言喃喃说道:
“怪不得爹如此看重改革!原来如此啊!”
“景仁,如果我们把当初陛下在辽阳时期的改革,当做改革的第一阶段,那么陛下在称帝后的改革,就可以视为第二阶段的改革!”
“第二阶段改革相较于第一阶段的改革,第二阶段的改革有什么不同吗”
“第一阶段的改革是解决大周遗留的问题,那么第二阶段的改革,可以被视为是第一阶段改革的延续,毕竟大乾已经一统天下,我们需要在整个天下落实这些改革!”
“但是与此同时,第二阶段的改革也是有了一些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则是着眼于大乾未来的发展!”
“这些内容第一点就是教育!”
“陛下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那就是要通过教育去培养人才,再由人才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此陛下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加入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农业,物理,化学等知识,陛下要打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传统认知,要让科学发展深入人心!”
“为了普及教育,陛下在大乾每个府县乡镇开办公学,让孩子在公学免费接受教育,免费吃住,除此之外陛下还计划在大乾各地建设一百个图书馆,只要你识字就可以在图书馆免费看书学习知识!”
“陛下有一个伟大的目标,那就是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扫清大乾天下的文盲,让大乾所有百姓,都能够看书识字,陛下将这个目标,视为了历史交给自己的任务”
“最近这些年朝廷的财z并不好,但是朝廷在教育上的投入,始终是增长的,陛下想要给大乾的孩子们更好的未来,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除了教育的问题外,陛下也是一改大周时期闭关锁国的zc方针,开始鼓励对外的航海贸易,鼓励大乾的百姓去南洋,乃至更远的地方去经商去发现新大陆!”
“而这样的做法,也是让江南的商号赚取了大量的银子,朝廷也是得到了大量的税收,目前朝廷从海外贸易上得到的税收,已经是朝廷财z的重要支柱,正是有这方面的收入,才能够让朝廷有底气对农民收取相对低的税赋!”
“同时陛下判断未来的斗争,将会从陆地转为海洋,谁掌握了海洋,谁就可以掌握世界,而大乾未来的敌人,也将会从几千年来的北方游牧民族,转变为海上的西洋人!”
“为此陛下也是大力发展海军,造船业,争取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海军,在保障大乾海上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向外部z民,以此来转移大乾内部人口过多产生的压力”
“此外陛下也是吸取了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育,认为治理天下应以仁治为先!”
“而在仁治上,陛下就做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陛下已经逐步开始取消凌迟,五马分尸等酷刑,陛下要让天下众生感受他的仁爱之心”
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后,古三思也是看向了景仁道:
“景仁,我说的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正听的起劲的景仁,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道:
“记住了!记住了!整顿吏治,分土地,工商兴国,整顿军队,重视教育,发展海军,仁治天下!”
古三思微微颔首道:
“这些内容你都要做好笔记,我下次给你上课的时候要考你的!”
“还要做笔记吗?您刚才也没说!”
“这还用我说吗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景仁你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听到古三思这么说,景仁神情也是变的有些悻悻,不过很快他就是想到了什么旋即向着门外喊道:
“刘同你记了吗”
面对景仁的询问,门外也是响起了一道怯怯的声音。
“太子殿下放心,古大人讲述的内容,奴婢都记下来了!”
古三思闻言不由摇了摇头,然后向着景仁叮嘱道:
“景仁你一会把刘公公记录的内容,自己抄写一遍好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