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做的这件棉衣,和我们现在做的样式稍微有些区别,为了与当时的时代契合,采用的是右斜开、右衽(左盖右)。
此处要再说一句,汉人衣服采用的是右衽,当时其他民族大多采用左衽,这个区别很大。
即使现在我们衣服的外观改良了,不过依然采用的是右衽,并非是左右衽不分。
很多电视上、电影上、漫画上对于古代衣服不加以区分左、右衽,这是极其错误的。
如果当时汉人穿左衽的话,那是忘记祖宗的行为,后果十分严重。
这些人看着李丰的棉衣,都面带笑容,呈现出满意之色:
“哎呀,这棉衣摸着真舒服,好厚实的,鄙人也想做一件,李郎,这一件棉衣要多少钱?”
“嗯,难怪如此保暖!我看,怕是比我这裘皮还要强一些!”
“李郎,京城中可有制作这种棉衣的商家?不管它价格多贵,我都要做个二三十件!我家人多!”
“这东西要是做成被子,冬天可就保暖了!真是个好东西,看来,李郎大力推荐的这棉花的确应该在全国推广,时间还得抓紧!”
“……”
众人看过之后,纷纷赞不绝口。
李世民眯着眼睛,看过之后也连声赞叹道:“咦?宫中好东西极多,此物果真很特别,防寒怕是真佳!爱卿,这个大棉衣在那天工开物的奇书上莫非也有记载?”
“回禀陛下,当然有!微臣此次共做了三件大棉衣,特制了一件棉衣献给陛下,还恳请陛下不要嫌弃他粗陋!”李丰说道。
他说完,就冲守在店门口一名矮胖的卫士打了个招呼。那胖卫士是黄坚金吾卫的同事,他赶紧微笑着把那件面料不同的大棉衣拿了过来。
李丰接过之后递给了李世民:“陛下,此棉衣粗鄙,微臣也不知陛下喜欢何等样式,还望不嫌!”
李世民一看,送我东西,我当然喜欢!因此,他嘴角泛出微笑,道:“多谢爱卿送朕棉衣御寒!”
随后他接过了棉衣,发现这件棉衣是用最高档的明黄色金丝绫罗做面子,上面有龙纹章图,里面充填上了几斤棉花。
他感觉到有四五斤重,非常厚实,应该非常保暖。
试了试之后,李世民对李丰说道:“爱卿帮我一个忙,我现在就要把这大棉衣穿上!”
啊?李丰与众人不禁吃了一惊!
李丰赶紧应道:“唯!”
说完,立即上前帮忙!旁边的侍者也拥了过来,李丰等人就帮着他脱了外衣,折腾了好半天,才把大棉衣穿上。
李世民穿在身上之后,带点微笑走了好几步,抖了抖身子,神情感觉非常满意,笑着对李丰说道:“爱卿这大棉衣的确非常不错,多谢!你这一件大棉衣多少钱?”
“回禀陛下,微臣就实话实说,京城并无棉花出售,此物乃是微臣托人从陇右买来,一斤市价四十文,当然没有计算路费。
陛下穿的这件棉衣,刚好五斤棉,面料用的是一等蜀绫,花去十二尺,一千六百文,加上重新绣金线二两,工钱合计六百文,总共约九千余!”李丰说道。
他并没有隐瞒,而是实话实说,给李世民详细算了个账。由于是给皇帝穿的,做得太简单了肯定不行,所以价格比较昂贵。
皇帝是九五之尊,九斤棉花太重,五斤棉花的大棉衣刚刚好。
整个大殿的宰相大臣听过之后,心想,如果不加金线,也倒是没有多贵,毕竟这些人的收入不凡,区区两千多钱算个什么?
李世民听过之后,心想,自己这一件棉大衣,价钱有些小贵,但如果是用普通的麻布、绢帛,几百文就可以完成,并不算太贵。
不过要说到保暖程度,可是比现在的加絮布衣,不知强了多少倍!看来,这棉花的确要在全国立即推广。
想到这里,他回到了自己的御座上,对着李丰说道:“李爱卿,多谢你的棉衣!上次,爱卿建议推广棉花,朕也同意了,不过认识总是没有如此深刻,今日看来,这棉花的用途果然不小!
爱卿既然是农业司员外郎,请速拟牒,报三省和朕阅过后,下发全国,开春以后,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栽种棉花。”
“唯!”李丰道。
“还有,你事情很多,门下省的直官一职,朕就给你免去,监察御史一职也改升侍御史,其余照旧。”
“多谢陛下!”李丰心想,一件棉衣,又换升职,这也太划算了。
当然,也许二者根本没有关系,自己是五品散阶,兼职的正八品监察御史太低,从六品侍御史刚刚合适。
他想到这里,突然魏征说话道:“陛下,微臣以为,李员外郎给陛下送华贵棉衣此举非常不妥!”
啊?李丰一听,顿时气得不行!这个魏老头,真是上谏言惯了,莫不是还想让皇帝把我的侍御史一职给拿掉?
李世民一听,不觉眉头一皱,微微说道:“魏相公此言何意?”
只见魏征拱手道:“陛下,李员外郎此举,恐助长天下人给陛下送礼献宝之风,助长陛下奢靡之风。
当年,隋炀帝就喜欢臣子们给他贡献宝物,后来形成风气之后,天下效仿,这结果微臣就不再细说。因此,微臣以为,陛下应该退还此件礼物,并下旨斥责李员外郎!”
下旨斥责我?艹,魏老头,也亏你想得出来?我可是为了推广棉花,否则,我给皇帝送屁的礼,让皇帝多赏赐一点给我还差不多!
李世民一听,顿时气得说不出话了!心想,这当皇帝真不自由!臣子送我一件新衣服,这个魏征也要bb说两句!真是气煞人也!
旁边,马周立即出来解围道:“陛下,魏相公之言,虽然有些道理,不过微臣以为也不全然有理。
李员外郎的意思,是让陛下与臣子们给百姓带头穿棉衣,让百姓们体会到穿棉衣的好处!
唯有如此,才能够加快棉花推广的进度,与向陛下送礼求赏,丝毫没有关系!”
这时高士廉也说道:“陛下,臣觉得马公之言有理,李郎应该是为了推广棉花,不可视为献宝!”